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目不识丁出自何处?

目不识丁出自何处,是说连最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吗?

全部回答

2017-02-14

0 0
    “目不识丁”,比喻文盲或文化程度很低。 典故出于《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 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唐朝的张弘靖曾长期担任幽州节度使。 此人刚愎自用,手下官员更是飞扬跋扈、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 韦雍,一个叫张宗厚。这两个人每晚都吃喝 到深夜,还要大队士兵护送他们回府。  一路 上灯笼火把,鼓响锣鸣,全城鸡犬不宁。他 俩还经常打骂百姓、以士兵作乐。
  一次酒醉 后,两人无故漫骂兵士道:“如今天下太平, 你们这些当兵的会拉两石的弓有什么用,还 不如认识一个4丁’字!”众兵士闻听此语,无不愤慨,不满情绪开 始迅速荽延。后来,张弘靖贪污朝廷犒赏将士 钱款的事情被揭露出来,于是群情激愤。
      怒不 可遏的兵士逮捕了张弘靖,并把他关押起来。 恶贯满盈的韦雍和张宗厚则成了刀下鬼。后来,人们就用“目不识丁”来比喻人 大字不识,文盲。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 文谈》中说:“但即使目不识丁的文盲,由我 看来,其实也并不如读书人所推想的那么愚 蠢。
  ”巴金《家》中说:“如我试问,如果你 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 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弟,你难道也不 反抗?”。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