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写,概括一下就行了。从现象,到原因,到社会危害性,抓住其中一点说明解决方法或探索方向。
如果说海明威把猎枪伸进嘴里,扣动了扳机是要与疾病作最后的搏斗,并以此来维护自己那种“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击败”的男子汉的“尊严”;三毛采取自缢的方式是为了远离红尘的喧嚣,选择去另外一个世界继续流浪;阮玲玉用30片安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为了表示清白,向残酷的世界作最后的抗争……谢津、陈宝莲、张国荣等等明星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是因为种种压力和无奈。
那么“自杀”成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在中国,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3倍,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5倍,以及大学生自杀、青少年自杀等等现象屡见不鲜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自杀现象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社会学家及艺术家都对自杀现象甚感兴趣。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自杀是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惟一严肃的问题是“自杀问题”。“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否定和对个体所在社会的否定”。
也有人认为,自杀的倾向是天生的,是由于不愉快的经验累积而成的,“自杀的人必须有好几件事情同时出了差错。 我不认为自杀纯粹是由于生物因素所造成,但它却是由潜在的生物危机所引发的。
”
演艺圈频频发生明星自杀、北京、武汉、深圳三地高校大学生自杀、农村层出不穷的农民自杀、越来越多青少年选择自杀无不说明我们心理健康的况状。
人为什么要选择自杀?也许是个永永远远也说不清的话题。
但越来越多的群体选择自杀,也许会带会我们更多的思考。
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
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 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
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 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
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
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 “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
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
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
(一)家长有自杀倾向
颇多自杀者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例如:自杀者的母亲因婚姻破裂,常闹着要自杀。
故此,这些年轻人的自杀,亦只是将家庭内的潜在自杀意念,具体表现出来而已。
(二)暴力倾向的父母
很多青少年自杀者是来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其父母教养子女模式较苛刻,常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儿女幼时常受虐待。
(三)家庭的危机
自杀者的家庭出现危机,这危机虽然不以自杀者为中心,却会影响全家。例如:兄弟姊妹中有人患病,令父母全神贯注病者身上,因而减少对自杀者的责任及关怀。
(四)抑制情绪
大部分企图自杀者因危机的出现而变得抑制,但亦有情绪显得甚为激动或敌对的时候。 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
(五)侵犯或冲突
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
例如:自杀者成绩平凡,但家长坚持要老师安排转读名校;自杀者虽然极喜欢就读原校,但转校的决定无法改变。
(六)外控个性
学者曾对一百个自杀及非自杀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性儿童除了对将来没有期望外,他们的外控个性亦是显著高於非自杀儿童。
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相信一切事物成败都是受外在力量(如:家人、师长、运气)所控制,所以他们便不会设法去克服面对的困难。
(七)低幻想力
运用罗夏(Rorschach)墨迹测验,学者发现住院的自杀及非自杀儿童在幻想力方面有显著不同。
曾自杀的儿童对将会发生的事情较少想像,他们的倾向是行动多於想像。 对一般儿童,幻想除了能产生一些激动的行为外,亦可让他们将预想情境在脑中加以学习;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则多缺乏此种适应机制。
(八)解决困难能力较弱
很多研究显示自杀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弱,甚至较其他精神病人更差。这现象在幼童、青少年及成人中均有发现。相对於正常组别,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不但未能思考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对他人的建议,却诸多挑剔及不满。
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处理问题时一成不变,缺弹性,较倾向孤立自己,或以药物及毒品麻醉逃避。
(九)冲动个性
绝大部分青少年自杀均属於一时鲁莽的行为。学者认为青少年企图自杀者的个性多属十分冲动,他们自制力甚低,其自杀多未经慎密考虑而决定。
这种个性可能受家庭内处理冲突的方法所影响。
(十)学业欠佳
自杀者很多因家庭及情绪等问题而无心学习,就业情况也甚差,而且有颇多滥用药物或毒品者。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学业成绩欠佳或失业与自杀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学童的学业成绩或就业情况,只是反映学童的个人性格、成长状况及家庭成员的亲密和互相支持程度。若家庭内关系欠佳及个人性格成长受阻,学童的学习或以后的就业也自然出现问题,最后亦可能因某一次较严重危机的出现而导致自杀。
(十一)过往自杀纪录
各国的研究指出曾经自杀未遂的人,再次自杀的机会相当高,香港亦有类似的发现,1981年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二十自杀者曾经有过自杀的纪录,其中更有百分之三十五是用同一方法自尽的。
我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
1。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
2。 让她/他倾诉自己的感受
3。认可他表露出自己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4。
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你是否觉得那样痛苦、绝望,以至于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5。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要自杀时,应认真对峙
6。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事,不要答应
7。
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
8。说服其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
9。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里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10。
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
自杀正在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点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资料显示,虽然63%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仅仅有7%的自杀者在死前曾求助过心理医生。
除了自杀成功者,中国每年还有约200万的自杀未遂者。即每1人自杀就会对周围的5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他们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来缓解、疏导内心的痛苦,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关注生命,干预自杀,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专家关注大学生自杀问题 建议建立预警机制
几天以来,北京大学的悼念与慨叹一直系在一个陨落的年轻生命上。这个能歌善舞,被称为“鸽子”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大二女生,在七月十五日中午从宿舍楼九层一跃而下。
自今年二月以来,北京、武汉、深圳三地高校已经至少失去了十四个年轻生命。 四月十六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武汉市高校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十二起,其中十人死亡。
深圳大学两次发生学生跳楼自杀惨剧。
此种问题早已引起专家的高度重视。
专家分析,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是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是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也会导致学生走上不归路。有关报道指出,武汉自杀的学生中,有几人都在遗书里明确写着“对生活失去信心”。
专家提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要采取积极性发掘而不是消极性暗示的态度,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地看问题。 人作为一个比较模糊的主体,很难用数字测量,又极易受误导和暗示,不能用几个案例或问卷就轻易下结论。
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大变迁时代,所有人都面临不断的心理挑战和社会压力,不能简单说大学生群体比别的群体问题更多。
专家强调,除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 目前北京市部分高校已经着手建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个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初步形成。
上海已启动高校“危机干预”工作。措施包括:在高校中推广心理辅导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有效阻止高校学生危及自身生命的行为发生等。就全国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
专家建议,全社会要提倡关注生命本身的意义,不要让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疏离感妨碍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倾听。
正视“自杀”问题,而不是把非正常死亡加以掩盖,让厌世者能够及时得到与社会的接近、倾听与帮助。
大学生自杀?谁的错?
