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民节习俗
传统节日习俗
一、“四时八节”
“四时八节”,是益阳本地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它到底是何含义呢?
原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便是“四时”。“八节”呢?并非指二十四个个节气中的春分、秋分、立春、立夏、夏至、东至、立秋、立冬此八节,而是指流行于民间的八个重大的传统节日。 它们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日(重阳节)、过年(除夕日)。古时“重阳节”不被普遍重视。故未列入“八节”之内。但现时较为流行。特别是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年人节日之后,列入了重大节日一起,而冬至日逐渐淡化了。 因过年与春节连在一起,习惯上把它们放在一起,统称为“过大年”。
七仙湖区人民很重视“...全部
传统节日习俗
一、“四时八节”
“四时八节”,是益阳本地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它到底是何含义呢?
原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便是“四时”。“八节”呢?并非指二十四个个节气中的春分、秋分、立春、立夏、夏至、东至、立秋、立冬此八节,而是指流行于民间的八个重大的传统节日。
它们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日(重阳节)、过年(除夕日)。古时“重阳节”不被普遍重视。故未列入“八节”之内。但现时较为流行。特别是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年人节日之后,列入了重大节日一起,而冬至日逐渐淡化了。
因过年与春节连在一起,习惯上把它们放在一起,统称为“过大年”。
七仙湖区人民很重视“四时八节”。除了清明节和中元节是以专门祭祀先祖神灵之节日外,其它节日均是活人所过的快乐佳节。在这些节日里,亲戚朋友都有互相拜访、送礼请客之习惯。
至于各节日的具体时间、来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参考如下:
二、过年、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新年。原本仅指农历正月一日这一天。现在泛指从农历十二月(旧称“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至正月十五日闹完元宵节才告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广泛流传于汉、壮、蒙、满、侗、瑶、白、黎、纳西等近二十个民族之间;二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时与新时代节庆活动交相辉映;三是风俗古朴,礼仪频繁,形式多样化;四是节庆时间长,岁末年初前后共长达二十多天,天天都是春节节庆日,且气氛热烈,喜庆祥和,令人陶醉。
据史载,春节风俗源于远古时代的“腊祭”。“腊祭”原是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享之”的“岁终出祭”。在中国历史上,夏朝与西汉的岁首或新年与今同。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至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之后,始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期间,讲究礼仪风俗,内容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旧时代除送神,接神,敬香,祭祖,守岁,关(开)财门等礼仪外,还要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舞狮子,耍龙灯,打花鼓,逛花街等活动,都已演变成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广泛流传的民间风俗习惯。
北宋政治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古人对“过年”这一佳节是如何的重视了。
七仙湖人民传承着这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
格外重视和讲究过年和过春节。当地有句俗话流传:“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在过去的艰苦岁月里,工人、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之后,总希望在岁末年初好好修养一些时日,趁合家团聚之时,轻轻松松享受天伦之乐。
吃好喝好,养好精神,待新年开春之时,再发奋努力,夺取来年新丰收。如今每当春节临近时,在外地学习、工作或做生意的亲人,总是要千方百计按时赶回老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团聚,热热闹闹一起过年。在家的亲人也停止一切生产劳动,采购过年物质和食物。
为过年做好物资准备。
七仙湖区的人民过年和过春节,是指从过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延至元宵节(正月十五)才结束。共计20余天。这期间有许多礼仪习俗和活动内容,现摘要简述如下:
