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丰台区草桥小学的吗,教学质量如何?
草桥小学(北大附小联网教育示范校)
“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习惯”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 林艳玲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花山花海花乡”的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地处城镇交界处,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在校学生500多名,教师37名,其中区乡骨干10名。 全国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先生为我校荣誉校长,其大徒弟在校担任书法教师。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北京市田径项目传统校”、“北京市百所好家长学校”、“中国硬笔书法优秀教学单位”、“丰台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校”、“丰台区师德先进集体”等。
随着草桥地区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现已有90%的居民从农民平房搬入了新建的小区楼房,预计在一年...全部
草桥小学(北大附小联网教育示范校)
“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习惯”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 林艳玲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花山花海花乡”的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地处城镇交界处,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在校学生500多名,教师37名,其中区乡骨干10名。
全国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先生为我校荣誉校长,其大徒弟在校担任书法教师。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北京市田径项目传统校”、“北京市百所好家长学校”、“中国硬笔书法优秀教学单位”、“丰台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校”、“丰台区师德先进集体”等。
随着草桥地区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现已有90%的居民从农民平房搬入了新建的小区楼房,预计在一年内,100%的地区居民将全部迁入新居。
随着本地区房产的热销,越来越多的较高层次的购房族子弟开始涌入学校,在学校生源数量得到扩充、结构得到调整的基础上,外来居民对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地区居民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与较低的精神文化水平之间形成了一对日益突出的矛盾。本地区(草桥实业公司)的领导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近两年内先后投资建立了北京市一流的幼儿园和北京市重点是二中分校。
这对于我们草桥小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学校必须迅速发展,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来展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
一、子课题的选择。
(一) 子课题选择的主要依据:
1、 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
2、 学生的实际:
现在的小学生95%以上为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条件下,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不懂得体谅他人,心中只有自己,利己、自私的思想非常严重,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学生随地乱扔垃圾、不尊重清洁工、保安,侮辱外地学生、顶撞父母等不尊重他人的现象非常普遍,总不能得到解决。
3、 家长的渴望:
子课题初步确定后,我们向500多位家长发放了“尊重他人”习惯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尊重父母、尊重社区服务人员等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最突出的是:待人没有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与家长说话不耐心,经常顶嘴、耍脾气;不体谅父母的辛苦,花钱大手大脚,不能主动干家务;心中只有自己,好吃的自己吃,爱看的电视自己看,不顾及别人;不珍惜别人的劳动,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非常严重┅┅全体家长都非常支持学校加强对学生培养尊重他人的教育,并提出了大量的合理化的建议。
4、 地区发展的需要:
我校虽属农村校,但90%以上的居民已迁入新居。新建小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区,经常接待全国的考察者。但本地区的居民素质较低,有的人从楼上仍西瓜皮、倒尿、投酒瓶、倒垃圾等,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形象,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草桥公司领导迫切希望学校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的教育,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家长,促进地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5、 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办学目标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为我校落实教育目标的突破口。
(二)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1、 课题选择的基本理念:以解决学校问题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课题实践的基本理念:“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自然教育”。即:在对学
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上,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需获得所需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3、 他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交往的环境,本课题研究中的他人主要指校内的
教职工和同学、家中的父母长辈、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社区服务人员。
4、 尊重他人: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形成人与人互相尊重的观念为核心,以对父
母、长辈、教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等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以养成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友爱同学、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等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和落脚点。
三、子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在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初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年来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主要是形成认识阶段,下半年主要是行为训练阶段。
(一) 形成认识阶段