"上大学不容易。上了大学怎么还会自杀(suicide)?"许多人认为大学生不可能自杀。
然而实际上时常发生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本科学生有自杀的,研究生也有自杀的;男大学生有自杀的,女大学生也有自杀的;家是农村的学生有自杀的,家是城市的也有自杀的;学文史的有自杀的,学理工的也有自杀的。
有的高校一年有几个学生自杀。一个大学生自杀,老师和同学为之痛心;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心灵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国家也受到重大损失。 因此,深入的研究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对于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大学生自杀,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学生自杀有各种原因。有的是由于婚恋受挫;有的是由于学习失败,有的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还有的是由于家庭不幸,等等。但最根本的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太低。为什么他们的心理素质那么低呢?
一、学校有责任。
我这里所说的学校不仅仅指的是大学,还包括中小学,甚至还包括幼儿园。
一个大学,有学生自杀,校、系领导应该认真反思∶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这并不是说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之后,保证不会出现学生自杀事件。
大量事实表明,不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学校和系,最易出现学生自杀事件,也最易出现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以后出现自杀事件。
中小学、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也应该回忆一下,是否重视了学生、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是否曾认为学习好便一切都好?是否曾认为"挺聪明"便一切都好?对自杀的大学生的追踪调查表明,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代甚至在小学、幼儿园时代,不少就表现出有人格缺陷,虽然学习成绩不错,智力不差。
不是吗?在自杀的大学生中,有的在中学时代就有自杀的企图或者有自杀行为;或者异常敏感多疑;有的在小学时代就曾经写过遗书;有的在幼儿园时代就曾经给老师讲过:"老师,让火车轧死我吧!"足见,大学生自杀并不是偶然现象,是不良的心理素质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幼儿园到大学,就象在一个现代化的大工厂加工某种产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给后序工作带来麻烦,使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造成废品。
二、家庭的责任更大。
从家庭系统论的观点看,家庭中的任何成员心理上出了问题,说明整个家庭系统出了问题。
从孩子出生以后,父母不良的人格特点、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不当,严重的制约着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孩子最易认同同性别的父母。神经质的父亲难以培养出心胸豁达的儿子,多愁善感的母亲会影响的女儿比林黛玉还林黛玉。
某校一自杀的女大学生,在其自杀前,她的母亲就曾多次自杀,最后喝农药身亡。一般说来,几乎每个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自杀的大学生的父母的调查表明,不少父母对孩子爱的太过分。
研究自杀的学者(suicidologest)斯内德曼(Shneidman)博士认为,好心的父母给孩子的爱太多、太过分了(agreatdeal,too much)。 不管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提出来就满足。
有的孩子想吃香蕉,妈妈到处去买。买回来后,马上给孩子吃。当看到妈妈咬了一口时,孩子竟然命令妈妈吐出来。孩子一点都不可怜妈妈。谁的错?还有的父母自觉不自觉的向孩子宣传一些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东西。
这里还没有讲家庭其他成员以及姥姥老爷等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大学生的自杀与以前所处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休戚相关。
三、社会也有责任。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都会在孩子的心理上打下烙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心理疾病是可耻的,因而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被另眼相待。 目前,在我国仍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封建迷信盛行。
谁家的孩子有了心理疾患,不是主动去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而是藏着躲着,或者不惜花重金请巫婆神汉。
四、大学生本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日本心理学家发现自杀和自杀者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软弱型和未熟型的性格和自我性强、欲求难以满足以及耐性差的人就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 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不少大学生经不起"挫折",也不积极改善本人的心理状况。
据调查,自杀的大学生在自杀前,很少有人去心理咨询。他们或者由于太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也不知道去心理咨询。事实证明,有自杀企图的大学生经过心理咨询之后,他们的无助感无望感(hopelessness-helplessness)逐渐消失。
斯内德曼认为,正是这种无助感无望感一直得不到缓解导致人自杀。
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
社会上对自杀这种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差别很大。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纠正,对自杀预防不利。
1。自杀无规律可寻
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 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份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打算告诉别人的。 其实研究表明,5O%的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必须高度重视。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很多人以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O%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
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
