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广西武鸣、百色和广西一些地
平话人是秦汉以来,历代中原汉人由北方各地陆续迁入岭南广西地区后,在长期相对封闭、安定的条件下,他们既顽强保持着中原文化习俗传统,又与少数民族不断交汇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
岭南地区的中原移民,除了几次大的战乱移民而外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因中原王朝为镇压岭南少数民族的多次大用兵而形成的军事移民,还有仕宦谪迁(流放罪犯),经济移民等,其移民史更复杂。
平话的形成是平话人形成发展的重要标志。
平话主要使用于桂南、桂东南、桂北地区,和云南、湖南与广西相邻的部分地区。平话是秦汉至唐宋间逐步形成的,是南迁广西的历代汉人经长期融汇而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来自各地...全部
平话人是秦汉以来,历代中原汉人由北方各地陆续迁入岭南广西地区后,在长期相对封闭、安定的条件下,他们既顽强保持着中原文化习俗传统,又与少数民族不断交汇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
岭南地区的中原移民,除了几次大的战乱移民而外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因中原王朝为镇压岭南少数民族的多次大用兵而形成的军事移民,还有仕宦谪迁(流放罪犯),经济移民等,其移民史更复杂。
平话的形成是平话人形成发展的重要标志。
平话主要使用于桂南、桂东南、桂北地区,和云南、湖南与广西相邻的部分地区。平话是秦汉至唐宋间逐步形成的,是南迁广西的历代汉人经长期融汇而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来自各地移民的不同汉语方言彼此融会贯通,并受当地壮侗语族诸语言的一些影响逐渐形成各地差别不大的一种汉语方言,即“古平语”。
在官话和粤方言进入广西之前的明清前的一千多年间,这种古平话曾经是广西南北各地汉人与土著民族之间主要的交际用语,也是当时官场和文教商业的用语。
所以,平话曾是广西各族之间的主要交际用语,平话在广西曾有过“大一统”的辉煌时期。
平话对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很大,壮、侗、仫佬、毛南等族语言中存在很多借汉词都来自古平话,只是随着明清时期官话、白话陆续进入广西,平话的地位才改变了。
北方汉人自秦汉进入岭南广西地区的初期,必定有不少人从语言到习俗都曾逐渐被同化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之中。
由于北来汉人有著较强的经济实力、生产技能或政治文化优势,故他们很快在迁徙地逐步站稳脚跟,并反过来同化影响著当地的少数民族。
来自各地的操不同汉语方言的移民,因交往的需要不断进行语言的融汇交流,形成了一种揉入了北方各地汉族移民方言特点,也吸收了广西地区壮侗语族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的汉语方言。
那些世代操平话的人们,以平话为纽带,融合了各地汉人的习俗以及某些少数民族习俗,形成了平话人特有的文化,并随着平话的鼎盛,平话人成为汉族中由迁徙而聚合、崛起的一支分流岭南广西、独具特色的人们群体,并逐步形成了与原居住地中原汉族既有继承,又有变化的一个汉族支系。
总之,自秦汉始,平话人经历朝不断发展,至唐宋,已成为一支对广西有重要影响的汉族民系。
宋、元、明代应是平话和平话人的发展盛期。只是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官话、白话挟着官、商、文的优势陆续进入广西,平话的地位才不断下降,平话人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昔日经济文化的优势与影响大大减弱。
据笔者十多年前的调查考证,当时认为在广西境内说平话的人数大约500万人,平话人人数不下300万。
近年有学者考证认为,目前平话在广西、云南、湖南的分布面积约3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690万15。
可见是相当广大的分布面积与人口。
平话人的重要特点,是使用保留了较多古汉语音的独立方言—平话16;有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族系认同意识,重视修谱续谱;有比较独特的传统经济特点,以传统种植业闻名;有独具特点的衣、食、住房、宗族活动、传统的风俗信仰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
平话人勤劳纯厚平和,敦亲睦邻敬祖。
平话人若从秦汉中原汉人陆续迁入岭南算起,前后也经历了二千余年的历程。平话人在悠长的历史时期,也为中原文化的保存拓展,为整个广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