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髋关
3。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髋关节结核的具体治疗措施(1)单纯滑膜结核的治疗:①非手术疗法:未曾用过抗结核治疗的病人,可先采用休息营养抗结核药等非手术疗法。在抗结核药方面应首选异烟肼和链霉素对链霉素有反应不能使用的,可用对氨水杨酸钠(对氨柳酸钠)代替。 对于能够合作的患儿或老年患者,可同时给予关节内注射。每次儿童给链霉素0。5g,异烟肼0。1g;成人每次给链霉素1。0g,异烟肼0。2g,每周1次。与此同时给维生素BC、鱼肝油等。某些滑膜结核发展很快,因此在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观察病情的发展。 经过l~3个月的上述治疗,如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有所加重,则应及时采用手术疗法,以...全部
3。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髋关节结核的具体治疗措施(1)单纯滑膜结核的治疗:①非手术疗法:未曾用过抗结核治疗的病人,可先采用休息营养抗结核药等非手术疗法。在抗结核药方面应首选异烟肼和链霉素对链霉素有反应不能使用的,可用对氨水杨酸钠(对氨柳酸钠)代替。
对于能够合作的患儿或老年患者,可同时给予关节内注射。每次儿童给链霉素0。5g,异烟肼0。1g;成人每次给链霉素1。0g,异烟肼0。2g,每周1次。与此同时给维生素BC、鱼肝油等。某些滑膜结核发展很快,因此在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观察病情的发展。
经过l~3个月的上述治疗,如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有所加重,则应及时采用手术疗法,以免由单纯滑膜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为了及时观察病情,一般不用石膏固定,但应使病人充分卧床休息。石膏裤固定对于那些不合作的患病儿童还是可取的。
住院病人为了减轻髋部疼痛和加强制动作用可行患肢皮牵引,牵引重量儿童0。5~1。0kg,成人2kg左右。②滑膜切除术:单纯滑膜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以抢救关节。因髋关节前方滑膜较多,故滑膜切除术应尽量采用髋前方入路,即史密斯-皮得森(Smith-Petersen)氏暴露的手术法。
麻醉可根据病人年龄选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因髋关节的位置较深在,手术出血较多,一般须输血200~600mL。较小儿童手术开始前就应作好静脉穿刺,以便术中输血输液。关于手术暴露方法取斯密斯-皮得森(Smith-Peterson)髋前侧手术切口,当十字切开关节囊和滑膜后,可见稀薄的脓汁或混浊的液体溢出,宜将前方关节囊的纤维层和滑膜组织尽量切除,再由髋臼和股骨头的间隙伸入弯剪刀,剪断圆韧带。
注意忌作破坏性的手术,应保持关节软骨面的完整性。然后将患髋稍屈曲,内收并尽量外旋,在不用暴力的操作下,使股骨头缓慢脱出。脱出有困难的应检查一下前方关节囊的切除范围是否充分,如不够应再切除一部分;或用弯骨膜剥离子伸入到关节之间,将股骨头向外撬动,协助脱位。
股骨头脱位后,应检查股骨头和髋臼软骨面是否完整,在软骨面下方有无隐藏的骨病灶当软骨面有局限性发红、变薄、软化、有压缩性时,其下方就可能有隐藏的骨病灶,当然,在单纯的滑膜结核软骨面和软骨下骨板应无病变。
将患肢进一步外旋内收,露出关节后部滑膜,并将其切除,为了保护股骨头、颈的血运,对于股骨颈周围的滑膜组织不必完全切除,仅加以搔爬即可。将病灶反复刮、擦、洗后,成人局部注入链霉素1。0g,异烟肼0。
2g;儿童半量。股骨头复位后,一般比较稳定,不易再脱位,因而成年患者可不用石膏固定。术后病人仰卧不许翻身。患肢置外展位,并稍内旋,患侧脚穿木板鞋,同时用皮牵引固定,重量2~3kg,固定时间3~4周。
对于不太合作的儿童患者,可行单侧石膏裤固定。两周后拆线,4周后弃石膏。去掉牵引或石膏固定后,先在床上练习患髋活动,术后6周可扶双拐下地活动。术后3个月拍X线片复查,如病情稳定,且股骨无缺血性致密,才能离拐行走,术后应继采用链霉素3~6个月,异烟肼6个月到1年。
(2)单纯骨结核的治疗:在单纯骨结核中,髋臼和股骨头病变最容易侵犯关节,因此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股骨颈基底病变侵入关节的机会较少,如病变范围较少,且无明显死骨,可先采用非手术疗法,不见好转的再施行手术。