1、家家办年货
春节期间在外地学习、工作或做生意的亲人要回家团聚,亲戚朋友要上门“拜年”。
迎来送往,接待频繁,所以必须在过小年之前就开始置办年货。买回家人喜欢吃的鸡鸭鱼肉,购好接待客人用的烟酒茶食,置好香烛和烟花爆竹等。七仙湖区的农家都喜欢自家养猪喂兔,放养鸡鸭鹅鱼。每当隆冬腊月到来时,家家户户要“杀年猪”,“处鸡鸭”,自行熏制干鱼腊肉、干鸡腊兔等农家特色土菜,还要做年糕,碾糌粑,蒸糯米泡甜酒;炒好花生、瓜子、炸好巧果、地瓜片等。
加上自己家里留下的部分蜜桔。另在市场上买回一些时兴水果、糖果、糕点等。年货添置十分丰富,多彩多姿。目的是要让前来拜年做客的亲友都有他们自己喜欢的食物。
2、户户大清扫
七仙湖区人民讲究清洁卫生,特别是过年过节,更加讲究家家户户做到干干净净过新年。
平时由于忙于生产劳动,清扫活动较及少,因此在年前停止了一切生产劳动,专门安排几天时间,把房前房后,屋里屋外,楼上楼下搞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扫除。扫净屋内灰尘,擦亮门窗玻璃,房前屋后的枯草落叶,统统都不放过。
被套床单、窗帘蚊帐要来一次全面清洗。个人卫生也要十分讲究。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也要大搞卫生。“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是旧时代的一句俗话。男人剪头发剃胡子,女人也要整发美容,小孩也兴理个发,如今都不算什么稀罕事了。
这样,才能做到清清洁洁过新年。另外还要添置新衣服,鞋帽等,全家人打扮一新,新年新风貌。
3、祭祀灶神爷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节”,或称“祭灶节”,“新年”)这天,旧有“祭灶神”的习俗。
据说,灶神爷(又称“司命菩萨”)是天皇玉帝派到人间来监督和奖惩人们的善恶之神。家家都有,每年在过小年的晚上,上天堂向玉帝汇报人间的善恶情况。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乡民为其设祭送行,谓之“祭灶”。其实在汉以前祭灶是在夏天。
相传,在汉代阴子方在腊月晨见灶神,以黄羊祭之,因而大富,后遂改以腊月为“祭灶日”。是日,家家户户在灶前贴两匹灶君升天时骑的“纸马”,用果酒、糕饼、纸帛作祭。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住灶神的嘴巴,不让他在玉帝面前说话。
或用酒糟涂抹灶门上,以醉灶神,在玉帝面前不能说话,就是说话,玉帝听到的也只是一些胡言乱语,不足以信。七仙湖区民间祭灶除上述供品之外,另有一碟供品--两块白豆腐。据说是给灶神上天下地搭脚用的。如果灶神在玉帝那里讲民间的坏话,想害人的话,就会在上天下地时踩塌脚,跌断脚手遭报应。
故以此法,促使灶神老实守灶。祭礼完毕,将灶君旧像揭下烧毁,换上灶君新像,并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之类的对联。还有横幅“一家之主”。这一天,还要清洗家具,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大年过春节。宋朝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这样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祭。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耳圆。男儿酌献女儿避,敬酒烧钱灶君喜。”由此可见,古时祭祀灶君之礼仪是非常隆重的。
4、贴春联
春联,是我国最早出现且应用范围最广的对联形式之一。
多用来表达人们除旧迎新的喜悦和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两侧贴上一幅春联(现在凡有门窗处都贴对联),还有横披。这样就给本来热闹祥和的节日增添了更加浓郁的喜庆气氛。
春联是对联,门对的一种常见形式。
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古时候,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因而对自然现象或自然灾害无法正确理解。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时,就总认为是有鬼神在作祟。于是,在腊月里多数人家用两块桃木削成一两寸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挂于门侧。
这实际上就是将门神与春联合在一块了。因为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就是王母娘娘的得力助手,专门捉鬼喂虎的大英雄。他们专种桃树,结出来的果子就是仙桃,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因此人们认为桃树本身又可驱鬼辟邪。
故逢年过节时,人们纷纷削制桃木两片,画上神荼、郁垒与虎,挂在大门两边,以去灾压邪,保护家人平安。这种带有文字或符号的桃木片,古时称为“桃符”。也许这就是我国最初的春联吧。北宋王安石《元日》中就有“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春联》对此作了解释:“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屋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春联就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
