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甲骨文研究的成就有哪些?

甲骨文研究的成就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8-04-11

0 0
     甲骨文从发现至今不过才一个世纪的历史。胡厚宣先生将甲骨文的历史分作8个时期:埋藏时期、破坏时期、药材时期、古董时期、金石时期、文字时期、史料时期、考古时期。埋藏时期指三四千年以前,殷人把甲骨埋在地下后,没人再动它。
  破坏期指从战国至清末,约1700年,古代盗墓盛行,殷墟难能幸免,甲骨不断被挖出,只因无人认识甲骨文,便把带字的甲骨随手抛弃,故称为破坏时期。  药材时期实际上是破坏时期的延续,因为把“龙骨”(即甲骨)当药材造成的损失更大。
  龙骨属于中药,可治疗小儿、妇科及男子虚弱等症,龙骨粉可医创止血,化腐生肌,百姓称为“刀尖药”。龙骨有两种,一是古脊椎动物骨骼化石,二即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 安阳小屯村的农民不少人家以贩卖龙骨药材为生,至少在清代甚至明末就已开始了,有证据表明,小屯村S于1881年(光绪六年)前后才将甲骨作为龙骨出售。
    1899年前,小屯有个叫李成的剌头匠,常用龙骨粉作刀尖药。当时小屯人以为甲骨上的字是天然长上去的,不是刻上去的,并认为有字的不好卖,要刮掉字药店才收购。李成在剃头之余,就专门收购龙骨,再以每斤制钱6文的价格卖给药店。
  他一生卖了多少,已无法统计。除了李成,小屯村还有很多人也以此为谋生、发财致富的手段。  甲骨文被当做龙骨入药剂服,天长日久,不知道吃掉了多少甲骨,给学术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胡厚宣称这一时期为药材时期是很恰当的。 从甲骨文被发现至1928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大规模科学发掘安阳殷墟之前,是私人挖掘甲骨文的时期。小屯村农民通过古董商将甲骨文卖给王懿荣、刘鹗等入。
     刘鹗手中的甲骨大概全是此地出土的。1904年,小屯村堆主朱坤,在村北洹河南岸朱氏田中搭起席棚,率领佃农在此括掘甲骨,装满了几车,后被罗振玉及外国人买去。1909年小屯村的张学献在地里挖山药,发现了甲骨文字,村人于是共同挖掘,得“马蹄儿”和“骨条”一村人称牛胛骨骨端为“马蹄儿”,胛骨之边破裂成条者为“骨条”。
    后来这批甲骨为罗振玉购得。192G年华北五省闹旱灾,乡人迫于生计,在小屯村北河畔挖掘甲骨文,附近村子的人也来参与。1923年春天,小屯村张学献家菜园内有甲骨文出现,便自行挖掘,1926年春开始大规模发掘。
  1924年小屯村人筑墙时发现了甲骨文,被加拿大人明义士购去。  特别是1928年春天,北伐军在安阳作战,驻兵在洹水南岸,小屯村人无法耕作,田地没有收成。战争结束后,村人无以为生,与地主协商挖掘甲骨,分一半与地主,地主允诺后,在村前路旁及麦场前的树林中大肆发掘,后多卖给上海、开封商人。
  这一时期学者们使尽浑身解数收购甲骨,罗振玉所得最多,约3万片,刘鹗得5000片,王襄与盂定生得4500片,王懿荣得1500片,其余各家共得4000片。   与此同时,不少外国人也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出资收购。
  如美国长老会驻山东潍县宣教士方法敛与英国浸礼会驻青州宣教士库寿龄合作,从1903年起在潍县收购甲骨,后来分别卖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卡内基博物馆、英国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院等处;德国人威尔茨、卫礼贤在青岛收购甲骨;日本人林泰辅收购的也不少。
    加拿大人明X士利用任安阳长老会牧师之便,经常骑一匹白马出没于洹水两岸,收藏有5万片之多。抗日战争爆发后,明义士将甲骨之中的精品运回国内,还有8000多片埋藏在济南的齐鲁大学,现截山东省博物馆。
   1914年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一书出版,甲骨文进入了“文字时期”,因为在此之前,学者们不能识读甲骨文。  经过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等学者的努力,甲骨文逐渐被释读出来。
  特别是王留维先生,不仅在文字考释上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商周礼制、都邑、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上有独到见解,他把甲骨文由“文字时期”推到了“史料时期”。王国维将甲骨文中所出现的先公、先王和父、兄之兄与《史记•殷本纪》相印证,结果发现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大都见于卜辞。
    这一研究大大提髙了甲骨学的学术价值。 从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这将近10年的时间里,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发掘,这一时期称为“考古时期”。
  为什么要对殷墟进行大规模科学发掘,这是因为殷墟出土过大量甲骨,有些农民认为不会再有大批甲骨出土了,殷墟地下到底还有没有?前中表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筹建期间派考古学家董作宾前往调査。  董作宾先后调査了当地的文化人、古董商,又到小屯村实地査勘,得出了“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结论。
  如果不以科学方法发掘,任由无考古知识的私人乱挖,这些价值甚髙的文物将受到严重损失;于是自1928年10月起便由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了。还有一个原因是,甲骨文被发现后,外国学者纷纷染指,将收购来的甲骨运往国外,使不少爱国志士痛心不已。
    为防止国宝流失,保护民族文化珍品,也有必要在安阳殷墟进行科学发掘。从学术上说,为了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科学资料,以确定殷墟中出土器物的确切年代,并以此作士中国田野考古学的标尺,去测定其他陶片杂器的年代。
   前后15次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发现了大量甲骨文,而且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主持或参加发掘工作的学者如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尹达、石璋如、胡厚宣、夏鼐等人,后来都成为蜚声中外的考古学家。
  同时积累了大批珍贵的考古学资料。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进攻,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殷墟挖掘被迫中断,学者们不得不忍痛撤离安阳。在这之后,小屯一带又兴起了私人挖掘之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对殷墟极为重视,在百废待举的情况下,多次组织人力对殷墟进行科学发掘,已初步搞清了商代后期都城的布局,为甲骨文和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〇 为了研究甲骨文,一代又一代的学者薪火相传,涌现出了许多知名学者。
  王懿荣、刘铁云(鹗)、孙诒让、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董彦堂(作宾)、郭鼎堂(沫若)、胡厚宣、陈梦家、唐兰、于省吾、王襄等,均是知名人物,其中罗雪堂、王观~董彦堂和郭鼎堂更是奠定了甲骨文研究的基础,因此被称为I甲骨四堂”。
    从甲骨文发现至今,已出土甲骨15万片左右,出版甲骨学和殷商史的论著已达二三千种之多。甲骨文的发现,确定了商朝历史是信史,从而推动了夏商周三代史的研究,推动了近代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对古文献的整理和古文字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安阳也因甲骨文的发现而享誉世界,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