清除骨病灶的适应证是:病灶范围较大,接近关节;出现死骨;病灶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和关节无明显的特异性改变。由于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最后一点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此外,有可能采用关节外途径到病灶将其清除而不破坏关节的完整性最为理想。
如股骨颈基底病变尚未侵入关节的,可由关节囊外凿骨开洞,将骨病灶清除。髋臼、股骨头和股骨颈中部病变一般须打开关节囊,才能清除骨病灶。到达股骨颈和股骨头的病灶,一般说来比较容易,而达组成髋关节诸骨中病灶的途径就比较困难,如位于髂骨体的髋臼病灶。
因此术前的定位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其重要意义。手术暴露一般均采用Smith-Petersen氏切口当然,清除已发现的病灶的技术是比较简单:刮除骨空腔凿去病灶外层骨壁等。如果是在显露出骨质以后看不到病灶任何外部征象时,手术便发生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伸入手指或克氏针进行探查,凡是感觉出有比较软而薄的骨壁即为可疑。骨软化部多半与病灶的近骨壁出口处相一致,常位于髋臼边缘的滑膜附着的上面。局部骨膜充血和肿胀都将有利于发现病灶的位置,还可以根据X线片的位置进行钻孔探查必要时手术台上拍X线片确定病灶的位置。
是否须脱出股骨头,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不脱位也能将骨病灶清除干净,就尽量不要脱出股骨头。骨病灶清除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若残余骨洞较大,无混合感染,植骨块也易脱落到关节腔内,可由同侧髂骨翼采取海绵骨碎块充填空洞,以促进骨空洞的闭合。
局部注入链霉素及异烟肼后,逐层缝合创口。以后的处理同单纯滑膜结核,骨质破坏较重的须待骨质愈合后,才能离拐行走。髋臼后缘结核常在臀部出现脓肿,此时可采取后方入路进行病灶清除,即Kocher氏切口。
当揭开臀大肌后往往就能看到寒性脓肿。将脓肿块切开,吸净脓汁,彻底搔爬脓肿壁上的肉芽组织,并用纱布垫压迫止血。在骨病灶和脓肿间有窦道,沿此窦道伸入小弯刮匙,往往就能探到骨病灶。将骨洞口适当扩大,彻底清除骨空洞内容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为了探查关节腔是否受累,可切开关节囊,检查滑膜及可以见到的软骨面,如关节内无病变,应将关节囊立即缝闭。同样,在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后,逐层缝合创口。术后处理同前。(3)早期全关节结核的治疗:单纯滑膜结核或单纯骨结核,如果未经治疗或者已经积极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仍不能及时消除病灶病变,绝大多数情况下,疾病将发展到全关节结核阶段。
为了抢救关节功能,对于病变尚属活动的早期全关节结核,如无手术禁忌,在适当准备后应及时手术清除病灶,以免病变继续发展为晚期全关节结核,而使关节功能全部丧失。无论病变来自滑膜结核或骨结核,凡无明显脓肿或脓肿位于关节前方的都应采用前方入路的手术方法。
打开关节后必须将股骨头脱位。切除肥厚水肿的滑膜,刮除或凿除骨病灶,切除被破坏的软骨面到正常组织为止。如脓肿在髋关节的后方,可采取后方入路的手术方法。露出后方关节囊后,将后方关节囊及滑膜全部切除,屈曲并内旋患肢,使股骨头脱出。
刮除或凿除骨病灶,切除被破坏的软骨到健康组织,并切除前方的滑膜组织。将脓肿及病灶反复冲洗后,注入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一般不植骨充填骨空洞。逐层缝合创口,术终。无论采用前方入路或后方入路,凡股骨头复位后很稳定,不再脱位的成年病人,术后可不用石膏裤固定,仅用外展位皮牵引及木板鞋固定即可,不能合作的儿童病人可上单腿石膏裤固定4~6周。
去固定后先在床上练习活动,术后6~8周可扶双拐下地活动。术后3个月拍X线片复查,如趋于治愈,且股骨头不致密无变形(为供血良好的表现),即可离拐自由行走。如股骨头致密或变扁,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表现,患者应继续架双拐行走,使患肢不负重,致股骨头血运恢复为止,一般需2~3年。
但髋关节病灶清除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比较少见。(4)晚期全关节结核:髋关节仍有活动性病变或有经久不愈的窦道者。这一类病人有的是未曾治愈过,由单纯结核、早期全关节结核一直发展到晚期全关节结核,病期一般在l~2年左右;有的是病变曾一度停止或治愈,以后又复发,病期较长,最长的可达10~20年之久。
