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苋菜栽培应抓好哪些技术环节?

栽培应抓好哪些技术环节?

全部回答

2017-02-10

0 0
    苋菜栽培应抓好以下技术环节(1)整地做畦栽培苋菜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地块。采收幼苗、嫩茎和叶的一般撒播,播种前耕深15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
  整地做畦的质量要求较高,畦面土壤必须细碎平整,否则影响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2)播种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底土,再播种。  早春播种,气温低,出苗差,播种量宜大,每亩3-5千克。
  晚春或晚秋播种,每亩播种量2千克。夏季及早秋播种,气温较高,出苗快且好,每亩播种量1-2千克。以采收嫩茎为主的,要进行育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3)田间管理春播苋苗,由于气温较低,播种后7-12天出苗,夏秋播的苋苗,只要3-5天出苗。
    当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12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当第一次采收苋菜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应追一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5-10千克。春季和秋冬气温低时,可追施稀薄的粪稀。
  春季栽培的苋菜,浇水不宜过大。夏、秋季栽培时要注意适当灌水,以利生长。  加强肥水管理是苋菜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水肥跟不上,幼苗生长缓慢,容易抽墓开花,产量低,品质差。苋菜田间杂草较多,每次采收后,需要及时将田间杂草拔除。
  (4)病虫害防治苋菜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是白锈病。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流行,直到秋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迅速。  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后叶面呈黄色病斑,叶背群生白色圆形隆起的孢子堆,菜农称之为“白点”,病斑为圆形硬块,病叶品质下降,炒食后不能入口。
  发病后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对水800倍,64%杀毒矾对水400-500倍,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主要虫害是蚜虫,生产上用40%氧化乐果对水1000-1500倍,50%马拉硫磷乳油对水1000倍,2。
    5%功夫乳油对水2000倍进行防治。(5)采收苋菜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的叶菜。春播苋菜在播后40-45天,株高10-12厘米,具有5-6片真叶时开始采收。第一次采收结合间苗,拔出过密、生长较大的苗;第二次采收用镰刀进行割收,保留基部5厘米左右。
  
  待侧枝长到12-15厘米时,进行第三次采收。  春播苋菜亩产为1200-1500千克。夏、秋播种的苋菜,一般在播后30天开始采收,生产上只采收1-2次,亩产量在1000千克左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