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阳 明 格 竹是什么意思?
格竹(拼音gé zhú)指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圣人之理的典故。格竹释义格竹基本解释【词目】:格竹【拼音】:gé zhú【解释】:指明朝王守仁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 格竹举例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岁,在越。……是年为宋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龙山公于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 ”清·魏源《王文成公赞》:“ 朱子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语録》之一病。”严复《救亡决论》...全部
格竹(拼音gé zhú)指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圣人之理的典故。格竹释义格竹基本解释【词目】:格竹【拼音】:gé zhú【解释】:指明朝王守仁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
格竹举例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岁,在越。……是年为宋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龙山公于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
”清·魏源《王文成公赞》:“ 朱子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语録》之一病。”严复《救亡决论》:“前明姚江王伯安 ,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格竹守仁格竹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
为了实践,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从此,王守仁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记载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 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王守仁通过对格竹子之理失败的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识。
王守仁对朱熹的这种“格物致知”论非常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所谓“致良知”,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
当然,对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即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来说,它们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别。同时,如果我们将朱熹与王守仁的观点加以对照分析,就会发现王守仁对朱熹思想的理解是从他自己的意图出发,并不等于就是朱熹的原意。
事实上,从认识对象上讲,朱熹自己就讲过“炊沙岂能成饭”,并不赞成泛泛观察自然事物;从认识方法上讲,朱熹是格物、致知并提,外在观察、内在推理并重,并不是只向外格物;从认识目的上讲,朱熹是增进知识、提高境界并重,并且希望用增进知识来帮助提高境界,并不是只注重增进知识。
格竹王守仁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咟喥咟萪。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