依据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抓良好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因为学生习惯的养成是各层次、各空间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整个社会文明、良好家风、校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风、校风、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等这些隐性的因素都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只有在被尊重中才能学会尊重。另外,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也决定了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家长教育行为的改变。
二是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和心理原理,有意识地创设有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积累经验,从内心深处去感受,从而形成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工作如下:
1、以课题方案的论证为契机,逐步建立学校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课题实施方案反复论证的目的不仅是使课题研究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
反复论证中,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此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对课题研究实施的方法和过程能够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课题研究的结果充满渴望。
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必要保证。
5、 以“尊重他人”为师德建设突破口,为课题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 学习与交流活动。
在学校内部搜集有关材料进行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请来了丰台区教科所的韩炳荣老师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讲座,通过讲座大家对尊重的含义、尊重他人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应如何尊重学生、尊重家长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随着课题研究的进行,我们又先后组织教师开展了“尊重学生之我见”、“尊重家长之我见”等系列讨论交流活动,并进一步完善了“草桥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教师尊重学生的重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强调耐心与细心。
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学生的原有基础,强调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
(2)建立考核评价的监督机制。
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教师中出现的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及时制止。
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通过问卷调查、班级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教师师德情况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 以家长素质的提高为重点,为课题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 家长会是提高家长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校坚持每学期召开两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开学初向家长阐明本学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并明确其意义、要求,结合我校家长过分关注学生学习的问题,特别强调学会做人,从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对孩子今后一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特别强调要尊重孩子,学习并实践现代的教育方式等。期末的家长会主要向家长汇报一学期的工作,针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出希望。
(2) 家教讲座是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有效方法。
学校请家庭教育的专家定期到校进行有针对性的系列讲座,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课题实施的初始阶段,关鸿羽老师的讲座使家长深受启发。那天风很大,天气非常冷,但是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有的家长还背着风认真记录。
(3) 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
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共同研究学校的专题教育工作,使家长委员会成员能够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并发挥向家长及社会的宣传作用,有的还根据自身的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做出贡献。
通过家长委员会,我们还能够及时了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学生在社区的生活习惯等问题,更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教育的针对性。
7、 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为课题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1) 学校少先队经常与社区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社区的表现。
(2) 发挥社区的宣传作用,把学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宣传。
(3) 发挥社区居住优势,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条件。
8、 以学校少先队活动为龙头,以班级工作为重点,在系列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学校少先队:
(1)“尊重他人,完善人格”课题启动仪式。
(2)“尊重他人”征文演讲活动。
(3)“尊重他人”主题班会展示活动。
(4)“尊重他人”主题教育交流活动。
*各班级活动:
(1) 系列体验活动
如:三年级一班“尊重父母”的系列体验教育活动:
A “翻照片、忆成长,感受父母爱”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付出的心血、父母的爱。
B “做一日小保姆”活动,使学生在“带小弟弟、小妹妹”等实践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将自己养大的艰辛,发自内心的体会到:太不容易了!
C “今日我当家”活动,使学生在一天的“卖菜、做饭、理财、做家务”等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父母当家的辛苦,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语、行为,心智得到改善。
D “掌握一样家庭本领”活动,学生选择一项“家庭小岗位”,在岗位练兵中,把尊重父母的思想落实到行为中,不断提高实践本领。
(2) 主题采访活动
如:采访父母、教师、职工、社区服务人员等。
采访后各班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有的将采访材料进行整理办成展板,有的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交流,有的联系实际写日记进行反思等。
(3) 专题讨论活动
如:有关“尊重教师”的专题讨论——为什么要尊重教师?怎样尊重教师?在日常的行为表现中哪些是教师的?哪些是不尊重教师的表现?结合实际讨论制定本班尊重教师的尊重教师的行为准则(评价标准)等。
(4) 专题辩论活动