春联萌发于五代时的后蜀。相传,最初后蜀宫门上题写“元、亨、利、贞”四字。富于文采的蜀太子在本宫上题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后来,蜀君主孟昶觉得字句欠佳,便亲自改题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据考证,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因其内容是题写新年的,因此也就视为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宋代,过年时贴春联已成为民间的习惯了。不仅春节前要贴,平时逢喜庆之事也要撰写张贴。但正式命名为春联者,却始于明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文笔得心应手之外,更是乐于联句作对。并号召金陵(今南京)全城之内,不论宫廷民宅,都得张贴春联。据清朝陈云瞻(尚古)《簪云楼杂话·春联》中记:“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
在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贴春联的习俗日益盛行。下文就是一个与春联有关、流传甚久的故事,有口皆碑,引人入胜。
据传,有一年除夕,朱皇帝(元璋)微服私访,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问其故。原来那家男主人是以阉猪为生的。
主人认为行业卑下,不便请人题写春联。朱皇帝听后,哈哈一笑,便亲自动手,为其书就一联,曰:“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尔后,朱元璋返回时还不见春联贴出,又问其故。因主人得知是皇帝手书,便将对联贴在堂屋里去了。
朱皇帝很高兴,便赐给银两五十…… 真是颇具传奇色彩。但朱元璋写对联赐予大臣们却是常事。如赐联予开国元勋徐达“破虏平蛮,功冠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最为有名。
到了清朝,春联更是普及。
相传乾隆游江南之时,途经京城南部的一个小镇--河北通州,即兴写下了一幅以通州为题的上联,叫随臣们对答下联。上联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随臣们所对之联,乾隆概不满意。之后,还是一名小侍从对上来了。
小侍从闲时逛街,发现通州虽小,但当铺林立。望着出入当铺的人也不少,便灵感一动,有了!于是对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帝见了十分满意,当即给他晋官三级,一时传为佳话。由此可见清朝时对联的风行盛况了。
由于春联长短不限,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应就行了。当然古代还很讲究严格的平仄与韵律,但在民间就没那么严格了。由于在对联中,容易见景生情,说眼前事,道心中意,借题发挥,明事入理,故至今盛行不衰,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与对对联的活动。
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划分,就有不同的种类。但目前通常从应用范围(角度、场合)来划分,有八大类。即春联、门联、堂联、喜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和名胜联。
5、挂年画
春节来临之际,湖乡人民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之外,还有挂年画的传统习俗。
其中有一首描述年画的诗特别有趣:“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此诗借咏年画,描绘了春节将到之时,民间普遍挂年画的新气象。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传先秦时代,古代人民就将神荼像贴于左边门上,郁垒像贴于右门边上。用此来作为门神,看家护户。
到了唐代,据传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夜里听见鬼魅号叫,便叫武将秦叔宝、蔚迟恭立于门外把守。
后来为了免除他俩守夜之劳苦,令人画具二人披甲铠执鞭锏之像,贴于大门左右。后人沿袭,馗成门神。有的地方以钟馗为门神。明清时开始充当门神者则更多了。
宋代不仅出现了“冀以御凶”的武将门神年画,还有其它类似的年画。
除了手工绘制的外,大量年画则是用木版雕刻印刷的了。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版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倾国之芳容》,里面画着王昭君、班姬、绿珠、貂禅“四美图”。后来陆续出现了民间三大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的淮县年画, 最少的都有300余年的历史了。
并先后传入日本和英、德等西方国家及东南亚广大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始于南宋时期的福建年画,畅销南洋地区,倍受青睐。
