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猪在运输过程中和运输前后需注意什么?

猪在运输过程中和运输前后需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9-27

0 0
    最好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车辆装运种猪。在运载种猪前应使用髙效消毒剂对车辆和用具进行2次以上的严格消毒,最好能空置1天后装猪,在装猪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双链季铵盐络合碘)再彻底消毒1次,并开具消毒证。
  在运输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减少种猪应激和肢蹄损伤,避免在运输途中死亡和感染疫病。  要求供种场提前2小时对准备运输的种猪停止投喂饲料,赶猪上车时不能赶得太急,注意保护种猪的肢蹄,装猪结束后应固定好车门。
  长途运输的车辆,车厢最好能铺上垫料,冬天可铺上稻草、稻壳、锯末,夏天铺上细沙,以降低种猪肢蹄损伤的可能性;所装载猪只的数量不要过多,装得太密会引起挤压而导致种猪死亡;运载种猪的车厢隔成若干个栏圈,安排4~6头猪为一个栏圈,隔栏最好用光滑的钢管制成,避免刮伤种猪;达到性成熟的公猪应单独隔开,并喷洒带有较浓气味的消毒药 (如复合酚等)或者与母猪混装,以免公猪之间相互打架。
    长途运输的种猪,应对每头种猪按1毫升/10千克注射长效抗生素,以防止猪群途中感染细菌性疾病,对于临床表现特别兴奋的种猪,可注射适量氯丙嗪等镇静针剂。长途运输的运猪车应尽量走高速公路,避免堵车,每辆车应配备两名驾驶员交替开车,行驶过程应尽量避免急刹车;应注意选择没有停放其他运载相关动物车辆的地点就餐,绝不能与其他装运猪只的车辆一起停放;随车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如绳子、铁丝、钳子、抗生素、镇痛退热药以及镇静剂等。
    另外,新引进的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因为这样做极可能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株引发相同疾病。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按大小、公母分群词养,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先给种猪提供饮水,休息6~12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词喂量,5天后才能恢复正常词喂量。种猪到场后的前2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词料中添加抗生素(可用泰妙菌素50毫克/千克、金霉素150毫克/千克)和多种维生素,使种猪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检疫。特别是对布氏杆菌、伪狂犬病(PR)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没有细菌感染阳性和病毒野毒感染,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等抗体情况。
  种猪到场一周开始,应按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猪瘟等各类疫苗,7月龄的后备猪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免疫注射,如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疫苗等。  种猪在隔离期内,接种完各种疫苗后,进行1次全面驱虫,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
  在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猪体表消毒,再转人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