如:高年级结合学生随地扔垃圾,并不知道捡拾的问题召开了“地上的纸该不该捡”专题辩论活动。辩论中暴露了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思想问题:“学校有清洁工,这些事都应该有他们去做,我们是学生,到学校是学习来了,而不是充当清洁工捡拾垃圾来了”。
“没人扔垃圾,又有人主动捡垃圾的化,清洁工人岂不是要下岗了吗?”只有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激烈的辩论中,正确的思想不破而立,错误的思想得到驳斥,大家的意见逐步得到统一,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5) 搜集信息活动
如:搜集名人尊重教师、尊重父母的活动等。
(6) 主题班队活动
学校每周安排一节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专时专用,而且要一课题研究主线,结合班机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教育活动。
在第一阶段的形成认识中,通过实施以活动为主、以讨论为辅的教育,使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的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认识,而是形成了触及心灵内心深处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二)行为训练阶段。
1、 明确尊重他人的正确行为标准
在形成了尊重他人的认识后,各班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针对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尊重他人应该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学校课题组的同志对全校各班级、年级制定的标准的标准进行了整合,分“尊重父母我做到”、“尊重教职工我做到”等几个板块把各项评价标准细化并张贴在学校的醒目位置上,使学生能够经常对照标准检查自己。
2、 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方式
学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但如何尊重他人呢?则需要我们对其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行具体的指导。
(1) 观看录像法。通过看录像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2) 小品的编排与表演法。
见附件:《你最喜欢谁——三2班主题班会》
(3) 日常生活指导法。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及时指导正确的行为方式的方法。
如:一年级牛老师在判作业时,一个学生走上前说:“老师,我写完了,你先给我判吧!”老师连忙拉过孩子,抚摸着他的头说:“与比你大的人说话要用您才表示你对他人的尊重。
”在集体跳绳活动中,总有个别学生跳不好,这时难免会有同学埋怨这些学生笨,老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帮助他人。
3、 及时检查、评价落实的基本情况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长时间的培养。
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外在的强化训练与检查相当重要。学校少先队依据尊重他人的评价标准每天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反馈。对发现的好人好事大力宣传,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保证了课题实施的实效性。
五、课题研究初始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及调整办法
我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课题研究经过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一学期的准备后,于2003年2月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实施情况如何呢?同年4月,我们课题组的同志以对我校班主任组织文化进行诊断的方式分别深入各个班级,通过对每个班级一天的观察、集体座谈、个人深度汇谈、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各班的教育工作有了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
结果发现除一个班认真按课题方案进行落实外,其他班均没有按计划要求开展活动。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调整办法详见附件《“尊重他人”的专题教育为什么没有得到落实》
(一) 主要问题
1、 教师:没有充分重视此项研究工作,多数班级的教育活动处于应付状态。
或只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或根本没有开展教育活动。
2、 学生:原有的不良习惯依然存在,有些方面反而更加严重。如:校园内的垃圾依然随处乱丢,学生不尊重职工的问题更加严重。
(二) 原因分析及调整办法
自我诊断后,我们三位德育领导小组的同志经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学校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应该端正,实际工作中根本不重视教育工作。
二是学校对德育工作的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使教师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学是硬任务,教育是软任务,做不做没关系。
这种分析对不对呢?我们又分别与一线班主任进行了深度汇谈。
通过与一线教师的个人深度汇谈,再加上我们德育领导小组成员的自我反思,我们认识到:尊重他人的专题教育没有得到落实的根本原因不在教师,而在于学校的管理。
对于我校教师工作影响最大的是《草桥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这一评价结果不但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质上都对教师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草桥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中对教学的奖惩力度远远强于教育工作。
另外,由于草桥地区经济的腾飞促使学校必须尽快发展,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升入优秀中学的比例数字,而决定学生能否凭实力进入优秀中学的关键则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无论家长还是社会评价学校是否发展的一把最重要的尺子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教育是我校领导、教师的主导价值观念,已形成我校的一种潜在的组织文化。
从平常学校抓专题教育的过程来看,一般为:开学初布置本学期专题教育的内容,学期中进行一次专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队会展示评比活动,期末检查各班的“德育专题手册”的记录情况。
学校文本的管理制度和学校潜在的组织文化,以及学校平常抓专题教育的过程来,都与专题教育没有落实具有内在的联系:
首先,学校的文本制度和学校特有的组织文化都对教师有一种共同的导向。即:提高教学成绩最重要。
其次,从常规管理的过程进行分析。领导不同于命令,领导并不意味着要对对方采取某种行动,而是应该与教师一起合作,去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在动态管理过程中对专题教育的远景阐述,然后根据教师中新生事件、新生观点、新生信念对其作修改、说明,然后重新声明“我们的现在状态以及未来方向”的远景,就一定会把教师团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并且不断发现、解决教师的问题,促进教师高效率地开展专题教育工作。
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领导应该转变角色与职能,发挥教师潜在的能力,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和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在对学校班主任进行自我诊断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是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组织成员共享的思想观、价值观、信仰、规范和态度等。学校组织文化反映出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对于决策和问题的认同等。这是无意识思维习得的模式,反映在行为中并得到加强、默默地强有力地形成了人们的经验。