传统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童、风景、花鸟、蟠桃、鲤鱼、寿仙、财神、观音、玉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神、人、事、物入题为画。
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与月历逐渐合二为一,多是制成“月历牌”。年画与挂历年画更受人民群众欢迎,至今挂年画的习俗仍风靡全国,并大有走出国门之势。
如今农村所贴年画有五谷、春牛、财神、观音等主要传统年画。
城镇上主要以精美的伟人图画代替了古老的年画。但“财神”是不能少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之类的自然风景画更是抢手的好货。正如唐朝诗人王维以《画》为题材的诗最令人称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6、吃团年饭:
等待外地的亲人赶回家中之后,家家户户在大年那天中午要张罗一桌特别丰盛的宴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十多盆美味佳肴,摆满大圆桌。白酒、啤酒、饮料款款齐备。
全家围席而座,大吃大喝,谓之“吃团年饭”。席间,父子、夫妻、爷孙、兄弟、姐妹互相敬酒敬菜,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祥和至极,幸福无比。只有桌上那大盘里盛的大鲤鱼是只看不动筷子的“看碟”,要待正月初一那天到了才可以吃的。
这意味着全家喜庆,年年有鱼(余)。要是动了筷子,戳烂了或吃掉了,旧年就没有鱼(余)了,新年也没有鱼(余)了。老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会弄得全家不高兴。因此,吃年饭之前,长辈们要告诉小孩们,做到人人自觉维护“年年有鱼”的局面,以长保家庭富裕幸福、和睦吉祥。
7、守岁、关财门:
大年之日,团年饭一般都吃得慢也吃得多,时间拉得很长。有的人家吃上2~3小时不散席。因此,平常有人责怪别人吃饭慢吞吞时,就比喻说他是“吃年饭”--慢条斯里的,一点也不性急的。
吃过年饭,天色渐晚,这时家家户户便在堂屋里或烤火房内堆起丁块柴烧起大火,把屋内外所有的灯都点亮。七仙湖区农家流行俗语道:“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大年三十(或二十九)没有大火是不成气氛的。即便是大晴天,甚至可穿单衣服的天气里,也得烧火烤火。
即使烤得汗流浃背也毫无怨言。因为这是吉利祥和、喜悦热烈之火,不可或缺。此时,全家围绕着火炉烤火守岁。边磕瓜子、花生,吃水果,边畅谈着全家老幼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产收获、家庭琐事、与邻里或街坊的关系等事。
并谋划来年的生产、工作、学习等计划与奋斗目标。边看电视(录像)或唱卡拉OK,边谈笑风生。守岁到半夜三更甚至黎明鸡叫时,才上床睡觉。当零点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燃放长长的鞭炮--“千子鞭”,以示庆贺辞去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随后将门户关好,谓之“关财门”--及时关住已获得的财喜,不让它往门外头流走了。待到正月初一清晨时,再燃放鞭炮,大开门户,接纳新年的喜气和财富,称为“开财门”。
8、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
新年伊始,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各自带上极具地方特色的礼物(品)登门拜访,互致新年祝贺,加深情感联络。拜年习俗和风格各地不尽相同,但一般于初一上午不走亲友。中午后可以就近走访爷爷奶奶、叔伯婶娘。
基层单位领导或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可利用这天时间组织团拜活动,慰问辖区内的烈军属,或走访职工家庭、离退休干部、甚至外驻单位等。七仙湖区城乡的平民百姓拜年有比较约定的习俗。给亲戚拜年,要根据辈分高低,关系亲疏确定拜年的先后日期。
他们认为客人上门拜年来得越早就越受人尊敬。因此,自古以来就一直承传着这么一句俗话,曰:“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意思是说,初一这天,一般不走访远门亲戚,只给已分家(居)的父母,祖父母,叔伯等长辈们拜年;初二这天,要出门拜访岳父母大人及岳家亲人;待初三、初四及以后的几天里,就可以去拜访外祖父母,舅父母及其它远门亲戚或朋友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拜年拜到初七八,洗光坛子浪光塔。”实际上,这是其它长辈尤其是舅父母大人对自己的外甥外女们所说的责怪话。意思是说:舅父母一年到头都难盼到忙忙碌碌的外甥外女们前来看望公外婆,只有正月间才得有时间相见,但却来得迟,怀疑外甥们心里没把外祖父母、舅父母放在一定的位置,心理有意见。
但又不好直言相伤,没办法,只好“打屋柱,进石敦”,绕着弯子批评外甥外女,借故称到了初七、初八,坛子装的好点心,罐子盛的佳肴都吃光了——抱怨外甥外女来得不是时候,以此话来吓唬、批评外甥们。因为,在七仙湖区还流传着这么一句家训:“耶亲叔大,娘亲舅大”(意思是说:爹再亲,叔伯是父亲的兄弟,同样要受到尊敬;娘再亲,舅父母是母亲的姊妹,同样也要尊敬,不得有丝毫怠慢,否则认为严重失礼)。
因此,做晚辈的,春节期间忙得不亦乐乎,走完岳父母家之后,又要匆匆忙忙赶去给外祖父母、舅父母家拜年,免得他们不高兴。说不定,还能得到外祖父母、舅父母送的大红包--“压岁钱”哩!
