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

全部回答

2017-08-18

0 0
    “无词歌”(liedohneworte)又译“无词歌”,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 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钢琴体裁。其形式简单朴素,像一首首歌曲,有 一条歌唱性的主旋律,其他声部做伴奏式的陪衬。
  它既能像艺术歌曲 一样抒发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又不受歌词文字的束缚,是一种富于诗 情画意的小品形式,精美又新颖。  门德尔松共创作了无词歌八卷48 首,代表作有《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等。
  门德尔松(FelixMendelssohn, 1809—1847)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 富裕的犹太银行家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家的宅第一直是 各种社会名流和艺术家聚集的地方。优越的经济条件使得门德尔松 不仅可以衣食无忧地从事音乐创作,还可以让他四处游历,饱览各 国独具特色的风光景色,这对丰富阅历、提高艺术修养都大有好处。
     1835年,门德尔松担任了莱比锡格万特豪斯(布业大厅)管弦乐队 的终身指挥,还组织了莱比锡的“历史音乐会”,这些都得以使他将 帕莱斯特里那、拉絮斯、巴赫、亨德尔、贝多芬、舒伯特等不少前代音 乐家的许多近乎湮灭的历史性作品搬上舞台,重放异彩。
  这不仅为 门德尔松本人赢得了整个德国乃至欧洲现实的和历史上的崇髙威 望,也为后来德国古典音乐的普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不 可没。  门德尔松不仅是一位指挥家,而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
  他 的主要创作领域除钢琴曲外,还包括交响曲和标题性的序曲。他一生 写过大量交响曲,除正式发表的5首外,还有未发表的12首。发表的 作品中,尤以第三首(a小调,“苏格兰”)、第四首(A大调,“意大利”) 和第五首(d小调,“宗教改革”,为纪念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而作,使用 了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的旋律)最为著名。
    在标题性的管弦乐“序曲”(overture)中,17岁时创作的《仲夏夜 之梦》(1826,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和21岁时创作的《芬格尔山 洞》(1830,又名《赫布里底群岛》)最为著名,其中《仲夏夜之梦》早于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音乐。
  作品巧妙地利用古典奏 鸣曲式的框架,把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编织其中,形象鲜明生动,情 趣益然。  作为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创作既保留了古典主 义音乐中的那种精致与典雅,又融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与个性。
   虽然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深刻的哲理,但也洋溢着对美好理想的 追求和真情实感的表达。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