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烦恼 夫妻

乙型肝炎对妊娠的影响是什么?

乙型肝炎对妊娠的影响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2-21

0 0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造成肝脏功能损伤,出现肝脏肿大,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被排出体外,积存于体内造成人体中毒, 日久逐渐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是一个乙肝感染大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
  2亿,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极难被清除。乙肝患者在发病期不能妊娠,必须经治疗后,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妊娠。   妊娠合并乙肝对准妈妈威胁较大。妊娠后肝脏的负担明显加重,而且肝脏得到的营养物质明显降低,使受损的肝细胞不能修复,同时妊娠还会加速肝细胞的坏死,导致肝炎加重,引起重症肝炎甚至急性肝萎缩,危及准妈妈生命。
  乙肝准妈妈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出现黄疸、腹水和凝血功能下降,在分娩时还会发生因凝血障碍导致的产妇大出血。   需要指出的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与乙肝患者是不一样的。携带者仅为病毒携带,本人的肝脏并没有受到损害。
  携带者作为病毒的传播者,对其他人群存在潜在的传染性,女性携带者危害的是自己的后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范呢?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据调查资料显示,约5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而来的。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三种方式,一是产前经胎盘传播而来,二是分娩时经产道与母亲带毒血液、分泌 物接触而传染,三是产后母亲哺乳传染。后两者是传播的主要方式,胎儿的吞咽、母亲乳汁的分泌、脐带血的污染以及羊水感染都可以使宝宝感染乙肝病毒。
     根据乙肝的母婴传播方式,医生们从不同的渠道来设法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胎儿感染。 阻断母婴之间的乙肝病毒传播是降低我国乙肝患病人数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降低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
  目前采取的方法多是对人群普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提高人群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在孕前筛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检测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含量,针对携带者的带毒状况进行孕中期的多次免疫阻断治疗,并在婴儿一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经过这种阻断治疗后,一般阻断率可达85%~95%。
    出生后还需定期检测婴儿血清抗乙肝病毒抗体水平,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保持抵抗力。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烦恼
夫妻
青春期
恋爱
家庭关系
两性问题
交友技巧
校园生活
情感情绪
夫妻
夫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