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卵泡多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啊?

全部回答

2005-03-07

0 0

般若。是佛家特别强调的修持重心。可以勉强翻译为“大智慧”。绝不是书读得多练出来的聪明。而是放下诸般妄想毒障后从内心萌生出来的根本智慧。可证得不可解得。 波罗密多。即“到彼岸”。 学佛。是依靠修般若而到彼岸。即通过证般若而“得道”。而非靠修神通或上帝提拔等外道修法。这是佛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这部经是讲这个通过证般若而到究竟佛土的道理之核心经典。  

2005-03-08

590 0

般若,是智慧。波罗密多,是渡到彼岸,般若波罗密多是梵文的译音。

2005-03-07

618 0

    【般若波罗蜜】 梵语prajn~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
  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
  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  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智度论卷十一举出多种说法。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详述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因、果、业、相应及其品类,谓般若波罗蜜以正择出世间之法为其自性,以定持为其因,以获得善解脱为其果,以无上正择为其命,以正说正法为其业,以一切法之上首为其相应,以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为其品类。
    关于般若波罗蜜之修习法,诸经所举甚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举出五法,大乘宝云经卷二举出十法,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大智度论卷四、大品般若经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说。
  又诸经中亦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及其异名者。[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经卷八、放光般若经卷四摩诃衍品、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四十三](参阅‘般若’430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卷。
    唐·玄奘译,知仁笔受,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出。略称《般若心经》、《心经》。收在《大正藏》第八册。旧传前译本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现存),是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但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四及隋代《法经录》卷四,都将它列入失译录,到了唐代智升撰《开元录》,才开始归之罗什译籍以内,从此相沿不改,实不可信。
    此经在玄奘以后续出的异译本,现存的还有六种︰(1)唐·摩竭提国三藏法月译,题《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罽宾三藏般若共利言译。(3)唐·智慧轮译。(4)唐·吐番国师法成译。
  (5)唐梵翻对字音本。(2)至(5)之经题均同奘译。(6)宋·施护译,题《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此外,据元代《至元录》卷一拾遗编入记载,尚有唐·不空及契丹·慈贤译本,已佚。
  又有藏、蒙、满文字译本,都和法月译本相近。上举各种译本内,旧传失译本及唐梵翻对字音本,都与奘译本相同,只有经的正文,缺首尾序分和流通分,其他译本则具序、正、流通三分。这或者是由于此经原有大小两本而然。
    现存此经的梵本,即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大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64年,比尔始据本经奘译本译成英文,1884年,马克斯·穆勒共南条文雄校订本经大小两类梵本,1894年,穆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
   本经文旨,原出于大部《般若经》内有关舍利子的各品,此即秦译《大品般若》的〈序〉、〈奉钵〉、〈习应〉、〈往生〉、〈叹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卷二),唐译《大般若经》第二分初〈缘起〉、〈欢喜〉、〈观照〉、〈无等等〉四品(《大般若经》卷四0一至卷四0五)。
    各品说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功德,本经即从其中撮要单行,以故在先所出的译本都缺首尾二分。大经所说义理在发挥菩萨三三昧相应行中以空相应为第一,行空相应的菩萨即不堕二乘,而能严净佛土,成就有情,疾得无上正等正觉。
  本经依据此义,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更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  全经文句简约而赅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至于全经结构,先明能观智,即深般若;次辨所观境,即显示诸法实相即空相,遮遣蕴、处、界,缘生、四谛、智,断诸法执;后显所得果,先之以得涅??果,次之以得菩提果,阐明诸佛皆依甚深般若观慧相应无所得实相,而得一切智智之义。
    又本经首尾都说到般若能度苦厄,明般若之出现世间,乃为除世间一切苦,亦即大经所赞叹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心念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智智知一切法,度脱一切众生,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等等殊胜功德。
  经末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之为大神咒、大明咒等,原来《大品般若》的〈大明品〉及〈劝持品〉,都直接以般若为明咒,别无咒文,本经所出咒文,亦见于《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段,或系后世所加,总之显示般若妙慧有胜功用,能速疾成就菩提。
     本经虽有多种译本,而历来但玄奘一译流行最广。凡诵习和注解大都用其译文。 本经历代注疏极多,其中主要的有唐·窥基《幽赞》二卷,圆测《赞》二卷,靖迈《疏》一卷,法藏《略疏》一卷,净慧《疏》一卷;宋·智圆《疏》一卷,明旷《疏》一卷;明宗泐、如《注解》一卷,德清《直说》一卷,智旭《释要》一卷。
    (游侠) ◎附一︰玄奘译《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剩腊闳舨廾鄱喙剩奈薰野N薰野剩抻锌植馈⒃独氲叩姑蜗搿⒕烤鼓??。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附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本语译(霍韬晦译) 圣观自在菩萨正在进行着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活动,照见(生命的)五种现象在存在上,都是处于空的状态(,于是超越了一切痛苦)。
