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布置洞房有哪些习俗?

布置洞房有哪些习俗?

全部回答

2016-08-31

54 0
     为了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为了庆祝一个小家庭的成立,为了给婚礼 增加喜庆色彩,当婚期临近,人们总要为一对新人准备一个居住的场所。这 个居住的场所在民间通称为新房或洞房。
  由于洞房是新婚夫妇开始新生活的 起点,民间对于洞房的布置和装饰历来颇费心机。不同的地方也往往形成自 己的特色。  在洞房装饰上,北方以剪纸贴画为特色,剪纸也叫喜花,其图案 多为麒麟送子、凤戏牡丹、连生贵子等,它们被张贴在洞房的各处,充满喜 庆气氛。
   一般来讲,铺房是布置洞房的最后工作。从文献记载来看,至少在唐代, 铺房之俗已经相当流行,到宋代更带有送嫁妆性质。据司马光《书仪》,铺房 在亲迎前一日举行。  这天,“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 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
  床榻、荐席、桌椅之类,婿家当具之;毡 褥、帐幔、衾绚之类,女家当具之。所张陈者,但毡褥、帐幔、帷幕之类应 用之物,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皆锁之箧笥,世俗尽陈之,欲矜夸富多,此 乃婢妾小人之态,不足为也。
    ”从这段文字来看,铺房就是把男家、女家为一 对新人准备的家具和日常用品等都进行妥善安置,只是在司马光所处时代, 一般世俗人家会把各种物品都显摆出来,炫耀夸富。到了明代,铺房之俗已 附于国家礼制,在结婚的前一天举行。
  这种做法在当今也不鲜见。 由于铺房主要是安床和铺床,所以有的地方也称为“铺床”、“铺喜床”。   俗信婚床安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婚后新娘夫妇能否幸福,儿女能否繁衍,所 以床安置方位、走向就有许多的讲究。
  一般多是将床紧靠东墙或西墙安置, 因为这两边称为山墙,靠墙便有靠山,婚时靠父母之山,以后靠儿女之山。 有的还要在床上搭一席棚,以便坐帐。床安好后,还要铺床。铺床有与安床 同日进行的,也有并不同日的。
    但无论是同日进行还是不同日进行,铺床都 是相当繁琐而又不乏情趣。 铺床多在吉日前一天,有的是下午,有的是晚上,还有的是按卜定的吉 时,但也有在吉日当天的。一般请两位命相符合要求,且儿女双全的婶子和 嫂子来铺床,也有的是新郎父母铺床或者新娘的母亲和至亲来铺床。
  在山东 东明,铺床者通常是哥嫂二人,叫做“哥铺床,嫂抻被,儿成双,女成对”。   嫂子边铺床边说些吉利话:“这张床,是新床,明天飞来金凤凰。这张床,真 是美,四个金砖垫床腿。
  文曲星,武曲星,明年来到俺家中。状元爹,状元 娘,状元的大娘来铺床。一年一个两年俩,三年头上去拜节,挤挤拥拥一大 车!”在山东沂源,铺床过程如下:首先,把床四条腿各用一包着红纸的砖垫 好(据说红砖能镇邪),床前放一上床用的踏凳;踏凳两头各放一块包红纸的 年糕(象征步步高登)。
    然后,把谷秸、黄草(预示吉祥)均匀铺在床上, 在床两头各放一棵芝麻秸(预示多子)、一棵菠菜(谐音“博才”),再依次 铺上红席(用红高粱秸的皮编就)、红毡、被褥,最上边撒上栗子、枣、花 生、铜钱,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大人领着小孩跑。
