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淡水鱼养殖的发展是怎样的?
我国鱼类养殖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鱼类养殖也随之发生进化,由最初的天然捕捞发展到池塘养殖,由捞取天然苗种发展到定向培育苗种,由单一的池塘养殖发展到湖泊、水库、稻田、网箱等多种养殖模式,由仅放养鲤鱼发展到四大家鱼一起养殖再发展到名特优新多品种混养,由粗放养殖发展到高产高效的精养,由青词料发展到精饲料再发展到配合伺料等。 在这一系列的进化过程中,贯穿这条主线的是渔业发展简史。
(1)我国渔业养殖品种的发展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公元前1142~前1135年)记载:“贞其雨,在圃渔”,这证明在距今3100~3300年前中国已开始养鱼与捕鱼。 根据中国第一本养鱼文献一范...全部
我国鱼类养殖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鱼类养殖也随之发生进化,由最初的天然捕捞发展到池塘养殖,由捞取天然苗种发展到定向培育苗种,由单一的池塘养殖发展到湖泊、水库、稻田、网箱等多种养殖模式,由仅放养鲤鱼发展到四大家鱼一起养殖再发展到名特优新多品种混养,由粗放养殖发展到高产高效的精养,由青词料发展到精饲料再发展到配合伺料等。
在这一系列的进化过程中,贯穿这条主线的是渔业发展简史。
(1)我国渔业养殖品种的发展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公元前1142~前1135年)记载:“贞其雨,在圃渔”,这证明在距今3100~3300年前中国已开始养鱼与捕鱼。
根据中国第一本养鱼文献一范蠡《养鱼经》所述:“……所以养鲤鱼者,鲤不相食,易又长贵也”,渔业史研究工作者认为我国最早养殖的品种是鲤鱼。到了唐末宋初时,我国已大规模出售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鱼苗并进行人工养殖。
与此同时,鲫鱼、鲻鱼、金鱼也开始进人人工养殖时期。
从清初(161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是我国近代渔业发展时期。这期间养殖技术没有太大的革新,基本上沿用千百年来的老方法,主要是增加了鲮鱼、鳊鱼等品种,并从国外引进了虹鳟、镜鲤等品种。
从新中国建立(1949年)到今天,是我国水产发展的高速阶段。在这个阶段新增加的品种多达100余种,为我国水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经过人工选育和引进的名、特、优、新水产品种,更是为我国的水产事业注人了新鲜的血液。
渔业工作者将这阶段增加的新品种划分为三种类型:①从天然水域驯化并移养成功的品种,如梭鱼、团头鲂、鳜鱼、鳗鲡、松江鲈、中华鍀、黄颡等;②人工选育成功并已推广养殖的品种,如兴国红鲤与散鳞镜鲤杂交而育成的丰鲤、兴国红鲤与方正银鲫杂交而育成的异育银鲫等品种;③由国外引进或从台湾省移养大陆的品种,如莫桑比克罗非鱼、白鲫、蟾胡子鲶、德国镜鲤、日本锦鲤、淡水白鲳、匙吻鲟、史氏锝等。
(2)苗种培育的发展
我国进行苗种培育的鱼的种类首先是鲤鱼,然后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根据历史文献考证,苗种培育技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范蠡的《养鱼经》注:“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子……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值五十,得钱一百二十万,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
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货,得钱五百一十五万枚。候至明年不可胜数也。”以上记载对当时鲤鱼的池塘繁殖、苗种与成鱼的养殖及销售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渔业苗种培育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949年到1952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在苗种生产方面,党和政府全面组织和资助了沿江渔民和重点养鱼地区张捕、运输鱼苗、集中培育夏花、分散伺养鱼种等工作。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组织开展青、草、鲢、鳙鱼的人工繁殖研究。
1958年到1962年是我国养殖鱼类苗种生产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突出表现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突破,使历史上依靠少数地区生产从江河中捞苗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全国各地都有可能按照就地繁殖鱼苗、就地培育鱼种、就地养殖成鱼的“三就地”方针进行养鱼生产。
1963~1967年在苗种生产上主要是改进和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推广应用了两广地区的大草、牛粪培育鱼苗和江浙一带的豆浆培育鱼苗,并加以吸收改良,结合成“肥水下塘、适当稀放、施肥投饵相结合”的综合养鱼苗法,彻底解决了各地的苗种供应问题。
1976年到1980年推广应用了湖汊、库湾、塘堰种植稗草饲养鱼种,网箱、网拦培育鱼种,草浆培育鱼种等技术。从1981年至今,是我国历史上渔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苗种生产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除了引进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鱼类外,还解决了它们的繁殖和苗种培育问题。
同时三倍体鱼类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全雄性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成功、三倍体异育银鲫的培育成功、湘云鲫(工程鲫)的选育等。
(3)池塘养殖技术的发展
我国古代池塘养鱼始于公元前1197年商王武乙迁都前,到周代渐渐普及。
