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为什么说梵净山是弥勒菩萨的修行道场?

为什么说梵净山是弥勒菩萨的修行道场?

全部回答

2016-09-18

365 0
    位于黔东北铜仁地区江口、印江、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的梵净山,古名三山谷,自唐朝佛教传入贵州起就建有佛寺,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明万历年间,相传当时的国舅李颖出家(法号妙玄),到梵净山隐居修行。
  后因战乱山中寺庙毁坏殆尽,妙玄奏请明神宗及其信佛的母亲李太后重建梵净山寺庙。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下旨命妙玄主持梵净山寺庙重建,梵净山名也是此时确立。此后明清两代,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出现遍及全山的护国寺等四大皇庵和坝梅寺等四十八脚庵(梵净山海拔高,冬季大雪封山,僧众难以生活,山顶上的僧侣必须到脚庵越冬,夏季才上山),使其成为黔、川、湘三省佛教胜地。
    几百年来,湘、鄂、黔、川、滇、赣、闽及海外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梵净山还被视为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四大佛山齐名的第五大佛山,传说这里是弥勒菩萨的修行道场。梵净山顶有两座独立孤峰,分别叫老金顶和新金顶,是以开发先后取名的。
  新金顶相对高度近百米,峰顶至山腰有一条竖直长三四十米的裂隙,最宽处一二十米,最窄处仅两三米,叫金刀峡。  相传此峰本为一整体,释迦与弥勒同时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都争着要到这上面打坐修行。
  燃灯佛(一说玉皇大帝)公平裁决,手执金刀从峰顶一刀劈下,从此一峰分两顶,释迦居左,弥勒居右。现存的明万历四十六年建立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也记载了这一传说。今上新金顶,需手攀铁链,脚踏宽不盈尺、在峭壁上凿出的石级盘旋而上,很是惊险。
    山巅两峰顶分别建有小巧玲珑的释迦殿与弥勒殿,因山高风大,佛殿均为石砌铁瓦,门前竖石照壁遮风挡雨,殿内分供铜铸释迦与弥勒像。殿后各有一石台,分别为“说法台”和“晒经台”。
  金刀峡之上在明代就建起一座长4米的石拱桥(叫天仙桥),连接两佛殿,当地有“上一山即可参拜现在、未来两佛”之说。  弥勒是梵文音译的菩萨名,意译慈氏,姓阿逸多(或说姓弥勒,名阿逸多),生于南印度婆罗门家庭,后为释迦弟子,先于释迦入灭。
  释迦预言弥勒入灭后将上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当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成为释迦佛的继承者,也就是“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释迦是现在佛,燃灯是过去佛)。
    《弥勒上生经》描绘了弥勒净土也即兜率天的种种美妙景象,并说世人持戒修行和称念弥勒名号,死后就可往生弥勒净土(梵净山即含“梵天净土”之意)。民众多寄希望于未来和来世,所以信奉和朝拜弥勒的人很多。
  藏传佛教佛殿里常见的强巴佛,及四川乐山大佛等,都是弥勒佛。至于内地佛寺天王殿里通常供奉的大肚弥勒,传说是弥勒在中国(东部)的化身,他在五代后梁下凡投生为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详见本书“上海市。  龙华寺怎么有两尊不同的弥勒塑像?”篇),主要在奉化一带活动,所以奉化雪窦山也被视为是弥勒菩萨的修行道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