  左一把,右一 把,不到三年就是俩。  一把金,一把银,一辈子有个聚宝盆。一把米,一把 面,一生不愁吃和穿。”是预祝新婚夫妇子孙满堂,生活幸福。 在广东,铺床时唱着长长的喜歌,有一首喜歌在描绘如何铺褥的同时充 分表达出对新人的热诚祝福:“挂起一张红锦帐,飞龙飞凤对双双。
  红漆枕头 花锦被,龙须席衬象牙床。  红锦被,绣奇花,风流帐底乐繁华。铺锦被,向 东头,年少夫妻乐唱酬。三生有幸成佳偶,琴瑟和谐过百秋。铺锦被,向南 方,团圆福禄寿加增。年少洞房同合卺,今晚邻鸡莫唱勤。
  铺锦被,向归西, 麒麟早降显英威。从此赤绳方系足,他朝夫妇与眉齐。铺锦被,向北方,今 朝织女会牛郎。  夫唱妇随如水样,五子登科金满堂。”铺完被褥后,铺床者将 果子、红枣、石榴、花生、桔子、莲子等向床上撒去,边撒还要边唱撒果子 歌。
  撒果子完毕,新郎要向床深鞠一躬,叫做拜床。这时,几个男孩就爬到 婚床上争抢果子,叫“摸铺床桔。”在山东菏泽,铺好被褥后还要填枕,全福 将事先已经备好的花生、棉花、枣、栗子、大蒜等填入两个枕头的四角。
    。 据说这五样东西各有含义•。枣、栗子谐音“早立子”,花生取义一男一女插花 着生。棉花多籽,意为多子,棉花暄和,祝愿以后日子过得暄腾。大蒜发芽 快,意味着早生子,早发家。
  装入的这五样东西,等第二天新娘入了洞房以 后,闹喜的人们便抢着从枕头里取出来,能吃的就兴高采烈地吃掉,不能吃 的就胡乱撒到床上,嘴里还不断说着闹喜的吉利话语。   在江苏沛县一带,铺床在吉日当天进行,当新郎在鼓乐声中迎娶新娘之 时,有全福人就在家中铺床,边铺边说一些吉利话,铺好后,将花生、栗子、 糖果、红枣等放在被褥下、枕套里。
  这一切刚刚做完,床边等着的小男孩就 迅速把它们翻出来装到自己的口袋中,眨眼间,刚才铺得齐齐整整的床铺就 被掀得乱七八糟。  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铺床要在新郎、新娘拜过天地之后 进行。
  具体操作者是新郎的一个哥哥,所谓:“大伯哥铺床,儿女一大帮。” 床上要铺高粱茬子、芝麻秸、豆秸等,歌谣说“放上高粱茬子,生个带把 子”;“放上芝麻秸,辈辈出大官”;“放上豆秸,辈辈出秀才”。届时,新郎、 新娘还要共同填枕头(两个),长辈们会教他们说“一填金,二填银,三填儿 女一大群”等等。
     床铺好后,各地还有滚床、翻床、压床的习俗。在河南,有“滚滚新人 床不腰痛”的说法,所以一些年龄大但辈分低的老头老太太也愿意去滚床, 而且边滚边唱:“今年滚滚斗,过年小孩就会走。
  今年滚滚升,过年小孩就会 哼。”在台湾,请一个父母兄弟倶全的小男孩在床上翻几个筋斗,叫做“翻 床”,在他翻床时还有人在旁边数唱:“翻落铺,生男孩;翻过来,生秀才; 翻过去,生进士。  ” 我国许多地方都以为新床铺好夜里不能空着,所以往往需要人来“压床” 或者放一口袋粮食。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压床人。在山东东明,当晚新郎要 睡在新床上,叫“迎喜”,并且要由侄儿或弟弟压床,他们多把床尿湿一点, 意思是让新娘先尝尝暖“湿窝”的滋味。德州一带,结婚前一天晚上,要选 一个祖父母、父母倶全的全福童男子陪新郎官睡在新床上“压床”。
      第二天早 上醒来,压床的童男要讨枣子汤喝。枣子汤端来后,要讨筷子而不能用勺子, 图的是“枣子”(谐音“早子”),“筷子”(谐音“快子”)。 新房是新人生活的空间,新床是新人交欢生儿育女的场地,所以围绕着 洞房和床而形成的铺房,尤其是铺床习俗,更鲜明地体现了对新婚夫妇早日 生育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祝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