古代主要是养殖鲤鱼,因此《养鱼经》对池塘养鲤鱼的介绍比较全面,从建池、人工繁殖鱼苗到养成后的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作了说明。对池塘的要求,《养鱼经》中规定鱼池面积为6亩,水深为“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下立水六尺”,即浅水位为二尺,深水位为八尺(约合如今2。
5米)。面积和水深是重要的池塘条件,水深更与鱼产量关系密切。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池塘条件与鱼产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池塘养殖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池塘养殖技术也不断发展提高,可简要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水产稳定而迅速地发展,池塘养殖占淡水养殖的主要部分。
1958年将全国各地养殖的先进经验总结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法”(也称“八字养鱼经”)。
二是20世纪60年代,池塘养殖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突出饲养管理的“五四”法,即投饵“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四看”(看天气、看季节、看水色变化、看鱼活动和摄食情况)、“四早”(早整塘、早放养、早开食、早驻塘口)、“四勤”(勤巡塘、勤检查、勤做清洁卫生工作、勤研究情况)、“四防”(防泛池、防病、防汛、防破坏)。
同时加强鱼池的改造建设,即实施“四改”工程: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低埂改高埂、死水池改活水池。
三是20世纪70年代,池塘推广使用增氧机是一项突出的技术进步,促进了池塘密放精养和鱼产量的提高。
同时在池塘中普遍实行大规格鱼种的套养。
四是20世纪80年代,池塘养鱼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配合饲料的研制和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池塘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试验,效果显著,大大推动了池塘养鱼的全面增产。
五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路货——四大家鱼产量极高,达到了“双千”(亩产1000千克鱼、增收1000元)目标,量的问题已经解决,生产优质高效的水产品提上渔业生产者的日程。
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引进、推广国外的特种水产品;驯化、提纯、复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土著名优新品种。
(4)大水面养殖技术的发展
大水面养殖包括湖泊养殖、水库养殖、河道养殖等。根据史料记载,直到西汉时才开始出现大水面养鱼的记录,《史记•货繁列传》上写:“水居千石鱼陂”,据颜师古注释:“大陂养鱼,一岁收千石鱼也”。
根据汉代与现在的计量单位换算,养鱼千石相当于现在的30988。8千克,即平均每公顷产300~375千克。从汉代一直到民国,大水面养殖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仍然处在“自然繁殖、自然捕获”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后,大水面养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养殖面积从小到大,技术从蓄养到粗放再到半精养,品种从普通品种到特种品种,模式由靠天收发展到人工定向投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水库养殖技术和效益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采用的技术从水库苗种的培育方式向网箱养鱼发展,水库放养规格向大规格(13厘米以上)苗种发展,并且水库网箱养殖和网拦库湾、库汊养殖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型水库的施肥养鱼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5)稻田养殖技术的发展
我国在利稻利鱼的稻田养殖技术方面也是世界上最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陕西省的汉中县、四川省的峨嵋县一带已开展稻田养鱼,田中伺养的品种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在稻田进出水口已开始安装有捉鱼的竹篓或提升式平板闸门,说明中国当时已具备稻田养鱼雏形。
到唐朝,在广东地区已开始实行科学的稻鱼轮作,利用草鱼锄草,从而使稻谷增产。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传统的稻田养鱼区迅速恢复和发展,稻田养鱼作业方法又有不少新的进展,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① 稻萍鱼共生体系:它的主要形式是“田里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以萍喂鱼,鱼粪肥田,坑、堤上种瓜、种豆”的农田多层次综合利用立体种养结构模式。
以后又发展“莲萍鱼”、“种萍鱼”两种立体农业结构。
② 垄稻沟鱼:适用于下温田、冷浸田、烂泥田、兜田等水稻田。这种方式是将原来的平面田块改成规格一致的高垄低沟,垄沟相间。在生产期间,垄上种稻,沟中养鱼。
③ 沟凼(坑)式养鱼:这是一种增强抗旱保收能力的稻田养鱼生产方式。它较好地解决了稻谷生产期间的稻田浅灌、勤灌、放水晒田、撒石灰、施化肥和下农药与养鱼之间的矛盾。
④ 流水沟式养鱼:它利用流水养鱼的原理,在稻田中挖1~2条宽沟,利用水的流向,进行田沟微流水养鱼。
⑤ 稻田十字养鱼法:涵盖了“水”、“种”、“饵”、“早”、“密”、“高”、“深”、“管”、“收”、“转”10个方面的内容。
⑥ 稻田养殖名优水产:这是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各大种植区和养殖区竞相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动植物有机结合,既能提供优质水产品,又能提高水稻的丰收。
目前在稻田养殖的名优水产品主要有:蟹类(包括蟹种培育)、虾类、螺类、优质鱼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