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特点]猪感染率比较高,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 的时间较长,血中的病毒含量较高,雌蚊吸血过程中进一步传 染该病,而且猪的饲养数量大,更新快,容易通过猪一蚊一猪 等的循环,扩大病毒的传播,所以猪是本病毒的主要增殖宿主 和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猪不分 品种和性别均易感,发病年龄多与性成熟期相吻合。本病在 猪群中的流行特征是感染率髙、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 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在热带地区,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在 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夏季至初秋 的7〜9月份流行,这与蚊的生态学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髙达40°c〜41c,...全部
[流行特点]猪感染率比较高,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 的时间较长,血中的病毒含量较高,雌蚊吸血过程中进一步传 染该病,而且猪的饲养数量大,更新快,容易通过猪一蚊一猪 等的循环,扩大病毒的传播,所以猪是本病毒的主要增殖宿主 和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猪不分 品种和性别均易感,发病年龄多与性成熟期相吻合。本病在 猪群中的流行特征是感染率髙、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 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在热带地区,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在 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夏季至初秋 的7〜9月份流行,这与蚊的生态学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髙达40°c〜41c,呈 稽留热,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
粪便干燥呈球 状,表面常附有灰白色黏液,尿呈深黄色。有的猪后肢轻度麻痹,步态不稳,也有后肢关节肿胀感疼而跛行。个别表现明显 神经症状,视力障碍,摆头,乱冲乱撞,后肢麻痹,最后倒地不 起而死亡。
妊娠母猪常突然发生流产。流产前除有轻度减食或发热 外,常不被人们所注意。流产多在妊娠后期发生,流产后症状 减轻,体温、食欲恢复正常。少数母猪流产后从阴道流出红褐 色乃至灰褐色黏液,胎衣不下。母猪流产后对继续繁殖无 影响。
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木乃伊胎,或濒于死亡。部分存活 仔猪虽然外表正常,但衰弱不能站立,不会吮乳;有的生后出 现神经症状,全身痉挛,倒地不起,1〜3天死亡。有些仔猪哺 乳期生长良莠不齐,同一窝仔猪有很大差别。
公猪除有上述一般症状外,突出表现是在发热后发生睾 丸炎。一侧或两侧睾丸明显肿大,较正常睾丸大半倍到一倍, 具有证病意义,但须与布鲁氏菌病相区别。患睾阴囊皱褶消 失,温热,有痛觉。白猪阴囊皮肤发红,两三天后睾丸肿胀消 退或恢复正常,或者变小、变硬,丧失制造精子功能。
如一侧 萎缩,尚能有配种能力。[病理变化]肉眼病变主要在脑、脊髓、睾丸和子宫。 脑的病变与马相似。肿胀的睾丸实质充血、出血和坏死灶。 流产胎儿常见脑水肿,腹水增多,皮下有血样浸润。胎儿大小 不等,有的呈木乃伊化。
牛、羊、鹿的脑组织学检査,均有非化 脓性脑炎变化。[防控技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应从畜群免疫接 种、消灭传播媒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免疫接种。患乙脑恢复后的动物可获得较长时间的 免疫力。为了提高畜群的免疫力,可接种乙脑疫苗。
马属动物和猪使用我国研制选育的仓鼠肾细胞培养的弱毒活疫苗,安全有效。预防注射应在当地流行开始前1个月内完成。应用乙脑疫苗,给马、猪进行预防注射,不但可预防流行,还可降低本动物的带毒率,既可控制本病的传染源,也为控制人群中乙脑的流行发挥作用。
二是消灭传播媒介。以灭蚊防蚊为主,尤其是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以成虫越冬,越冬后活动时间较其他蚊类晚,主要产卵和孳生地是水田或积聚浅水的地方,此时数量少,孳生范围小,较易控制和消灭。选用有效杀虫剂(如毒死蜱、双硫磷等)进行超低容量喷洒。
对猪舍、羊圈等饲养家畜的地方,应定期进行喷药灭蚊。对贵重种动物畜舍必要时应加防蚊设备。本病无特效疗法,应积极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可静注20%甘露醇、25%山梨醇、10%葡萄糖等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肌注30%安乃近,每天1次,每次20毫升。
同时加强护理,可收到一定的疗效。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