     (他对舍利的儿子说︰) 舍利之子啊!(生命的)肉身现象是空的,这种空的性质正是肉身现象的存在情形。(所以)肉身和空没有分别,空和肉身也没有分别,肉身就是空,空就是肉身。
  (其余)四种(主观上的)感受现象、(对象形相的)摄取现象、(动作的)发施现象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现象的存在情形也是一样。   舍利之子啊!一切存在都是处于空的状态。
  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污染、没有清净、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所以,舍利之子啊!在空的状态中没有肉身现象、没有感受现象、没有摄取现象、没有发施现象,也没有认识思维现象。(在主观方面来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主体)的存在,(在客观方面来说,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对象)的存在。
    (如果以十八界的分类标准来说,)没有眼的界域,以至没有意识的界域。(如果应用在十二因缘方面,)没有明,也没有无明;没有明的灭尽,也没有无明的征灭尽。推演下去,既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灭尽。
  (这也就是说,)没有苦,没有苦的原因,(所以)不须求苦的息灭,也不须从事息苦的实践。  (总之在空的状态中,)没有能知的主体,也没有所知的对象。 由于不能有所知的对象的缘故,修行者依于这种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内心的活动再无障碍。
  由于没有障碍的缘故,就消除了种种怖畏,超出一切不真实的了解,从而进入彻底的涅??境界之中。所有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的诸佛,都是依于这种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而获得最高的、最正确的和最完全的觉悟。
     因此应该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咒语,是有大智慧的咒语、是超过一切、无与伦比的咒语,可以止息一切痛苦,因为它是真实的、不虚妄的。 以下就是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所说的咒语︰ ‘去了!去了! 到彼岸去了! 完全到彼岸去了! 觉悟啊!谨愿!’ ◎附三︰《心经》之内容分析(摘录自霍韬晦《佛学》上册) 《般若心经》全篇的主旨在描述对‘空’的体证。
    在内容上可以分作四段︰ 第一段指出︰‘空’是在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下呈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空’不是普通经验的对象。譬如生命存在的问题,在一般经验之下,我们只能看到种种的生命现象,这就是五蕴──原始佛教时代已经建立起来的概念,但在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之下,可以观照到这些现象都是处于一种空的状态。
     第二段跟着破解一切自原始佛教以来所成立的代表存在的概念。这些概念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有种种说法。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横的解剖;十二因缘、苦集灭道,这是纵的解剖。
  在横的解剖中,虽亦涉及到客观存在的性质问题(如色蕴、六境),但主要是扣紧生命现象上说。  所以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代表了传统佛教对生命的活动、构造、前后方向的看法。佛教虽然不承认有‘我’,但基于如实观的要求,如实地观察生命,所以次第产生了这些概念。
  但是,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认为这种分解的方式虽然可以破除一个独立的自我观念,但还是有所执。例如原始佛教把自我开为五蕴,自我的存在是假,言下之意,即以五蕴为实。  但五蕴是不是就是最后的实在呢?我们能不能以肉身(色)现象为最后的实在呢?以感受作用(受)为最后的实在呢?……说一切有部说,色法可以再分为若干种,例如眼的对象(色境)可以再分为形色(形状)与显色(颜色);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再分为极微(物质原子)。
  依据这种说法,则物质现象仍是假,极微才是实。  结果极微成为一种固定的、独立的存有体,成为一个有‘自性’(自我独立)的存在。这样,‘自体’观念便不能去除。由此可见,这种‘假依实’的分解方式是不彻底的。
  从大乘般若学的观点看来,这是忘记了佛陀所宣说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都是缘生的教法。如果了解一切法都是缘生,即一切法的存在当下就是处于无常过转的动态之中,便不能被执实。  问题是,当我们以它为经验对象时,就会不自觉的以我们的主观的认知能力来套它,从而产生概念。
  其实在客观的法上说,无常过转,受缘的制约,根本不能有自体。所以它的存在是不与任何概念相应的,这就是空。空不等于无,空只是说明它没有独立性、没有实体。但它仍是一个缘生法,一个无常过转的存在。  《心经》第二段虽然没有交代种种生命现象所以是空的理由,而只是破斥它们的存在︰先破五蕴中的色蕴,续破其余四蕴,然后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实践,但依我们的了解,这不过是拨除这些概念来体证生命的存在情形,进而体证一切法的存在情形。
  ‘空’一方面拨除这些概念,一方面展示存在的真实状态。   由此可见,‘空’是双离有无的,或非有非无的。说它有,它不是一个独立对象,亦无内容;说它无,它却有缘生的动态。
  两边不着,双遣双离,在这一情形下是无法用一个具体概念来表述的,所以说为‘空’。‘空’是中道,但‘空’这一个字眼亦只是象征。 由于‘空’代表真实的存在,《般若经》强调,这只有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当面把握,所以《心经》的第三段,即指出在获得对‘空’的体证后所产生的效果︰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以至获得无上正觉。
     《心经》的第四段是站在修行实践的立场,把般若波罗蜜多看作咒语来推动众生的奋发向上。大概在《般若经》出现的时代,印度的咒语传统亦重新流行,为鼓励他们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有此一段。
  后来密宗兴起时,便有人根据这一段把《心经》看作是密宗的经典。其实咒语的初意只是一种鼓舞,后来才发展成为调伏心灵的方法。   ◎附四︰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章第一节(摘录) 《般若心经》︰在《般若经》中,这是民间传诵最盛的短篇。
  译为华文的也最多,现在存有七种。(中略)华文的不同译本,主体都是相近的。罗什与玄奘的译本,没有序与流通,但西元八世纪以下的译本,都具备了序、正、流通──三分。  般若、智慧轮、法成、施护译本,序与流通都相同;惟有法月译本的序分,多了观自在菩萨请说一节。
  古人以为这部经‘出大品经’。其实,这部经以‘中品般若’的经文为核心,而附合于世俗信仰的。‘舍利弗!……无智亦无得’,出于‘大品本’的〈习应品〉。‘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出于‘大品本’的〈劝持品〉。
    以‘中品般若’经文为核心,标‘观世音菩萨’,说‘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以贯通观音菩萨救济苦难的信仰。‘大明咒’等,《般若经》是赞叹般若力用的,现在就‘即说咒曰’。
  这是在‘中品般若’成立以后,适应世俗,转化般若而与世俗神秘仰信合流的经典。 [参考资料] 印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松浦秀光《般若心经の研究》;福井文雅《般若心经の5历史的研究》;榛叶元水编《般若心经大成》。
     。

