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哈尔滨东莱派出所请进!哈
丰碑,在老百性心里
记哈尔滨东莱派出所廉政爱民30年
早在60年代,哈尔滨道外区东莱派出所就以“拒腐蚀,永不沾”,“警民鱼水情”在全省、哈尔滨市公安战线闻名。70年代,记者曾到这里采访,写了一篇《东莱派出所党支部带领全体干警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内参,引起中央领导同志重视,公安部调查后,于1975年9月命名东莱派出所为“公安战线永不褪色的一面红旗”。 从此袄莱派出所成为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30年来,虽经风风雨雨,风云变幻,几次大的政治运动,但这面红旗未倒,仍保持鲜红的颜色,先后获得省、市、公安部授予的奖旗奖状100多面,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三等功10多次,1980、1985年,两次...全部
丰碑,在老百性心里
记哈尔滨东莱派出所廉政爱民30年
早在60年代,哈尔滨道外区东莱派出所就以“拒腐蚀,永不沾”,“警民鱼水情”在全省、哈尔滨市公安战线闻名。70年代,记者曾到这里采访,写了一篇《东莱派出所党支部带领全体干警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内参,引起中央领导同志重视,公安部调查后,于1975年9月命名东莱派出所为“公安战线永不褪色的一面红旗”。
从此袄莱派出所成为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30年来,虽经风风雨雨,风云变幻,几次大的政治运动,但这面红旗未倒,仍保持鲜红的颜色,先后获得省、市、公安部授予的奖旗奖状100多面,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三等功10多次,1980、1985年,两次被公安部授予模范派出所和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省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被团中央、团省委授予先进团支部称号,1993年,公安部又授予他们“全国公安战线廉政爱民先进集体”,今年3月,公安部、人事部又授予他们最佳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号召全省公安政法战线向他们学习。
20年后我重访东莱,人员全换了,地点也变了,我望着会议室里眼花缭乱的奖旗奖状寻思:他们为什么能做到30年红旗不倒?东莱经验核心是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东莱经验与60年代、70年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几位普通居民和委干部的言谈,作了很好的回答,他们说:
──东莱的干警一个顶一个,个个过得硬,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为群众办的好事几天也说不完。
──现在社会上没钱没权办不成事,可在东莱,办了好事不收礼,该办的事就办,不该办的事找谁也不给办。东莱的干警为普通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而且做的那么自觉,30年如一日。
──东莱派出所的民警和别的地方就是不一样。
派出所和居民委的关系不乳交融。别的地方老百姓怕民警,这里的群众不怕,他们把民警当知心人。
──东莱有个好班子,所长教导员个个叫硬,好班子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
一位在东莱派出所管区生活了28年的居民唐桂玲说,在东莱,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们时刻想着群众,十分珍惜多年形成的“警民鱼水情”。
她说,东莱是个棚户区,春天多风,易发生火灾,干警们常常顶着大风在居民区巡视;夏季,他们经常到群众家修缮房屋,清掏积水;秋天,他们热心地帮助群众打烟囱、扒火抗、买煤、劈半子。管区内有36户“五保户”,更是他们照顾的重点。
他们不仅把份内的事干好,而且干了好多份外事。74岁的王淑珍的老伴去世20多年了,无儿无女,性格孤癖,与谁也不来往。1989年民警刘义接片后,两次去都被赶出来。后来小刘了解到,老人在“文革”中被错误处理过,心里总是有疙瘩。
刘义想方设法接近她,帮老人买煤、劈木柴,自己掏钱买油毡纸,帮老人修补漏雨的房顶,逢年过节,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送老人到医院看病,终于感动了老人,老人把刘义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就连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都交给了刘义保管。
老人居住的房子动迁,但提出说啥不能离开东莱。在动迁中,许多居民着先问离不离开东莱派出所。派出反能在老百姓心中占有这样重要的位置,是东莱派出所的几代民警用一片真心换来的!
