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研制背景
八个合作伙伴国家 潜在产量超3000架
F-35的低速初始生产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进行:F-35Block1型只装备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和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2009年推出的F-35Block2将具有更多功能;F-35Block3型则预计在2010年出现,将满足作战需求文件制订的所有功能。 各型飞机分别于2010、2011和2012年在美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军部队中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在军事技术革命的强力推动下,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思想、武器装备、作战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 美军先后提出了联合作战和网络中心战概念,F-35“三军通用”的设计...全部
八个合作伙伴国家 潜在产量超3000架
F-35的低速初始生产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进行:F-35Block1型只装备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和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2009年推出的F-35Block2将具有更多功能;F-35Block3型则预计在2010年出现,将满足作战需求文件制订的所有功能。
各型飞机分别于2010、2011和2012年在美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军部队中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在军事技术革命的强力推动下,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思想、武器装备、作战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
美军先后提出了联合作战和网络中心战概念,F-35“三军通用”的设计思想正是顺应了联合作战的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F-35的A型与其它型别的通用性高达80%,B型为70%,C型为35%,这样就大大减小了作战保障、联勤保障和装备技术保障的难度,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这样的武器才是“用得上”的武器。
一、JSF项目的发展历程
JSF项目的前身是“联合先进攻击技术”(JAST)计划。该计划开始于1993年,目的是为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及其盟国研制下一代多用途战斗机。1993年,美国防部进行了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论证,在国会支持下,项目迅速发展。
该项目于1996年开始进入方案验证阶段(CDP),美国国防部就分别付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6。6亿美元,授权这两家公司为美国军方研制一种兼备隐形性、高机动性、高生存性的低成本通用型战斗机,从此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开始启动。
1996年12月,根据美国防部的要求,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分别组组织一个竞争团队参与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的竞标。
波音公司团队包括前麦道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团队包括英国航宇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
联合打击战斗机的研发分为三个阶段:概念验证阶段、概念实证阶段、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两个竞争团队提出的方案都通过概念验证,进入概念实证阶段。概念实证阶段的重点在于两个团队分别设计、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飞行测试,此外还要以原型机为基础设计一套适宜武器系统概念、验证足以削减成本以及提升性能的新技术,并在进入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之前降低整个计划的风险。
在此阶段完成之际,军方将决定联合打击战斗机的唯一获胜者。1995年发布的第一阶段联合暂时性需求文件制订出联合打击战斗机的需求尺寸、速度以及隐形参数。
波音公司采用的三角翼、一对倾斜式尾翼而无水平尾翼的370型以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较为传统的230-1型两种方案双双通过审核,分别被军方赋予X-32以及X-35编号。