2005-03-07

622 0

    “观自在菩萨”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菩萨现前观察到有一个本来就自在的这个心, 这个本来自在的心,和觉知心的我,和思量心的我,和能观察的我同时存在。能够 这样现前观察的人,就是“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你作观行,观察很深妙的般若,也就 是法界实相的智慧;“波罗蜜多”是到达解脱的彼岸,这个时候究竟是讲什么?观 行很深妙的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彼岸的密意,就是讲“照见五蕴皆空”。
     当你证得第八识真实心的时候,你用这个真心自在心,来观察五蕴皆空的时候,你 就知道一切法果然都是缘起性空,就知道一切法都是从真心直接或间接出生的。 因为缘起性空是在讲五蕴十八界都是缘起法,都是有生的法,将来一定有灭,所以 都是无常空;而五蕴十八界都是依自在心而有,离开了自在的真心,就没有五蕴十 八界可以出生,又如何能够外于第八识自在心,而有“缘起性空”可说呢? 所以,真正的佛法不能离开真心来讲一切法空,不能离开真心来讲缘起性空,这个 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密意啊!《心经》就是在告诉你:“从观见自己的 自在心为基础,而照见五蕴皆空”,能够这样确实观行的人,就是“行深般若波罗 蜜多”的人;所以五蕴的缘起性空,是依于第八识自在心来讲的。
     (摘引自萧平实居士的著作《心经密意》。见成佛之道网 或佛运网 )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