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学与伪科学有什么区别?
从“科学”这一名词诞生之日起,“非科学”和“伪科学”就像它的孪生兄弟一样呱呱坠地。而这“三兄弟”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太多多变迁——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生产技术——使人们在“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三者之间徘徊。 可能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这三者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因为很多从前颠扑不破的真理,到后来却成了大家所鄙夷的迷信(当然,也有很多原来认为的匪夷所思的想法,现在却变成了科学的真理,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把它们三者的异同剖析透彻,向世人宣告自己的结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真理和谬误就像科学和伪科学一样,都是不停发展而且相互转化的。
按照...全部
从“科学”这一名词诞生之日起,“非科学”和“伪科学”就像它的孪生兄弟一样呱呱坠地。而这“三兄弟”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太多多变迁——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生产技术——使人们在“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三者之间徘徊。
可能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这三者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因为很多从前颠扑不破的真理,到后来却成了大家所鄙夷的迷信(当然,也有很多原来认为的匪夷所思的想法,现在却变成了科学的真理,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把它们三者的异同剖析透彻,向世人宣告自己的结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真理和谬误就像科学和伪科学一样,都是不停发展而且相互转化的。
按照上面的推论,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异同,那么我这篇文章似乎不必要存在了。
但我觉得如果我这篇文章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在人们对科学本质认识的进程中贡献出一点绵薄之力,那么这篇文章就还是有意义的,这也是我写作的原因。
下面,我首先介绍科学的含义和特点,并辅以一些事例,让大家对于科学这个名词有个比较理性的认识,然后我将举出一些非科学的例子,并总结非科学的特点。
对于伪科学,我们如法炮制。在文章的最后,我将全面的论述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三者之间的异同。
首先介绍科学的定义。我们先来看一段话:“……如果说,科学是人类攀登文明高峰的见证,那么,科学家则是在神秘莫测的科学王国中披荆棘的探险者。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的入口处比喻成地狱的入口处,对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正是凭借着科学探险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在伟大真理海洋的沙滩上寻觅那晶莹的孵石,向人类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1]。
这句话写出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探索自然,探索真理。无论是牛顿的三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简单的库仑定律,都是人类探索自然的结果,而这些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理论——不管是试验观测到后来总结的,还是主观的推理——至今没有被推翻。
人们把这些崇高的人所发现的真理(至少目前是真理),尊称为“科学”,我认为这是科学最古朴的定义,当然,如大家所见,它并不完备。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原始的科学定义产生了怀疑。这怀疑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许多原来的“科学”,虽然能够经过短暂的时间洗礼和推敲,但是经不起更长久的考验。
比如牛顿定律原来被认为是科学的鼻祖,但是爱因斯坦却把整个物理学带入了新的黑暗,让牛顿的“科学”土崩瓦解,变成了非常“不完备,甚至初中生都能看出纰漏”的过时货(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牛顿力学还是有它的价值的,特别是对于处理宏观问题。
)。这种事情不仅仅在发生在物理领域,各个学科都有很多类似的事件,这就让人们不得不对科学重新定义了。
渐渐的,人们不在那么注意科学的结果了,因为根本不能从结果判断一个东西是否科学。今天认为对的东西,可能随着日子的流逝,发现了它的错误和漏洞,相反,今天认为错的东西,可能以后能被试验验证。
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核心呢?人们开始转向研究过程中独特的地方,或许用研究自然过程的特点定义科学,更为恰当。
“研究自然”这一过程的特点是什么呢?
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尊重逻辑推理”,这可以说是科学与迷信的根本区别。
纵观现在流传下来的科学,都是有严格逻辑推理的,即:(1)首先设定基本假设,作为不可证明的公理。(2)一切结论都需要通过比较严格的数学推导(因为数学是最强调逻辑的,科学往往用数学工具武装自己,让自己尽量的符合严格的逻辑),得出很多与基本假设相差很多的结论。
我们以广义相对论为例,它的基本假设有两条:(1)广义协变性原理,即送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满足协变关系。(2)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惯性力在局域是等效的。根据第一条,爱因斯坦求助于严格的数学——罗伦兹变换——对于很多物理过程在不同参考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尺缩时涨”的结论;利用第二个基本假设,推出了光运动的短程线方程,并把这些结论综合,推出了“光线弯曲”等非常有悖于常理的结论。
然而,这每一步都是严格符合逻辑的,如果看过广义相对论的书,就可以看出这里几乎没有一点纰漏,完全符合人们的思维(尽管有些问题比较不好理解)。
当然,光有严格的逻辑还是不够的,后面我们会提到,有很多伪科学也是逻辑上很好的,但为什么我们还不能把它叫做科学呢?这就是因为它不具备科学的第二个特点——尊重事实。
任何探索自然奥秘的行为都是以事实为准绳的,即使是最为理论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事实的检验而存在。虽然囿于技术条件,很多超前的理论不能通过现有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和判断,但是只有当这些理论的被正确的实验现象所检验时(这里的“实验”是广义的,并不一定要用仪器,可以是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等等客观实在),才能被推崇为“科学的结论”。
