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潜水艇

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动物制成的?为什么?

全部回答

2007-04-02

0 0
    潜艇是参考了鹦鹉螺的沉浮原理和鲸鱼的外形制作的: 一、鹦鹉螺是一种生长在热带海水中的软体动物,是四大名螺之一。它有一个形如鹦鹉的坚硬而美丽的外壳,壳的内腔由隔层分为30多个壳室,动物藏身于最后一个最大的隔室中,其他各层充满气体,称为 “气室”。
  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它们决定了鹦鹉螺的沉浮,上浮时充气,下潜时排气,这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    命名为鹦鹉螺的潜艇(包括世界第一艘核潜艇)有4艘。
   二、船体是模仿鲸鱼或海豚的流线外形,使潜艇在水下的阻力最小。
  潜艇破冰上浮时也是模仿坚硬的鲸背,加固指挥台围壳顶端,故称为“鲸背效应” 在潜艇上仿真的例子还很多,如船舵是模仿鱼类的鳍,潜艇在前进状态时,垂直舵用来控制潜艇前进的方向,水平舵可以起到使潜艇上浮下潜的作用;声呐是模仿海豚发射的声波,用来捕捉目标等等。

2007-04-02

420 0
    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动物制成的? 关于人们乘原始的潜水艇在水下航行的古代惊险故事很多。据说马其顿领导人亚历山大帝用一个玻璃桶来作水下旅行。 这样的故事很可能都是传说而已。
  然而荷兰人柯尼留斯·凡·德雷贝肯定建造了一艘潜水艇。1615年他在伦敦泰晤士河的河面下用浆划艇前进。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对此印象深刻。右图“海龟号”有两个螺旋推进器,一个(F)用于垂直运动另一个(E)用于水平线运动。
  还有一个用于掌握航向的舵(G)。 另一艘著名的早期潜水艇是美国人达维·布什内尔在1755年建造的“海龟号”。它由一个螺旋桨驱动,螺旋桨由驾驶员转动的手轮来发动。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55年-1783年),“海龟号”用来进攻敌海并没有获得成功。
  由人提供动力的潜水艇并不十分有效。手轮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19世纪的工程师们也发现很难封住螺旋桨出入口使其不漏水。直到效率高的汽油发动机研制出来后,潜水艇才真正成为潜水艇。  左图:在一艘现代化的潜水艇上,有一排仪器向全体船员提供有关船的速度、深度以及外面水压等各种信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首先广泛使用了潜水艇。这时潜水艇已有了汽油发动机在水中航行时用电力来发动。 潜水艇的原理 靠改变潜艇的自身重量来实现的。  潜艇它有多个蓄水仓。
  当潜艇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艇重量增加超过它的排水量,潜艇就下潜。 物体在液体中的下沉、上浮两个动态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大家都知道潜水艇是一种军用舰艇,它可以潜人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
  但是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许多同学则说不清楚,甚至有人误认为:潜水艇浸没水面后就下沉;直至沉底。  其实潜水艇淹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了,控制它的下潜深度是靠改变水舱的水量(即改变重力)来实现的。
  当水舱里的水量保持不变时,潜水艇在水下某一深处是处于悬浮状态而不是沉底。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