这种情况下,均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时间长一些也无妨,因不存在抢救关节功能的问题但为了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疗程,估计非手术疗法不易奏效时,也应采取积极的手术疗法。正如Menard所说:结核病“不会消灭只会静止”。
所以,手术的任务就是要“去除已静止的结核病”。骨关节结核的治疗,由传统的保守疗法发展到手术治疗这一事实,也充分证实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手术治疗可根据脓肿和死骨的位置、畸形程度及骨质缺损情况分别采用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和外侧入路。
脓肿或死骨在髋关节前方的一般应采用前方入路;脓肿或死骨在髋关节后方的一般应采取后方入路;股骨头颈破坏严重的可采取外侧入路。三种入路以前方入路应用最多,外侧入路次之,后方入路应用最少。为了彻底清除病灶,避免遗漏死骨或其他病变组织,无论采用前方入路或后方入路,都应设法使股骨头脱位,充分暴露股骨头和髋臼,股骨头脱位是手术最重要的一步,有时还引起病人心脏机能衰竭,血压下降,同时也是外科医师较难操作的步骤。
因为病变存在时间较久,关节内已有纤维粘连,甚至已形成纤维强直或骨性强直,脱位往往很困难。再加上由于长期废用,骨质疏松,如果用暴力脱位,就有可能引起股骨粗隆间或股骨干的骨折。如果没有粘连和已广泛地切开关节囊,则无多大困难,将股部作通常的屈曲和外旋即可将股骨头脱位。
圆韧带的坚固性通常因病变而减弱时更是如此。有粘连甚至强直存在,脱位确实有困难的可用宽平凿将大、小粗隆凿掉以解脱臀中、小肌和髂腰肌挛缩的影喻。然后再用大圆凿伸入到股骨头髋臼之间,将其之间的联系凿断,再进行脱位就不会有很大困难了。
用大圆凿切断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骨性联系时,容易使切骨面偏向远侧,误将股骨头截断,而股骨头的一部分和死骨都遗留在臼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残余的股骨头挖出来才能达到病灶清除的目的。为了避免截断股骨头的错误发生,要在凿取以前充分摇摆患髋准确辨认关节间隙极为重要。
大圆凿分离关节面以后,不要从髋臼内取出,当助手将髋及膝关节屈曲,大腿向外转和小腿向内转时,术者此时运用放在关节间隙大圆凿作杠杆将股骨头从髋臼内撬出。助手切不可行旋转,以免发生骨折。当股骨头脱出后,必须仔细地清除此时所发现的股骨头、股骨颈和髋臼内的一切骨病灶。
用眼、手指和刮匙检查已清除过的范围是否已达到健康组织,如果清除满意的话,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抗结核药物或抗生素。最后使股骨头复位,逐层闭合创口。如果患者年龄在15岁以上,须要多走路、多站立或须从事体力劳动的,在病灶清除干净后,可行关节融合术。
髋关节融合在什么角度为宜,各家学者的意见不一致据天津医院骨科的经验,认为一般成年人应融合在20°~30°屈曲,O°~5°外展,患足外旋15°~20°位。女病人或坐位工作的人屈曲可多一些(30°),站立工作的人可屈曲少一些(20°),15~16岁的青年人屈曲要少一些(10°~20°),外展要多一些(5°~10°)。
因为青少年还在生长过程中,患髋屈曲角度还要增加,外展角度还要减少。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不利于融合的因素除骨接触面之间的转动外还有骨质疏松和骨缺损太多。大量的骨质被病变侵蚀破坏,彻底切除病变后,还要把残存的软骨面切除因而就使髋臼进一步扩大,股骨头进一步缩小,以致二者间很不相称。
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施行植骨术(必须没有混合感染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骨性融合的实现。髋关节植骨融合术的方法简介如下:当病灶清除完毕之后,彻底冲洗创口,将股骨头复位,并将患肢放在功能位由同侧髂骨翼采取8cm×4cm的长方形植骨块,将其制成长条形植骨块一条及碎植骨片若干(注意,长条形植骨块一定要够长,上及髋臼上缘,下达大粗隆)将碎骨片充填在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缺损处。
再在髋臼上缘凿出骨粗糙面,并将大粗隆从上方撬起此时,将长条形植骨片安放在髋臼上缘和大粗隆之间,并用两个螺丝钉固定下面2个螺丝钉要长一些将大粗隆和植骨片同时固定。局部仍然注入抗结核药物,缝合切断的肌腱,并将创口缝合。
术后以双髋石膏裤固定4~6个月为了使膝关节能及时练习伸屈活动,可在术后2~3月将患腿自膝上1寸处截断,使长腿石膏裤变为短腿石膏裤。术后4~6个月拆除石膏拍X线片复查,如已有骨性融合,即可离床下地行走。
