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田螺有哪些技术要点呢?
和福寿螺一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优势来养殖田螺,采用稻田兼养田螺的技术简便,是稻田综合利用、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的荫蔽下和田间沟的深水里,夏季可降低温度,基本上可以维持田螺生长。所以稻田养螺,是一种简易省工的养殖方式。
一、环境改造
养螺田块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洪涝不淹、天旱不干且为腐殖质土壤的田块。结合农田整修,加高加固田埂,埂高30~50厘米为佳,进、出水口安装好铁丝网或塑料网或网目较大的网布,以防止田螺逃跑。 螺种放养前10天,先翻耕稻田,以每亩(带水15厘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兑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可杀灭敌害生物、野生鱼类...全部
和福寿螺一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优势来养殖田螺,采用稻田兼养田螺的技术简便,是稻田综合利用、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的荫蔽下和田间沟的深水里,夏季可降低温度,基本上可以维持田螺生长。所以稻田养螺,是一种简易省工的养殖方式。
一、环境改造
养螺田块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洪涝不淹、天旱不干且为腐殖质土壤的田块。结合农田整修,加高加固田埂,埂高30~50厘米为佳,进、出水口安装好铁丝网或塑料网或网目较大的网布,以防止田螺逃跑。
螺种放养前10天,先翻耕稻田,以每亩(带水15厘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兑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可杀灭敌害生物、野生鱼类。为了保证稻谷生长,减少无效分蘖,稻田必须烤田(又称晒田、搁田)。最好在稻田四周开一道浅沟,宽0。
5~10米、深0。2~0。5米即可。沟中主要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藻类、水花生等,供田螺栖息、隐蔽、遮阴和食用,又可净化水质,防止病害的流行。特别应注意的是,在烤田时一定要保证养殖沟内不能干涸,必须有一定水位;另外在放干稻田水位时,宜缓缓放水,让田螺慢慢爬进水沟里。
田螺对稻田的水质要求是“肥、活、嫩、爽”,溶氧量要求保持在3。5毫克/升以上,pH7。5左右,日常要勤观察,发现水色变黑或过浓要及时加注新水。
二、 水稻栽培
应选择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的单季稻为好,插秧的方式及行距、株距与正常插秧的一样。
三、 螺种选择与放养
螺种可以到市场上直接选购,但最好是到水渠、鱼池、湖边、河滩中采捕,螺种应选择个大、外形圆、壳多肉薄、壳色灰黑螺纹少的。田螺放养密度应视放养规格、稻田水质肥瘦等具体情况而定,做到合理放养。
一般每亩投放600~700只为宜,规格为30~50粒/千克,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消毒。
四、 投饵与培育天然饵料
田螺属于杂食性水产品,喜食动物性词料、水生植物的腐败茎叶、藻类等。在养殖过程中既需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即水稻栽培前每亩施250~500千克猪粪作为基肥。
稻田施肥以基肥为主,适时施部分追肥,不需要进行人工投饵。螺种放养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隔30~4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肥5千克尿素。田沟水的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或褐色为好。
人工投饵时,以豆饼、茶饼、蚕蛹粉、米糠、面粉、白粉等为主,还应添加少量酵母粉。投喂前,应加人一定量的水,将上述饵料按比例搅和后捏成软块状,投在固定的食台上。日投饵量一般占螺体重的1%~3%左右。
在增殖活饵较好的稻田,天然饵料一般较丰富,通常情况下就不必再增加投喂动物性饵料或动物尸体;如果增殖活饵量不足或正值田螺繁殖高峰期或进行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就必须增投入工饵料。
五、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在日常管理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调节水位
根据稻螺生长的需要,适时调节水深,从插秧到分蘖,要浅灌促进生根分蘖,水稻分蘖后到生殖生长期要逐渐加高水位。
经常加注新水或适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特别是田螺繁殖季节,保持田水流动;再生稻早季收割后无遮阴阶段要适当提高水位,加大进水量,控制水温升高。
(2)安全施肥施药
为确保田螺安全,施肥要按照基肥重施农家肥、追肥巧施化肥的原则;施农药时,在稻田治虫的浓度范围内,对田螺的生长没有影响。
另外,在施肥施药时要注意粉剂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施,水剂在下午施;为了保证安全,可采取分片(或分段)施;在施肥或农药时要及时降低水位,施完后,再将水位提上来。
(3)加强田间管理
早晚各巡视一次,检查田里有无漏水、缺水,防止出现田里缺水及田螺逃逸。
进、出水口的栅栏、密网需经常洗刷,以利滤水。下大雨时,勤检查进、出水口栅栏、密网,以防被水冲坏致田螺潜逃。放养期间,防止鸭、蛇、鼠、鸟类进入稻田内捕食田螺;放养后期收获田螺,严防偷盗。
(4)病害防治
必须贯彻“全面防治、积极预防、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田螺体质;同时还要采取生态方法防治稻病,杜绝使用化学农药,以免造成污染;也要注意犁田和耙田的操作,以免耙伤螺壳或致使水混浊呛死田螺。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