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极光为什么总在两极和两极附近发生?

极光为什么总在两极和两极附近发生

全部回答

2017-08-06

0 0
    极光是一种鲜艳夺目的光幕或光带,是大气的稀薄气体在太阳放射的阴极射线(电子流)影响下所发的光,因为它常常出现在两极和两极附近,故名极光。极光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
  极光下边界的高度,离地面不到100千米,极大发光处的高度约110千米左右,正常的最高边界为300千米左右,在极端情况下可达1000千米以上。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在它的周围有磁场,两极附近有磁南极和磁北极;当太阳放射的阴极射线进人地球磁场时,地磁场就迫使阴极射线偏向地磁的两极,所以极光总在两极和两极附近发生。
  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在地磁纬度45° ~60°之间的区域称为弱极光区,地磁纬度低于45°的区域称为微极光区。  根据近年来关于极光分布情况的研究,极光区的形状不是以地磁极为中心的圆环状,而是更像卵形。
  极光的光谱线范围约为3100 ~6700埃,其中最重要的谱线是5577埃的 氧原子绿线,称为极光绿线。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观测极光,有 着丰富的极光记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地球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