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往能力6岁男孩与小朋友玩总爱打
其实,宝宝打人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那么,宝宝打人后怎么办呢?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要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要告...全部
其实,宝宝打人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那么,宝宝打人后怎么办呢?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要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要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要严肃地告诉他打人是不可以的,孩子会懂得不可以的含义,出现孩子打人情况时,可以有一些惩罚措施,例如告诉孩子因为打人别人不再理他,可以5-10分钟不理他,但不要大声训斥或打骂孩子,孩子打人时也不要笑或作出夸张的动作,以免孩子误认为好玩儿而强化其行为。
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冷处理”——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
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 如果宝宝能表达,就要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
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第三,积极的鼓励不可少。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对宝宝充满信心。 第四,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反应。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
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 第五,为宝宝提供非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条件。如果明知宝宝自尊心脆弱,就不要拿他的弱点与其他宝宝的长处相比;多了解宝宝的需要以及独到之处,从他能接受的角度尊重宝宝;让宝宝独立做事情,担负一定责任,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常说“相信你能行”、“你能做到,再努力一下”、“妈妈为你骄傲”之类的话,以此打开宝宝的心扉,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帮助他成长。
第六,平时多关注宝宝的需求,一是要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
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