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达尔的改革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价
(一)给苏联社会留下深刻影响的改革起始时期
作为苏联历史上第一个改革者的赫鲁晓夫,在他对斯大林过度集中体制弊端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在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开始解冻后, 下决心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革, 这对苏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时期以及下台后, 多次谈及这一时期改革的积极意义。[1]他在庆祝十月革命70 周年的报告中说:“在50 年代中期,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之后,变革之风吹到国家上空,人民振奋起来,活跃 起来,变得更大胆,更有信心。 批评个人迷信及其后果, 恢复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党及其以尼·谢·赫鲁晓夫为首的领导拿出很大的勇气。开始摧毁以前对内对外政策中的刻板公式。开始试图...全部
(一)给苏联社会留下深刻影响的改革起始时期
作为苏联历史上第一个改革者的赫鲁晓夫,在他对斯大林过度集中体制弊端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在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开始解冻后, 下决心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革, 这对苏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时期以及下台后, 多次谈及这一时期改革的积极意义。[1]他在庆祝十月革命70 周年的报告中说:“在50 年代中期,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之后,变革之风吹到国家上空,人民振奋起来,活跃 起来,变得更大胆,更有信心。
批评个人迷信及其后果, 恢复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党及其以尼·谢·赫鲁晓夫为首的领导拿出很大的勇气。开始摧毁以前对内对外政策中的刻板公式。开始试图摧毁30—40 年代所确立的发号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方法, 赋予社会主义以更大的活力, 强调人道主义理想和价值观, 在理论和实践中恢复列宁主义的创造精神。
苏共中央九月全会(1953 年)和七月全会(1955 年)决议的核心是力求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次序, 使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挂钩,于是着重注意了农业的发展、住房建设、轻工业、消费领域和满足人的需要有关的一 切。
”他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指出:“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它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会上和会后都曾作出过大力的尝试, 想使国家走上正轨, 想推动我国摆脱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消极因素。
”[2]戈尔巴乔夫在下台后发表的著作中说:“由于苏共20 大而对‘个人迷信’进行的批判……变革开始了,整个社会气氛改变了。这是摆脱极权主义的第一步。”“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
”“赫 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3]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一般说,我对他的历史作用是有较高评价的。”[4]西方学者斯蒂芬·科恩在为麦德维杰夫等所写的《赫鲁晓夫的执政年代》一书所作的序中说:“赫鲁晓夫执政的年代, 是苏联进行了真正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时期。
尽管这些改革充满矛盾, 而且毕竟是有限的,但在实际上,苏联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无不受到1953 年至1964 年这段时期变革的影响: 大恐怖的结束,千百万监押在集中营的囚犯获释,为限制一些最恶劣官僚习气和特权所采取的措施;公众的觉悟,知识界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
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福利的改革;以及导致我们今天所谈的‘缓和’的外交政策的变化等等。这个常常被称为‘非斯大林化’的改革过程,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特点,其中远不只是它的发生没有引起长时间的暴力或动乱和往往出人意料这两点。
”他还批评说,西方一些研究苏联问题的学者,由于“他们被斯大林二十五年的恐怖专制主义统治及其强加给社会和官场的畏惧、尊奉、僵化的形象所束缚,也被他们自己头脑中固定不变的‘极权主义’的苏维模式所禁锢,感到难以想象任何重大、持 久的变化。
他们否认或者看不到, 在赫鲁晓夫作为苏联领导人当权的整个时期内,这种变化已经发生,而且进行改革确是赫鲁晓夫的本意。”[5]
有关评论赫鲁晓夫的论著卷帙浩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笔者认为,不论是赞誉还是诋毁,但有一条是不能否认的: 赫鲁晓夫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 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 使苏联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活跃了气氛,振奋了人心,给苏联历史上留下了谁也不能抹煞的深深的印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下面一段话是有道理的,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年代里, 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6]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在论述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意义时,首先是从他的改革对改变苏联历史进程的影响这个大视角来考察的。
苏联不少学者也指出, 当时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符合社会发展已经成熟的需要的,改革对当时官僚化的苏联引起了一场“地震”,在国内和国际关系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变化”。
(二)推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在斯大林时期, 个人崇拜严重地束缚人们的思想, 僵化的教条主义盛行, 在理论上不可能与时俱进。
应该说, 在赫鲁晓夫时期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经济理论讨论十分活跃, 特别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等主要问题上, 苏联学者提出不少新的看法。尽管经济理论的发展受历史条件的影响, 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毕竟是对多少年来不容有半点怀疑的斯大林经济理论的一次巨大冲击, 让人们有可能根据已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去探索理论和发展理论, 可称得上是苏联在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赫鲁晓夫时期展开的经济理论大讨论的重要意义还在于: 一是为苏联以后的经济改革作了一定的舆论和理论准备; 二是赫鲁晓夫在苏联这么一个大国推行 改革政策,又积极提倡改革理论的讨论,对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提出社会主义各国可以有不同的体制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理论的发展, 赫鲁晓夫提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走不同的道路,可以有不同的体制模式。而在开展体制改革过程中, 赫鲁晓夫意识到, 苏联长期以来把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及体制模式视为样板,不允许别国偏离一步,否则就动辄批判、开除,甚至加以镇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1963 年8 月,正当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 赫鲁晓夫赴南访问, 他在访问期间公开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那里,不是“空谈革命”,而是“具体建设社会主义”,南斯拉夫的发展是“对总的国际革命工人运动的具体贡献”。
[7]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率先改革的国家,它第一个宣布摒弃斯大林模式。
人们都可以看到,尽管南斯拉夫所进行的改革有不少问题, 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并且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制模式,最后也没有逃脱垮台的命运, 但在斯大林的寒冬时期走了自己的改革之路,确实是第一枝报春花。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