因此,学校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是促进组织文化的建设。
首先,要用系统思考的观点,采用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教师行为背后学校组织文化的背景。
对学校教师行为的理解需要我们考虑行为发生的整个环境,即人和环境两个方面。
只有根据行为背景才能最好地了解组织行为。
其次,要转变领导职能,改进领导方法,努力促进组织文化的建设。
领导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关键是要通过组织管理,使教师共享决策,并激励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试想:如果将专题教育的实施过程由原来的“领导制定方案——大家学习——教师实施”改为“集体讨论分析学校教育工作现状确定教育专题——集体参与制定专题教育方案——以合作的方式、分权的方式与大家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定会提高管理的效益。
学校组织表现欠佳的主要责任不在教师,而在学校管理行为。如果在专题教育活动方面能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就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第三,要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学校组织的自我更新。
每个组织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其生存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更新需要。
而促进组织自我更新的关键是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第四,要不断完善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文本制度。
学校关于专题教育文本性管理制度明显地存在着不足,最主要的是欠缺对专题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案及奖惩办法。
这是导致班主任专题教育工作没有落实的原因之一。
第五、要加强并改进常规管理过程。
在专题教育的常规管理中,学校主要停留在了布置与检查上,而教师的感受如何、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是否需要对计划的调整等等都无从考虑。
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与人共事,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完成组织目标。管理的功能就是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但是,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这些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呢?那就是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内在动力和能力,通过讨论、寻求信息、民主集中制等方式加强团队建设,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总之,学校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学校这个组织,使教师在良好的氛围中,通过协作规划、集体决策、合伙工作、共同解决问题等策略来影响整个学校文化时,改革最有成效、最持久。
六、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阶段性成果
(一)教育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即使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教育工作效果同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那种教育方法最好?哪类教师的工作效果最好呢?我们分别对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教师的教师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观察,个人与集体深入汇谈等,进一步了解了各班学生在不同教师的不同的教育工作中所产生的效果。
得出的结论如下:
1、 关于教育方法:
l 最有效的方法:体验与交流。
注意:体验与交流要适合不同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
低年级:创设有针对性的适宜的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的体验。
例见附件:《叔叔、阿姨您好——一年级1班主题班会》。
中年级: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体验的内容,并用适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成果。
例见前面所述三年级1班系列体验教育活动。
高年级:则可采取多种形式的体验交流活动。
l 效益最低的方法:单纯的说教。
例:某年级班主任为一名老教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采用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每天都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明确要求,然后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是时刻盯紧学生。
学生感到很敬畏她,只要她在学生都表现特别好,但是几乎所有的科任老师反映:他们班学生最不懂得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各种习惯最不好。但只要有班主任在,他们班又是最好的。
2、 关于教师与工作效果:
* 教育效果最好的教师特点:与学生的关系民主和谐,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教育效果最不好的教师特点:师生关系冷漠,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老师在场,学生习惯良好,但一旦离开了教师的视线,学生便原形毕露。
(二)教育实践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来的教育实践研究,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1、 学校: 主动问老师好 全校卫生失分 学生打架骂人
2003年1月 50% 186分 打架2起,骂人8起
2004年1月 90% 38分 0
学生基本都能尊重学校教职工,不但主动问好,还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2、 家庭:
学生尊重父母情况反馈表
班级
进步非常明显
有进步
一般
退步
一1班
23%
60%
15%
2%
四1班
35%
59%
3%
3%
五1班
26%
55%
16%
3%
问卷调查反映:学生在尊重父母方面发生了变化,有进步的占80%以上。
多数家长对学校开展的“尊重他人的教育活动”非常肯定,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希望学校进一步将这项活动开展下去。
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时感受更深。家长发自内心的称赞孩子懂事了,长大了,衷心地对学校表示感谢。
3、 社区:
社区电梯工和保安人员也都称赞学生,每天见面能主动问好了,在小区里大声吵闹的现象少了,破坏卫生、践踏草坪的想象没有了。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习惯的研究”都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七、注意问题
1、学校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视是关键。
2、有针对性地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很重要。
3、对研究材料的积累不能忽视。
八、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实践上:在继续明理、导行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习惯的养成。
理论上:总结、归纳、提升有关良好习惯培养或矫治的方法、规律。
福建1:《尊重他人我做到——尊重他人行为指标系列》
附件2:《专题教育为什么没有得到落实》
附件3:《叔叔、阿姨您好——一年级1班主题班会》
附件4:《你最喜欢谁——三年级1班主题班会》
草桥小学 2004年1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