对于15岁以下儿童一般不作关节融合术,其理由有三:①融合手术易伤及骨骺板,影响日后股骨生长。②儿童骨化不完全,软骨成分多,如将软骨全部切除,则髋臼扩大股骨头缩小,二者差距太大,融合不易成功。③即便融合成功,日后仍可发生屈曲、内收畸形。
因此,在病灶清除完毕后,可将股骨头安放于臼内,术后用石膏裤固定3~4个月。去石膏后如病变已愈合,即可下地练习走路,待病人成年以后,如患髋仍无骨性强直,且因疼痛影响走路的,可行关节融合术;如患髋已发生骨性强直,但有比较严重屈曲、内收畸形的可作截骨术矫正畸形。
股骨头、颈已破坏消失的病人,多伴有严重的屈曲、内收畸形。手术时最好采用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因患髋屈曲、内收严重,若采用前方入路,操作十分困难。而外侧入路则有手术简便,损伤小,出血少,可以直视髋臼等优点。
这种手术一般不需要植骨,且骨性融合一般在术后2~3个月可以产生。关节融合后即可下地行走。髋关节病变已痊愈但因疼痛、畸形或关节强直而来就医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①关节疼痛者:关节疼痛多数是因髋关节有纤维强直,关节负重力差,骨端摩擦所引起。
这种疼痛是慢性的、长期的,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病人体温不高,血沉不快。但另有一些病人是因局部病变复发,脓汁再行聚集,脓肿压力增大而疼痛后一种情况是在生长期无症状之后又感局部疼痛,患者多有体温增高,血沉增速,对于前一种情况可先采取对症治疗,如病人同意,且符合工作要求的话,也可行关节融合术。
对后一种情况也同样先采取非手术疗法,无效时可行病灶清除及关节融合术。②关节畸形的治疗:髋关节结核所造成的畸形多为屈曲内收畸形其中有关节已显强直和关节仍有一定屈伸功能两种情况。髋关节已显骨性强直的,可行粗隆下截骨术治疗,本手术的麻醉可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
术中可输血200~400mL。入路可选髋外侧切口。截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不用内固定的斜面插入截骨法,一种是使用钢板内固定的楔形截骨法。斜面插入截骨法:在股骨小粗隆的水平,用钻打眼标记后,用平凿截骨正位要求截骨平面自外上斜向内下,在侧位要求自后上斜向前下,使截骨后近侧骨端的内面和前面具有较长的骨斜面,以防止畸形纠正后远侧骨端因内收肌和屈髋的牵引而向内或向前滑脱。
股骨上端被截断后,扩大近侧骨端髓腔,将远侧尖形骨端插入近侧骨段髓腔内。然后将股骨干外展摆在预先设计的位置上,行石膏裤固定如果在外展股骨时发现内收肌过度紧张,可在内侧另作切口将其切断。术后两周石膏开窗拆线,术后3个月弃石膏拍X线片复查截骨处愈合后可下地练习走路。
粗隆下楔形截骨法:在小粗隆下用平凿截取一基底向外,尖向内,前窄后宽的骨片。其尖端的角度即为要纠正的内收角度(此角度一般是从X线片上测得)。截骨后将断端对正并用弯成适当角度的钢板固定之。以后的处理同斜面插入截骨法。
在上述两种截骨法中,以斜面插入法优点较多,具有操作简便、骨接触面广,容易愈合等优点,而且术后不用另行取钢板术。但楔形截骨法的矫正角度易掌握,而且有可靠的钢板内固定所以我们选择较多。股骨头、颈已破坏消失,髋关节仍有一定程度的屈伸活动且疼痛不明显的,也可按上述粗隆下楔形截骨法进行手术治疗。
因髋关节尚未强直,患肢移动所引起的杠杆作用大部分在髋关节吸收,如内固定比较牢固,术后可不用石膏固定,仅行皮牵引固定l~2个月即可。术后2~3个月拍X线片复查,截骨处已愈合了的,可以下地练习行走。
③关节强直的治疗:髋关节强直,工作和生活不便,希望作活动关节的,可以考虑行金属杯成形术,惠特曼(Whitman)氏成形术和贝氏截骨术。但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工作上不需要久立或走远路的。B。
青壮年病人。C。无严重混合感染的病人。E。局部无广泛疤痕的。F。髋周围肌肉力量较好。G。无严重屈曲内收畸形的。H。患肢无明显短缩的。(5)合并继发感染的全关节结核:合并继发感染的全关节结核多属于病程长、骨质破坏严重、外加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的病例。
具体处理原则依年龄大小而异:①年龄在15岁以下的病人:单纯行病灶清除术,不必施行关节固定术。术后病变可以完全愈合,多数病人可达到30°左右无痛性活动功能,少数者发生关节强直,极少造成恶变或不愈合。
②年龄在15岁以上的病人:病期一般较长,病灶清除术可与关节内固定术同时进行,但忌用植骨固定,以防扩散继发感染之危险,这种处理法仍可以达到100%病后愈合。绝大多数病人发生骨性强直,仅有少数病人可发生纤维性强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