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清明节扫墓起源于何时?

清明节扫墓起源于何时?

全部回答

2016-10-15

46 0
    “清明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亦称为“植 枝节”、“踏青节”、“聪明节”等。彝、壮、布依、 满、侗等23个少数民族也有这个节曰。从二十四节气上讲,清明是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五个小节气,时间在公历四月五日前 后,夏历则是三月上旬。
  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据《礼记》记载:“王者祭天地,诸侯祭山 |丨丨,卿大夫祭王祀,士庶人祭其先。  ”所谓“祭 ;先”者,意思就是说,老百姓祭祀到了春秋时代,民间已有了“吉日良辰, 祁祀野祭”之风,但并未形成一种真正的仪式。
  到了唐开元二十年,扫墓已经成为一种 义式,并被“编入五礼”。据《旧唐书》记载: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 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编入五礼,永为定。    ”随后,唐末宋初,扫墓的习俗开始盛行起来,《宋史•唐格传》里有“径往钱塘扫墓”之句。
  清明这天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禁火 寒食、插柳踏青、兴农事、荡秋千、蹴鞠(踢 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活动。也正是因 为有禁火寒食、兴农事等活动,清明节才作 为一种独立的节日流传了下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