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冬至时节拜师祭孔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冬至时节拜师祭孔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全部回答

2017-06-10

0 0
    最早的教师节。尊师重教一向是我国的传统美俗,而冬至祭孔和拜师就是它的一种集中表现。根据《新河县志》载:“长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谓‘拜冬余’。”拜圣寿,“圣”指圣人孔子,就是给孔圣人拜寿。
  因为“冬至’’曾是“年”,过了冬至日就长一岁,谓之 “增寿”,所以需要拜贺,举行祭孔典礼。  《南宫县志》当中也有记载说:“冬至节,释菜先师,如八月二十七日礼。奠献毕,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
  ”“释菜先师”就是一种祭孔的形式,是指以芹藻之礼拜先师孔子。古时始入 学,行“释菜”礼。春秋二季祭孔则用“释奠”礼。“释菜”礼比“释奠”礼轻。为什么冬至 祭孔较“春秋二祭”礼轻呢因冬至祭孔是沿用的年礼,过年是开学学生要人学,祭圣人只是 例行公事,不是专门举行的典礼仪式。
    在过去,小学生会穿新衣、携酒脯,前去拜师,以此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冬至节,旧俗是由村里或者族里德高望重的人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长老 带领学生拜先生。
  民间至今仍有冬至节请老师吃饭的习俗,山西西北,招待老师的菜肴往往是 炖羊肉等肉食。在过去,冬至节又称豆腐节。  被称为豆腐节,也跟拜师的习俗有关。据山西《虞乡县志》记载:“冬至即冬节……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
  学生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呼为‘豆 腐节’。”除了拜师,祭拜至圣先师孔子也是冬至日里一项重要的活动。祭孔子拜圣时,有的悬挂孔子像,下边写一行字:“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  ”有的是设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圣 文宣王之位”。
  不过这“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称号是后世皇帝封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