有自杀少图的人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 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自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3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
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
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全加重他们的自杀动机;实际上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述说对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
7.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O%以上青少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校问题。
自杀的传染性
在有关自杀的研究中,自杀的传染性是一个受重视的现象。 不少研究都介绍过因影视、广播等媒体详尽报道一些自杀事件,而使社会上自杀或企图自杀者增加的事实。
日本曾出现一位走红女演星跳楼自杀事件,此后的几个月中,连续不断出现采用类似方式而自杀的事件,其中女学生居多;筑波大学发生过一男性教师从理工大楼7层跳楼自杀,一年中在同一地方先后以同样的方式自杀3人。
研究表明,自杀的模仿性现象及潜意识引导确实存在。对1973年~1979年美国电视报道自杀事件的研究报告指出,电视报道自杀事件确能导致青少年自杀率上升,越多媒体报道,内容越详尽,则引致自杀率上升幅度也越大。
青少年女性自杀率上升约13%,男性上升5%。
学者们认为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以下特征:详细报道自杀方法;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好处等。
为减低自杀的传染现象,学者们强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应该持谨慎态度,应尽量指出自杀者实际有很多其他可以选择的途径,自杀不是唯一出路,以便尽量减少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认为自杀是一种正确处理困难的方法,自杀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
自杀是病
自杀的人越多,我们对自杀的原始动因和激励因素就越要摸清。 但对于自杀,我们确实还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没有搞清楚。也正因如此,自杀的神秘色彩就越来越浓厚。
从人性的弱点来说,人人都怕死,可偏偏自杀者却有非凡的勇气想着法儿地寻死;我们说,自杀的原因之一是贫穷,即活不下去了就死,可从统计资料上看,自杀率高的地方往往是文化、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我们说自杀是浪费生命,但生命价值高的人却偏要实施这种浪费。
如何来解释这些问题?
专家们首先将自杀看成是一种病态。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自杀是社会病态;著名的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自杀是道德病态;著名的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说自杀是精神疾患。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疾病。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虽然对自杀的研究,需要医学家(精神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政法学家等专家的多角度投入,但首先应该肯定:
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因此应作疾病处理。
这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是在肉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全良好。”从疾病的角度看,自杀有典型或不典型的前驱症状,如情绪低落、抑郁、思维迟钝、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人格解体、注意力缺乏、性欲缺乏、失眠等;自杀有病因,如生物、心理、社会的原因;自杀有症状,如创伤、窒息、中毒;当然自杀还有预后,如死亡、残疾或恢复。
由此,可以说,自杀是不是疾病,已经不是理论探讨的问题,而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自杀看成是一种疾病,我们就应该注意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
自杀者多数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抑郁症常见。
而自杀行为又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常见症状。临床发现,神经和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较普通人口高;社会地位高的专业人员自杀率较普通人口高。 国外调查,自杀与文化水平、生活水平、富裕程度相关。
英国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自杀率比普通人口高,但省立大学则否。研究表明,在个体心理方面,绝望是自杀危机形成的关键。精神质及神经质气质的个体,有自杀意念的易感性。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使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名牌大学里,患有精神卫生疾病的学生比普通大学的学生多。也使我们理解了德国19世纪著名伦理学家包尔生的话:“懒惰是自杀的最好预防物”,进而理解,为什么瑞士、德国、日本这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自杀率很高,而非洲大陆是自杀率十分低的地区。
从这个起点上认识自杀,我们也许会对自杀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进而使大众更从容地对待这一种疾病现象,找出预防和干预的有效办法。 我们确实应该注重自杀预防。事实上,自杀预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历来被企图自杀者看作是结束生命的风水宝地。在那里,投海自杀者的成功率很高,绝大多数无生还。而在中国南京和武汉的长江大桥,尽管那里的风景也独好,但自杀者跳水成功的只有一半左右,因为这里昼夜有武警官兵巡逻,他们对发现自杀征兆和抢救的技术与组织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
我们还应该更加注意对医生进行精神卫生疾病发现方面的技术和心态的培训。因为自杀病多有前驱症状以及自杀征兆,这种征兆往往与神经官能症和抑郁症的症状相混淆,尤其是轻度抑郁症在临床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易漏诊或误诊。
自杀病征兆也常被患者家属或同事、同伴忽略,如一些暗语或行动不被作进一步的理解。 所以,一切有关自杀病学方面的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中国将跨步迈过WTO的大门槛。
其实,无论我们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的联系状态都应该保持正常。如此,才能说明我们是健康的人。但我们又不排除有些人在精神卫生方面的免疫力较弱。
怎么办?一段语录可作为问题的简单回答: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