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我们应该怎么做?

做为80后父母,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打还是说教,求结

全部回答

2013-12-15

53 0
    你好,应该坚持以说教为主,首先你要尝试着和孩子做朋友,这是沟通的基础。 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的家长都习惯用父母心态和成人心态来教育孩子。例如,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又如,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以决策者和管理者自居;在孩子的学习中,父母又充当了孩子学习的发动者、督促者、激励者和评定者的角色。   然而,很少有家长以儿童心态自居,因为大多数的家长认为,整天与孩子在一起嬉皮笑脸的,会使自己丧失做家长的权威性,会引起孩子的不合作行为。
   其实,这是家长对儿童心态的一种误解。用儿童心态去教育孩子,并不是说整天对孩子嬉皮笑脸,而是指家长要怀着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   例如,家长可以暂时放弃成人和父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又如,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角色听孩子倾诉心事,分享孩子的快乐,让孩子把自己当作知心朋友。
   尊重孩子,最基本的一点,家长不能打骂、威胁、恐吓孩子,即使是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正在无理取闹。  因为这些粗暴的教育方式,除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之外,根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读懂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其实,家长如果能读懂孩子的行为,就不仅能够纠正孩子的坏行为,而且还能很轻易地与孩子交上朋友。 别让孩子对教育不耐烦。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一定不要超过限度,对此,家长要坚持“孩子犯一次错,家长只批评一次”的原则。
    如果孩子在短时间内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们要注意,不能重复地批评孩子,而应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适时向孩子“求救”。家长掌握了“示弱效应”,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到家庭教育中,便可以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把家长当成知心朋友,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不仅如此,利用“示弱效应”,家长还可以很轻易地改掉孩子学习上的坏习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这样,孩子就会得到一股无形的鼓励力量,从而会更加出色地表现自己。同时,家长也会发现,正是因为家长学会了向孩子“示弱”,孩子才会放弃对家长的戒备心理,从而愿意真心地接纳家长,与家长做朋友。   另外,注意以下几方面: 不要在孩子身上贴卷标 大人有时常在言行中,会骂小孩「笨死了」……等等负向的批评话语,这些负向评价的语言一次次的进入孩子的脑海中,久而久之,他会对自己产生负向的自我认知,而这样的自我认知一旦固化这些卷标就像挥不出去的魔咒,一生一世的牵引着这个我们心爱的孩子。
    有云:爱他就不要伤害他,我们怎能以此魔咒来牵引我们呕心泣血想要拉把长大的孩子呢? 不要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生长在无菌室里的小孩,一旦走出无菌室,难免疾病连连,我们 的宝贝也是一样,过度保护,使他无法在自然的社会状态下自我学习成长,有一天,他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伞,他才发现社会怎么是这样?怎么跟在父母身边时不一样?如此过度的保护,岂有益于我们心爱的宝贝? 不要无端怀疑 有时,我们在一件事还未查明之前,就时常一口咬定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干的好事,恐吓威胁要他承认,但是经常事后发现我们错了,然后再以十分爱怜的姿态,想要博得孩子的谅解。
    而这种无端怀疑的不幸,却几乎是每次发生事端时一再上演的戏码,被怀疑的孩子,他能去相信谁? 不要唠叨不休 有句话说:「你要孩子讨厌一件事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对他唠叨不休。
  」唠叨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任何人都不愿被人念个没完没了,最好的方法是改用其它方式来管教,丢弃唠叨的旧手段,唠叨只能把父母的情绪发泄给孩子,让孩子也感染这些情绪,而他无处发泄,只有发展成一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了。
     不要恐吓贿赂 如果你常说:「你作业再没写完,我就把你打死。」有一天他一定会发现,他作业没写完,父母不可能真的把他打死;或说:「你赶快把作业写完,我就给你十元。」有一天,你要他做事时,他可能就开始跟父母谈条件。
  恐吓只会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让他感受不到父母亲情之所在;贿赂则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功利,只要有利才愿做事。   不要让他背负罪恶感 不适当的责罚,或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罪恶感,孩子将背着沉重的罪恶感走在人生的道路,他怎可能创造美好人生呢?因此,要纠正孩子的错误时,把事实说出来就好,不要因此而批评到其人格,多说一些中性的语言,避免替孩子制造心里的负担。
   不要跟孩子斗气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爱他,为了孩子将来好而拉他拔他,有时,拉之不起,拔之不动,轻则呕气,进而斗气,亲子之间迷漫着一股低气压,相见不如不见,这真是何苦?孩子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与父母斗气的,稳输的父母亲,还是尽可能以谅解和同情来对待成长中的宝贝吧。
     不要揠苗助长 时下孩子在父母亲「输人不输阵」的观念下,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也不管孩子的成熟度,一切又要速成,让一个刚在成长的孩子背负太多成长的重担,快乐的成长过程变成喘不过气来的梦魇,揠苗又岂真能助长?不如让孩子自然的成长吧。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父母亲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替代孩子长大。   不要在孩子之间比较 我们对个别差异都能朗朗上口,可是我们又常常要哥哥考一百分,然后以哥哥做榜样,也要弟弟考一百分。
  而今而后,每件事都把哥哥和弟弟放在一起比一较,奖优惩劣,非比得兄弟反目不肯罢休,这不是在破坏孩子的感情么?一旦孩子感情起裂痕,伤心的又是谁呢? 不奢求,不强制,也永不放弃 对孩子,父母给予合理的期待,而不做太多的奢求,给予适当的导引而不做过分的强制,同时不管情况是如何的糟,对血脉相连的宝贝,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言放弃。
    教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是父母付出了多少的爱心、耐心,经过多少成长的试炼之后,才能造就一个经国济世的人才。以上所述,或许可以给为人父母者一些参考、一些省思、一些启发,如果您用的功夫深,您自然能体验出许多的妙法妙用,在陪孩子成长的路上,您自是一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回答有用,帮忙点回答下面的“好评”,谢谢^_^!)。

2013-12-15

57 0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以身作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孩子们出生之后任何行为任何事物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就连饮食习惯也和父母非常相像,那么如果不想让孩子有某些不良的坏习惯,家长们自己就要先剔除。
   其次教育孩子必须要有耐心,当宝宝们做错的时候应该耐心的去教导,心平气和的告诉宝宝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样去做,谁能百分之百不犯错呢?就连大人都做不到何况是一个孩子,孩子要是不犯错那就不是孩子了。
    有耐心的同时态度一定要端正,分清哪些是溺爱的表现,哪些是应该制止的行为。 第三点就是充分的理解孩子。换位思考是与孩子沟通最好的方法,学着去体谅孩子的好奇心,有些错误并不是宝宝们故意去犯的,只是好奇心在作祟。
  虽然身为家长,也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在孩子们的身上,谁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父母强迫自己的情景,也许你就会适当的收敛一些。   第四点教育孩子父母意见要统一。
  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爸爸正在严厉的批评孩子,这个时候妈妈抱起来责怪爸爸太厉害了,这样会让宝宝们觉得有了依靠,无论某一方的教育是对是错都应该过后指出,当着孩子的面一定不能有分歧。 第五点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这样才能让孩子更上进,利用故事、实践等方法去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故事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工具,孩子们可以在故事中学到很多生活习惯、礼貌礼仪、科学知识等等。
    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事物,让他们体会身边发生的每一个自然现象。 第六点竖立威信。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不要百分百给予满足,适当的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是对的,但过分的满足就是溺爱,要让孩子们知道长幼有别。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