还是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的理论可谓是艰深的,但正是由于“引力红移”、“水星进动速度”、“光线偏折”三个重要现象,才让这一理论深入人心,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之一”。再例如量子力学,对于学物理和数学的人来说,量子力学的思维方式是怪诞的,并且与经典哈密顿方程类比出来的薛定谔方程,也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
然而,利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可以解释超导、原子光谱线分裂等很多从前认为是“怪异”的现象,这也正是实验对于量子力学的成功检验,因此这一理论在各个领域广泛流传,成为货真价实的“科学结论”。历史上无数的科学理论、科学发现,基本上都是得到了客观现象的支持。
也正因如此,以“眼见为实”为判据,很多理论被从科学的神坛上拉下来,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自然界中“看不到”。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事实”必须是可重复的,不能“只发生过一次”,否则你无法让别人相信你的理论。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科学能预测未观察到的现象。量子力学预言了约瑟夫森效应,量子光学预言了量子拍形成等等,都是很好的佐证。这点再次就不用赘述了。
以上三点就是现代对于科学的定义,并且这个定义比原来的更好,他不会因为结论的本身的正确与否来判断是否属于“科学的范畴”,它是一个以研究过程的特点为盘踞的定义方式。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定义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对于第二个“尊重事实”的特点。众所周知,其实“看不到”并不能说明理论是不科学的,正如前面所说,现在看不到,不代表永远看不到,这也是用这种方法定一科学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局限性的,不可能“一言以蔽之”,对于这种局限性,我们没有必要深究,因为局限性起的副作用和这种定义的好处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该相信,或许以后有更好的对于“科学”的定义方法,可以更好的消除副作用(但是副作用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这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定义,“科学”的孪生兄弟们开始出现了——那就是伪科学与非科学。
我们首先讨论非科学。按照逻辑学,如果一种过程,它的基本特点不符合“科学”两条特点中的任意一条,就是非科学的。
为了让大家先有一个感性认识,我来举两个例子。
让我们看一段话:“存在者存在包含三个含义:一是有存在者存在于宇宙中,包括被人类认识到的存在者与未被人类认识到的存在者;二是存在者在特定时间坐标与空间位置的在场,如张三正在办公室;三是某一存在者存在什么,也就是属于该存在者的存在者,如中国有一条河叫长江[不存在(无)则包含三个相反含义]。
就人类认识而言,判断存在者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过程与自我展现;同时,某一存在者存在必定具有过程且能够自我展现(存在者存在什么也是同样道理),由此可知存在者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过程与自我展现。因此,存在是我们对存在者过程与自我展现的一般性表述。
单就存在者过程与自我展现的统一而言,存在是无差别的存在,存在就是“有”,也仅仅是“有”;没有过程或自我展现就是不存在,就是“无”。过程与自我展现的承载者就是存在者,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存在者,不同存在者的差别在于过程与自我展现规定性的不同,如人、地球、太阳等。
存在者的规定性应从过程的规定性与自我展现的规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
这是一位很有名的“民间科学家”在他自己论述广义相对论的文章中的一段重要论述,他的理论自诩为“五维时空理论”,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而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统观他的著作,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他讨论的是物理问题,而且是从理论角度出发的,然而却没有一个根本性的假设和逻辑演绎,只是断章取义的说了很多哲学名词和哲学主意。(2)他的这段论述完全是哲学角度的,根本没有涉及到任何物理学思考方式。
(3)他的理论只是假说,没有任何实验验证。
从上面这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出非科学的一些特点:非科学一般没有自己的假设和逻辑推理,经常是借助多种不同学科的知识混淆,然后推出一些并不符合严格逻辑的结论来混淆视听。
特别是非科学一般都不尊重事实,也就是说非科学基本上是纯粹的主观思辨,没有(或者说搞非科学的人不想)求助于事实的检验。这种思辨和哲学上的思辨还不一样,哲学的思辨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总结而生的,而非科学的思辨仅仅是一种盗取哲学思考成果的勾当。
当然,非科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许并没有在引文中体现出来,那就是非科学一般不能预测现象。做非科学的人总是妄图用一些自认为新奇的理论去解释世界,然而结果也就只能停留在解释亦有现象上,不能预测任何新的东西。
比如《论存在与时间》这本书,通篇都在讲怎么样解释原来的现象,但对于此理论的预测性只字未提。科学应该是可以预测自然现象的,如果不具备这个功能,那么这一科学或许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科学,至少不是完整的科学。
上面说了非科学,那么什么是伪科学呢?顾名思义,“伪”就是假的,但是这个“假”还不是一般的“假”,是“很像真的”的那种“假”,也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包装理论或者实验结果,让它符合科学的三个特点,使人们相信。
比如曾经红透大江南北的“水变油”实验等等,都是伪科学典型的代表。伪科学的本质是非科学的,但是更不好的地方在于它还要伪装自己。
对于伪科学,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因为它的根本目的是欺骗,这和非科学不同。
搞非科学的人,我们也许可以用愚昧来形容他,但是我们可以本着“不知者不怪”的观点对他们宽容和教育,让他们走上科学的道路;但是对于搞伪科学的人,我们却要严惩不贷,因为他们的动机很明确,就是要利用一些手段,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对金钱的追求,或是对名利的渴望等等。
对于非科学的理论,我们很容易识破,但对于伪科学,正是由于它华丽的包装,我们相识破它就更困难,更有甚者会被非科学欺骗一辈子。
当然,对于科学我们也要全面考虑,即不能全盘相信,也不能把一切自己反对的东西都打成伪科学,比如现在有不少所谓的“打假卫士”,他们的种种行为虽然有一定的益处,但是也扼杀了不少天才的想法。
我们对抗伪科学,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而不应该是一己私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