1997年第二阶段联合暂时性需求文件主要制订出联合打击战斗机的支持性与成本需求,发展出可通用维修计划,并使其能在全球任何基地和航母上起降。这个部分包括发展一套标准的插入操作诊断工具、运用可预测战机状况的技术诊断健康管理系统等。
1998年公布的第三阶段联合暂时性需求文件则强调联合打击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环境感知系统,不仅包括机载系统,还涵盖机外可遥控的传感器;此外,本阶段的发展尚须与适宜武器系统概念合成。为此,波音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都以改装过的老旧客机进行机载主动式电子扫描雷达、光电侦测系统以及信息传输等联合打击战斗机所运用的航空电子技术研究。
1997至1998年间,美军方对联合打击战斗机的性能要求提高,包括增加全机重量、返航落地时所携带弹药的重量以及更严格的大迎角飞行能力等。1999年9月美国空军制定作战需求文件草案,两个竞争团队不约而同地决定在推出竞标的最后构型前再做些修改。
2000年3月美国防部送出决定版的作战需求文件,允许两团队在正式竞标前再做一些修改。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经过5年的激烈角逐,于2001年10月26日终于如愿以偿,击败了其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波音公司,赢得为美英两国军队继续研制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系统研制和验证阶段(SDD)合同。
这笔合同总金额高达1890亿美元,不仅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军火合同,而且也是全球军火采购史上最大的一笔买卖。波音公司则失去了继续发展JSF的机会。尔后洛克希德•马丁的F-35进入为期126个月、费用高达200亿美元的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完成F-35批量生产前的修改与定型,展开F-35的初速率生产并逐步满足军方所制订的所有需求。
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初期,洛克希德•马丁首先将制造22架飞机,其中14架进行飞行测试,另外8架进行地面测试。第一架F-35可望在2006年进行首次飞行,并于2006年开始进行初速生产。
F-35的低速初始生产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最早出现F-35Block1型只装备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和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而预计在2009年推出的F-35Block2型将具有更多的功能;最终的F-35Block3型则预计在2010年下半年出现,将满足作战需求文件制订的所有功能。
F-35的各型飞机将分别于2010、2011和2012年在美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军部队中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F-35A空军常规起落型(CTOL)
该机型将取代现役的主力机型 F-16“战隼”战斗机和 A-10“雷电”攻击机,与 F-22战斗机搭配使用;其作战性能比现役F-16有很大的提高。
F-35A/CTOL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在于它安装有一门内置航炮,另外还装有红外传感器的激光指示器。美空军拟用F-35A/CTOL型作为对地攻击机,替代F-16和A-10。但美空军不久前作出决定保留A-10机队, 并将所有A-10A/OA-10A升级到A-10C/OA-10A, 服役寿命延长到2028年, F-35A不再作为A-10后继者。
二、研发模式的变革
JSF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强调经济可承受性,即性能与费用的平衡。飞机的性能由三大要素构成,即攻击能力、生存性和保障性/可部署性,保障性是其中之一。在费用方面,确定了各种机型的单机出厂费用目标,并将研制与试验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占全寿命费用的比例控制在5%、40%和55%。
也许JSF最大的变革集中在研发风险和国际间国防工业的合作。美国及其他国家均感到,单纯依靠F-15等这样的高性能、高价格的战斗机,在财政上难以承受。因此美国各军种改变以往各自研制战斗机的传统,联合起来,共同研制一种用途广泛、性能先进而价格可承受的低档战斗机,便于制造、维修和保养,因此将致力于降低研制、生产、作战和支援费用。
因此JSF被定位为低成本、通用型武器系统,JSF设计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参数的任何一个微小变化都意味着其他相关工艺流程巨大的改变。
参与F-35生产的单位地处三十多个国家,跨越17个时区。
在使用不同开发环境的扩展型企业里协调他们各自的努力,并培育协作的工作模式,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挑战。类似的,管理项目中多种多样的格式所有的设计数据也同样关键。预计该项目生产超过3,000架飞机,其使用寿命高达30年。