9、耍龙舞狮打花鼓:
七仙湖区人民活泼开朗,喜欢健康有益的活动。
每当腊月到来之时,各村各镇的人民群众自行组织起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年一度的春节欢庆活动前的热身活动。有舞狮的,耍龙的,打地花鼓的,各个踊跃积极,主动报名参与。到了正月初三初四,开始走家串门,挨家挨户玩耍。
元宵夜,各龙灯花鼓队汇聚到城镇广场,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集体表演赛。内容丰富,多姿多彩,高潮迭起,热闹非凡。
10、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称“上元”(古称“上元节”),又叫“灯节”。
它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源于西汉。东汉开始,元宵夜里出现燃灯观赏的习惯。隋唐时期已规定为正式的观灯习俗,伴以杂耍技艺。宋代之后元宵节更加热闹,观灯由一夜扩延到三夜,增添了猜灯谜的活动,此后历代不衰。
明朝又增添了戏曲表演,把春节的欢乐气氛再一次推向了高潮。元宵节期间,人们制作各种精美的花灯,如龙灯、凤灯、鱼灯、走马灯、神话传说灯、历史故事灯等,悬挂街头院落。另有猜谜灯、踩高跷、赏冰灯、舞龙灯、扭秧歌、跑旱船、耍狮子、打花鼓等各种娱乐活动。
七仙湖区人民在元宵佳节里,节庆活动丰富,且多姿多彩,主要有以下内容,简介如下:
① 吃元宵:元宵节这天,做元宵、卖元宵、送元宵和吃元宵在七仙湖区盛行,已有千余年历史了。宋代《岁时广记》中称“元宵”为“元子”,唐代又叫做“汤圆”。
送汤圆给亲戚朋友,意味着给别人送去美满和幸福。吃汤圆,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甜美、幸福圆满之意。如今依然盛行如旧。每当进入春节,街头巷尾、购物超市等到处有元宵出售,家家都喜欢购买,人人都喜欢吃。
② 放灯与观灯:按照传统习俗,“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都是少不了的。元宵之夜,家家户户挂彩灯、放焰火,以赏灯为乐。有的单位或街区、村社还制作灯谜。人们边观灯花边猜谜,增添许多快乐兴致,学到许多知识。
还有放河灯(水灯)之习俗。因七仙湖区属洞庭湖区边缘地带,当地人民为祈求生产生活平安,把水灯漂于湖面、河水之上,祈祷湘水之神(洞庭水神),保佑无水患旱灾之忧。
③ 龙灯花鼓:龙灯花鼓这种地方娱乐文艺形式,盛行于七仙湖区城乡,历史悠久。
到了明代基本定格。龙灯花鼓是对布龙、牌灯、地花鼓、鼓乐队这四部分的总称。它们既可独立表演,也可以有机组合演出。在村头、街尾、平地、舞台均可演出,更能走村串户,形式灵活,流动自如。游行式演出的程序是: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位扎红头巾的小伙子,手舞火流星开路。
火流星,是在一个球型铁丝笼里放进一块燃着的木炭,再用铁丝与绳索连接而成的。耍流星的人手执绳索,在空中甩动,或左或右,忽上忽下,炭火迎风越烧越旺。木炭的火星在空中飞舞,火星飞扬,酷似夜空中群星在飞动,耍流星的目的是镇妖辟邪,既为龙灯花鼓开道,又起到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
流星之后,是由四个人手举的两排长方形牌灯,每个排灯上写者四个醒目的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用来表达人民群众的美好心愿,祈祷新年丰收降临。牌灯之后,是一条由11名青壮年男子舞动的黄背红边大布龙。
龙头高昂,摇头摆尾,威武雄壮。布龙的后边,分别是一面由两人抬打的捅鼓和大铜锣,鼓声咚咚,铜锣铛铛,震撼山岳,响彻云霄。紧跟着的是两丑两旦的双套地花鼓表演队,带唢呐的打击乐队,边吹边打边行进,为龙灯花鼓奏乐助兴。
队伍每到一家,房东放炮相迎。这时,四盏牌灯排列大门两边,黄龙飞腾着进入堂屋迅速转绕一圈,然后跃出堂屋,在地坪中央表演龙舞,或表演“黄龙过江”,或上演“金龙出洞”。舞到精彩处,观众喝彩叫好,房东又燃放鞭炮,送红包,以示夸奖与慰劳。
耍龙过后,地花鼓又在欢乐的唢呐、锣鼓声中闪亮登场。观众少时,在堂屋里表演,人多时在地坪中表演。一丑一旦或两丑两旦,边舞边唱,丑角头戴毡帽,手摇折扇,行矮子步,动作活泼放荡,滑稽可笑。妹子(旦角)身穿艳丽舞装,肩披彩珠,头戴花冠和垂珠,双手舞动彩带,扭动着水蛇腰,柔情脉脉,含蓄迷人。
丑旦动作和谐,富于朝气与节奏,边唱边变化着动作和位置。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一唱一和,一问一答,滑稽潦人的动作,诙谐逗人的唱词,引得观众捧腹大笑,掌声不断,喝彩不止。这时,观众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偌大的地坪被挤得水泄不通。
