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请求论文材料

  论文题目> 要求:8000字左右。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文体 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 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

全部回答

2006-10-11

0 0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的要求。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也由“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逐步更新为“创造性教学”。  学生创造性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
  “孩子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一、 培养学生兴趣,播撒创造的种子。 曾有一位名人说:“创造就是创造者依其个人的才能,将现有的素材加以组合之意。”这句话也就是告诉大家:只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灵活应用它并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进行创造性活动。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中,新形象、新假设的产生常带有突然性,称之为“灵感”。  产生“灵感”必然有心理环境,如对知识的主动追求,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等。
  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的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为此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由此引起的的各种探索活动,都应受到鼓励,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师要不断地给他们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
    如:我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边讲述《小数点闹整数王国》的故事,边让学生进行滑稽有趣的表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对小数点神通之广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连续提出了近十个有创造性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又如:在教“面积单位”时,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方格大小不同的图形,分别让男生闭上眼睛,出示一个平均分成6个方格的长方形,让女生数(6个)。再让女生闭上眼睛,出示一个平均分成24个方格的长方形,让男生数(24个),然后让男、女生各说出数的方格数,女生:6个,男生:24个,这时男、女生争执起来,真奇怪!同一个长方形里的小方格,让你们男、女生分别数,却数出不同的结果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时,请同学们看老师再演示一遍,学生知道了数出不同结果的原因,因为用来划分的方格大小不一样,数的结果也不一样。
    疑点摆了出来,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学生就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去寻求答案,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加上教师的对比演示,便发现要使同一个长方形里格数相同,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面积单位。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如:我在教学“年、月、日”的一课时,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菲菲今年8岁了,只过了2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争论开了,有的说菲菲家里穷,过不起生日,有的说他学习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她,不想给她过生日,还有的的说她的生日一定很特殊,有纪念意义……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情况下,我出示了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可见,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愉悦气氛,能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望,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二、 鼓励自主探索,抚育创造的幼苗。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主动构建过程。
   创造性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创造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拥有它,而且可以说每个人都至少是在相对于自己而言的不断创造中获取进步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
     曾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后来,这个教师走进小学课堂,画了一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儿童:“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这个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文中的大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弟子缩影。
    应试教育迫使我们重视分数,把分数当成学生的能力、教师的素质、学校的办学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本质被分数所束缚,这就是应试教育越来越笨的原因!这道题其实是没有正确答案的,而大学生的回答是习惯了回答问题要有标准答案的定势思维,而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初生牛犊不怕虎,敢说敢做…… 教育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老师应该改变教育教学概念,而不是照本宣读,依样画葫芦,我们培养学生常规思维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是那么重要。
   又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应用题练习课。  课上老师叫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一批橘子,每筐装48千克,正好装53个筐,现在只有48个筐,要把橘子都装上,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 很快,学生想出了以下两种解法:1、用现在每筐装的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装的千克数,列式为:48×53÷48-48。
    2、用原来的比现在多装的筐数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列式为:48×(53?48)÷48。 这时,一位同学眼睛一亮,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1: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列式为:53-48。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我…… 教室里顿时一片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解法有没有道理呢? 生2:老师,他的解法肯定是错的,因为他只用了两个条件。
   生3:老师,我认为他是在凑答案。 生4:他的列式如果理解成53筐减48筐,求出的应该是原来比现在多几筐,不是所求的问题。如果理解成53筐减48千克,那么算式就无意义了,所以我认为他这样列式是错误的。
     班上的许多学生以及听课的老师对生4的分析点头默认。 师:这位同学的列式是否有道理呢?我们分小组再讨论一下,好吗? 同学们四人一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过了几分钟,有几位同学欣喜地举高了手。
   生5: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他的列式是正确的。因为这道题橘子的总重量总是一定的,是(48×53)千克,用53个筐装,平均每筐要装48千克,那么用48个筐装,则平均每筐要装53千克,平均每筐要多装(53?48)千克。
     老师、那位同学、全班同学以及听课老师都流露出欣喜的目光。 在这节课上,生1的想法来得出人意料,触及了学生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引来了哄堂大笑。但作为执教者,却勇敢地保护了这个想法,并把它抛给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并最终有了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的结论。
     三、 提倡实践应用,盛开创造的花朵。 一著名学者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获取探索学习的方法,进而再创造出更多的知识。
  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复杂的特点。设计开放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获取广泛的数学经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 如:在这个学期我们有这样一道发展题:它画了一幅画,标出男生有42人,女生有38人,一共有80人去旅游,晚上要住宿了,要安排房间,问怎样的安排才是花钱最少。
    并且在旁边注明双人间为90元,三人间为100元,四人间为120元。这样一道题目初看似乎很简单,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只要80人里有几个4人就需要几个房间,然后再乘120元,这样就最简单了,但马上就有人提出来这样的话有一个房间就男女合住了。
  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拿出了好几套方案,最后总结出男同学住9个四人间,两个三人间,女同学住8个四人间,两个三人间计算出来花的钱最少。  学生在现实情形中,参与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就能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一个人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是属于创造性的,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出过的,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

2006-10-08

42 0

我想我可以帮您 正想您说的 发到这里不就是网站随便可以找到了吗 如果您需要就 吧 我的爱问用户名就是我的QQ 验证用“爱问”

2006-10-05

23 0

希望以上网站的内容能帮到你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