每一种飞机配置的所有设计与制造数据必须得到管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支持飞机所需的数据也应得到管理。这意味着每一项设计变更需要在所有可能的配置上得到验证。
JSF项目从早期开始,就将费用与性能的权衡作为确定使用要求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采用“费用作为一个独立变量”的方法。
各军种通过迭代过程确定要求,在每个阶段都将武器系统的性能与全寿命费用相平衡,提出经过充分论证的经济上可以承受的使用要求。每次迭代所形成的要求提供给承包商,承包商修改设计并将费用数据反馈给使用部门,由使用部门进行权衡决策。
在方案验证阶段,前后经过了四次迭代,于2000年形成了支持工程研制决策的“联合使用要求文件”(JORD)。同时,承包商也不断修改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形成工程研制阶段的投标建议书。在确定要求的过程中,还借助先进的模拟和仿真技术,模拟飞机的各种使用和维修环境,进行综合权衡和分析,确保提出合理的要求。
三、项目合作的国际化
为降低成本,就需要一个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九十年代英美在世界上的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落飞机“鹞”更新上的合作以及全球范围F-16轻型战斗机换代(美国空军将用F-35A作为替代机型)的市场前景导致JSF项目的广泛合作,现共有八个合作伙伴,包括:英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和挪威,以及以色列和新加坡两个安全合作参与国。
每个合作伙伴参加JSF“俱乐部”都得支付一定的费用,合作伙伴根据其参与程度(投入资金和采购数量)获得相应的技术转让与分包生产合同。
美国在PSFD阶段共投资347亿美元,其它国际合作伙伴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完全合作伙伴,在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办公室具有完全代表权,参与选择机型和评估进程,投资额占总投资的10%。
目前只有英国是第一层次合作伙伴,共出资25亿美元;第二层次的合作伙伴出资约1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3%到4%,目前有荷兰、意大利属于这一层次。荷兰出资8亿美元,意大利于出资10亿美元;第三层次的合作伙伴吸收拥有有限代表权、出资在2~4亿美元之间的国家,投资额是总投资的1%到2%。
目前有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等国属于这一层次。加拿大出资4。4亿美元,丹麦出资1。1亿美元,挪威出资1。22亿美元,土耳其出资1。75亿美元;澳大利亚政府出资1。44亿美元。
以色列于2003年2月13日加入JSF战斗机研制计划,起初它希望作为第三层次伙伴加入,但欧洲国家出于政治考虑对此表示反对,限制它只能作为第四层次伙伴加入,即安全合作参与者(SCP),只能采购整机而无法获得技术转让。
新加坡于2003年2月22日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作为安全合作参与者(SCP)加入。比利时、捷克共和国、希腊、韩国、西班牙以及其他几个不愿透露实情的国家对JSF项目“非常感兴趣”,其中有六个国家极有可能成为F-35的用户。
连中国台湾当局都在2004年向美国提出意愿书,希望参与美国新一代战机F–35B的研发计划,能有资格听取有关研发的机密简报,并计划这种先进战机作为台军现有二代战机的替换机种。不过美方认为,应先由台湾“国防部”的战略规划司评估,再由台空军交给美国,因此现在此一意向书还在台湾“国防部”研究商议中。
四、同盟国之间的分歧
美国尽管在过去十二个月里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但仍然遭到很多无声的批判,美国与合作伙伴国之间努力维系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欧洲各工业公司和项目合作政府的批评意见程度,JSF项目计划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不满可以被解释成是与放弃神圣不可侵犯的欧洲联合防御计划之间的“文化冲突”,并且从目前现实利益上来看,欧洲公司还没有因为加入协议而获得好处。欧洲合作者以妨碍竞争的理由提出美国技术转让限制是不可思议的,与美国全球技术共享的初衷相去太远以至于失去了意义。
在美国,法国常常被视为鼓吹狭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领导者,但法国对外政策制订者和防务官员们总是激烈地反驳诸如他们死抱着过时的国家主义政策(与全球化相对)不放之类的指责。他们声称法国武器装备的采办政策很明确:如果本国或欧洲的项目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启动,那么就直接采购现成的产品。
虽然法国现在正在政府总理的带领下鼓吹经济爱国主义,但法国政府也在为消除与美国之间的误解而努力。至少,法国人并没有像美国某些提出"购买美国货"的议员那样,发起"购买欧洲货"运动。
那么欧洲在JSF方面存在的产业分歧是什么呢?难道真的认为参与到既是最后的有人驾驶战斗机也是第一代隐身飞机的“创世纪大蛋糕”是最大的机遇吗?或者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巧妙地遏制具有独立制造战斗机能力的欧洲防御工业使其企业转而完全依赖于美国,成为美国战斗机产生海外加工厂呢?
