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金融

P2P网贷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存在哪些短期难以规避的问题?

P2P网贷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存在哪些短期难以规避的问题

全部回答

2017-08-21

43 0
    一、现阶段,参与P2P行业的投资人的数量规模依然偏少,不足于建立覆盖更广泛人群的征信系统。按照网贷之家的统计,2014年,参与P2P借贷的投资人数虽然较2013年激增了364%,但总人数也仅为116万人。
  如果考虑到很多投资人基于分散风险等原因导致的大量一人多平台、多账号的情况,2014年全年实际参与P2P投资的人数顶多也就几十万人。  这个数量级的人数,完全跟传统金融领域、电商领域的用户数量没法比,暂时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概念。
  另外,这个信息共享系统对于新进入P2P的投资人显然不具有太多的研判和对比意义。 二、当前国内的P2P融资项目、交易量笔数还远未达到海量大数据的程度。目前多数P2P平台可供选择的投融资项目并不多,大量都是个位数,而一般的投资人一年内投资的项目数量也都是以个位数计算。
    加上P2P投资项目变现周期较长(国内目前平均平均借款期限为6个月),这也客观上导致投资人资金的周转率不高。这样数量级的项目标的和投资交易量笔数,难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高质量的参考信息。
   三、各P2P平台的业务信息、数据采集及统计标准不一,可谓是五花八门,导致P2P征信和交易等核心业务数据的可比性、参照性大打折扣。  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加上P2P行业的年轻,这方面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四、各P2P平台在日常操作的业务规范性和管理水平方面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大量劣质和低质P2P平台的“垃圾数据”、“异常数据”甚至“虚假数据”会大大影响这个P2P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结果的可靠性。
     五、通过P2P平台借款的企业绝大多数为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公司、个体户,其借款行为一般都是偶尔的一两次(而且一个企业如果大量、频繁的借款显然也是不正常行为),往往不具有长期性和频繁性。
  个人借款人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P2P平台的借款项目多为新企业、新个人需求,系统对借款端的所谓大数据分析、信用评级以及黑名单应用,实际作用并不大。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金融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金融
金融
国际货币体系
钱袋宝
互联网理财
金融业务
汽车贷款
短期贷款
奖励众筹
商业贷款
贷方余额
捷信
来分期
众筹
陆金所
网贷
金融体系
产品众筹
微信支付
国际信用
国际结算
汇票
国际金融
拉卡拉
消费信贷
国际投资
信贷资金
金融公司
发放贷款
权益众筹
贷款
房贷利率
WTO
住房贷款
贷方
集资
借贷宝
你我贷
定向增发
国际收支
无息贷款
信用贷款
车贷
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
信贷业务
消费众筹
银行贷款
融资
金融营销
金融信息
金融风暴
微营销
股权众筹
银行信贷
长期贷款
商贷
金融中心
微商代理
高利贷
贷款额度
金融工具
经营性众筹
小额贷款
金融机构
不良贷款
农村金融
刷卡支付
低息贷款
农业贷款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