太古街有个70多岁的于老太太,对公安部、人事部考查组的同志说,“我没有钱,又没有人,捡了个孩子,派出所给落了户口,我感谢党,感谢政府。
”大保定街70多岁的居民赵淑梅对记者说,俺老头80多岁了,原来是拣破烂的,是个特困户,过年了,别的人家欢欢乐乐备年货,可俺家犯了愁,这时,公安分局、东莱派出所的所长、民警给送来了肉、米面,老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干警走后,他哭着说,我这一辈子是不行了,派出所的好处来世再报答吧!老太太说着也掉泪了。
现在老头瘫痪在床,东莱派出所的民警经常自己掏钱买东西去看望,老两口把派出所当救命恩人。
七委居民彭晶4岁孩子突然得重病,送医院后,带的钱不够交押金,孩子住不上院,爱人又出差不在家,一下子钱又借不到,着急得直想哭,这时想起了派出所,赶忙找到管片民警张世春,小张听了二话没说,把自己准备上夜大的1500元钱交给了彭晶,彭晶接过钱,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居民郭桂云是肇源县农民,嫁到哈尔滨后一直没落下户口,两年前,她的爱人唐修斌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靠单位每月30元救济款维持生活。因没有户口,孩子上学还得交议价学费。唐修斌因病治不好,几次寻死被救了下来。
民警徐运国等经常到他家看望、安慰,多次到其单位找领导,商量解决的办法,给郭桂云安排临时工作。去年3月郭桂云够农转非条件时,徐运国主动上门替她写申请,只一周时间便帮助他办妥了准迁手续,送到郭桂云家中,感动得郭桂云哇地哭了。
第二天,她蹬着三轮车,拉着儿子和瘫痪的丈夫来到派出所,一进门就跪下给民警磕头。唐修斌含着眼泪说,“我相信党和政府,还得活下去,多少为国家出点力”。
依兰县有个叫隋凤林的农民,女儿和家里人吵嘴跑了,跑到哈尔滨,一连两个月没给家音信,孩子的母亲着急上火得了重病,亲戚朋友都找遍了,光路费就花了4000多元。
后来接到女儿从哈尔滨道外区一家旅店寄的信,隋凤林赶忙到哈尔滨去找,打听了几个旅店也没找到,他在汽车站附近到处打听,有人告诉他找东莱派出所。晚上9点多了,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推开派出所的门,值班的教导员于振国和副所长何晓波热情接待了他,问明情况后,帮他查找,年龄相仿的有七八个,何晓波带领民警和隋凤林一个旅店一人旅店地查找,一直查到深夜12点,才找到他女儿,父女相见,抱头痛哭。
在场的出租汽车司机也感动了,说,“东莱的民警真是名不虚传,这几十元车费钱不要了,算我做的奉献。”
他们为老百姓办的好事一件又一年,随便问,哪个居民都能说出几件来。
东莱派出所地处繁华闹市区,商业网点多,公共场所多,流动人口多,市场经济的大潮,对他们不能说没有影响。
他们年轻人多,工资收入低,都有妻室老小,但他们靠铁的纪律和高度的党性,靠甘为人民孺子牛的精神闯过来了,在金钱面前不动心,给群众办那么多好事从来不收礼。违法犯罪分子用金钱拉拢引诱,更是无济于事。
60年代,他们以“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确保了一方平安。现在他们不仅把这种好的做法继承下来,而且还有所发展。他们针对到机关办事难的现象,提出让群众办事一次成,就是凡在他们这儿一次能办成的事,绝不让群众跑两次。
即使办不成,也给解释清楚,送一张笑脸,两句好话。当然这样给他们增加了几倍工作量。但他们想的是“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群众一时为难。”譬如办户口证件,如果负责办证的临时有事办不了,把证往派出所一放,办好后管片的民警就给送来了。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东莱派出所的干警所做的一切都在群众心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