实际状况是处于两种情况之间。
事实上,毫无疑问可以从JSF项目中获得巨大的产业利润,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最初生产,再到随后的维护、销售、新的改进机型、给养以及武器装备等整个流程中都可获利。美国国防部2003年关于产业合作的报告指出:“我们估计每年合作伙伴SDD投资复利回报在25%到100%之间。
换而言之,JSF伙伴国投资于该项目的每1个美元将可能会赚得大约5个美元至40个美元。”
另一方面,美国非常在乎他是不是拥有航空工业的霸主地位,在引领航空技术方面美国是不会放弃的,同时美国也非常关注JSF在占领市场方面与欧洲其他同等级飞机的竞争。
因众多SME和较低等级的公司极力鼓吹“最佳价值”,为此造成了合同多次转手,这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另外,技术转让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有效的遮羞布,可以利用这块遮羞布让那些签订了高价值技术合同的欧洲公司无法脱身。
另外,很显然在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已经动员本国的航天企业尽可能地去争取JSF蛋糕份额的情况下,欧洲共同体的不和以及缺乏与美国对等谈判的身份,这对美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华盛顿对此非常明确,就是“欧洲(国际)集团”,自从JSF项目开始至今,这已经成为美国谈判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JSF生产、持续保障与后续研制(PSFD)阶段合作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MoU)的谈判中,美国是按照双边而非一对多边的基础上进行谈判的。另外,每一双边合作MoU内容对合作双方之外的其他合作者是绝对保密的。
面对美国制定周密的“分而治”的政策,欧洲国家试图调整他们各自的身分位置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不必说,这些调整在合作伙伴间已经导致了一些摩擦。比如,加拿大基于竞争提出的可协调的JSF策略就与“战略分包”主义相背离。
同样,2006年3月上旬丹麦、意大利、挪威、荷兰和土耳其五国在荷兰举行的国防部长级会晤,期望可以确定一个共同的与美国进行谈判的身份,对于会上意大利和荷兰的提议,美国没有做出任何答复。又比如,在争取FACO辅助装配线的竞争中,英国与意大利明争暗斗,但可以看出作为“闪电俱乐部”老二的英国已稳操胜券。
在JSF项目中,大西洋的两岸已经存在“文化冲击”。美国方面认为欧洲国家宁愿撤消和放弃隐身技术转让也不允许他们的企业空手而归,欧洲方面,当真正面临“最佳价值”法时,欧洲航天企业仍习惯于政治驱动的保护指令。
由于美、英装备的F—35将采用与其他国家同型机不同的隐身技术,共同参与研发该型战机的澳大利亚、荷兰、土耳其、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纷纷表示,它们不愿意成为“只出钱不知情”的冤大头,要求美国政府采用一致的隐身标准,同时也要求美国方面尽早完成关于转移低可探测(LO)技术的谈判,并称这将是各国政府考虑是否继续参与F—35项目的重要因素。
备忘录定稿前2006年的一年中有几周时间最为关键,这几周是伙伴国获得JSF计划让步的最后机会。2006年7月第45届英国范堡罗航空航天展显现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对于缓和利害关系以及对每一个协议有着良好的操控手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项目综合项目经理汤姆•伯比奇在7月18日范堡罗国际航展的媒体介绍会上称,2006年在很多方面对该项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项目开始从研制向制造和维护转变,合作关系开始从投资者为研制项目投资转向拥有者和使用者为其空军将来的投资,并确保每个合作伙伴国将具有自我使用、维护和维持其飞机的能力。
然而,要将非美国制造的武器装载在联合攻击飞机上必须得到“F-35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华盛顿办公室的同意。同样令人不爽的是,雷达反射截面(RCS)测试也得由美国机构来完成,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由欧洲企业来完成。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回答到:当大部分供应商确定时,仍然会有一些国外公司有机会进入JSF计划,尤其是在进入飞机寿命循环周期时的技术援助和维护。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空军基地的一个机库里,为了纪念美国二战时使用过的P-38“闪电”战斗机和英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制造的“闪电”双引擎超音速战斗机,JSF联合攻击机正式命名为F-35闪电II。
五、各合作国项目情况
几年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为JSF项目最大收益者后,当2006年12月JSF生产、持续保障与后续研制(PSFD)阶段合作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MoU)签署后,“闪电俱乐部”成员将如何分享JSF项目这一创世纪的“大餐”?让我们来看看正期待要参与希望参与JSF项目的各个合作国家的真实情况吧!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