每到精彩处或高潮迭起时,房东又加放鞭炮,再抛红包,以资鼓励。如果房东喜欢地花鼓,或因家有喜事(指收了儿媳妇或抱了孙子或添了阳寿或考了状元),就会邀请地花鼓多演几场,多抛红包多放鞭炮。这时锣鼓打得更响,唢呐吹得更亮。
地花鼓表演得更来劲,人头颤动,欢呼雀跃,汇集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表演结束,房东还要再次燃放鞭炮,一来以示感谢,二来给龙灯花鼓队送行。
七仙湖区人民对耍龙灯、打花鼓之类的文娱活动情有独钟。特别是地花鼓,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风格。
因为它扎根于湖乡热土,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正是传统文化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源泉。湖区人民所表演的地花鼓,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艺奇葩,人民群众百看不厌,常看常新。
因此,盛行百世,永不衰败。
益阳是“花鼓戏的故乡”。人们之所以把花鼓戏称为“地花鼓”,主要是因为它的演员不多,道具简单,设备简陋,迁徙方便,不受场地大小的影响。屋内屋外,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自如,是典型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由一丑一旦表演的叫单花鼓,由一丑两旦表演的叫姐妹花鼓,由两丑两旦表演的叫双花鼓。常常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望郎调”、“采茶调”、“洗菜心”、“拜新年”、“北古调”、“西湖调”、“木马调”等等。根据唱腔及表演风格的不同,可分为“益阳路子”、“宁乡路子”、“西湖路子”等艺术流派。
在表演形式上讲究唱、作、吟、舞四种基本模式。表演者以旦为主角,旦高丑低,旦行丑随。旦角表演时端庄含蓄,柔情似水;小丑表演时活泼放荡,滑稽可笑。力求做到:丑角脸抖嘴鼻歪,舞眉弄眼妙趣生;纸扇飞舞随意转,左蹦右跳矮步行。
花旦起步风摆柳,手出兰花柳叶巾;低头抿嘴眼传情,纤纤细步抖罗裙。欢快悦耳的曲调,以及描绘人民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友谊爱情等为主题的唱词,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剧目多为短小精悍的喜剧和滑稽剧。
《芦林会》、《清风亭》、《雪梅教子》、《捉泥鳅》、《小放牛》、《扯萝卜菜》、《刘海砍樵》等。伴奏多以唢呐、二胡、笛子、锣鼓为主。声音洪亮,气氛热烈,引人入胜。
益阳地花鼓,按伴奏乐器区分,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
弦子花鼓以锣鼓和大筒伴奏。曲调深厚柔和,唱腔轻快。唢呐花鼓则以唢呐锣鼓、大筒伴奏,唢呐唱主调。演唱起来,曲调高亢激昂,激情荡漾。喜庆气氛充满湖乡大地,吹得人们精神振奋,勇往直前。因此,七仙湖区的人民更钟情于热情奔放,大吹大闹的唢呐花鼓。
因为它吹出了七仙湖区人民的豪情壮志,也吹出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团结奋斗奔小康的心声。
附:地花鼓词曲选段:《十送》词:
一送老者千年寿,二送少者万年春;
三送桃源三结义,四送四季大发财;
五送五子登科早,六送六合喜成春;
七送毛兰七姊妹,八送神仙吕洞宾;
九送黄河九曲弯,十送十里别长亭。
《十送》曲:|| 1 1 1 6 5 6 1 6 1 2 6 1 2 |
3 3 3 1 1 2 1 5 5 6 1 5 |
1 2 6 1 2 1 2 6 1 5 |
5 6 1 0 2 6 1 1 6 5 ||
(注:反复五段。
末段结尾“5”改唱高八度)
④ 三棒鼓:每逢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益阳、桃江、沅江、南县等地,尤其是七仙湖区一带流行打“三棒鼓”(又称“三槌鼓”或“三门鼓”,明末清初开始流行)的习俗。
表演者可以只有一人,也有二人、三人合打的(两人表演为常见)。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双手丢接三短棒。三棒等长、凿孔处安有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