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谁知道赣州石城的历史吗,还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的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接福建长汀,西连宁都,北靠广昌。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的生息繁衍之地,西汉以后人口渐多。 隋开皇间在今县城所在地建置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场为县,因其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为石城。建县初期隶属于江南西道昭信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起隶属于虔州,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属赣州路宁都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赣州府。
石城是纯客住县,位于赣闽粤交汇的三角区,地处赣闽两省交界的武夷山脉中段,与福建的宁化、长汀县隔山而居。由于石城地区偏僻,境内群山环抱、土地肥沃...全部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的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接福建长汀,西连宁都,北靠广昌。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的生息繁衍之地,西汉以后人口渐多。
隋开皇间在今县城所在地建置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场为县,因其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为石城。建县初期隶属于江南西道昭信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起隶属于虔州,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属赣州路宁都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赣州府。
石城是纯客住县,位于赣闽粤交汇的三角区,地处赣闽两省交界的武夷山脉中段,与福建的宁化、长汀县隔山而居。由于石城地区偏僻,境内群山环抱、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是躲避战乱求生存的理想之地。从而石城在古代历史上,成为了中原汉人避乱南迁最早的繁衍生息之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自“五胡乱华”开始,中原大地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也造成了中原大地出现过五次人口大迁徙。由于石城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成为了中原汉人避乱南迁最早的生息地之一。南迁的中原汉人渡过长江后,通过以下两条路线进入石城。
一条路线是从鄱阳湖沿赣江而上,石城县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境内的琴江河又是贡水的二级支流,中原汉人沿水路来到源头定居;另一条路线是从抚河进入赣东,再沿武夷山经广昌进入石城定居。
周代以前,石城境内无汉人居住,境内原土著为畲族和瑶族,自秦汉起有少量汉人迁入,大量中原汉人迁入是在西晋以后。
西晋起,中原大地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避战乱,大量中原汉人南迁。据《石城温氏族谱记载》,在“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从中原南迁;据《石城井溪郑氏六修谱》记载,晋怀帝五年(311年),郑氏求安之子,孟达、孟远两兄弟从中原迁到今石城县小松镇与南迁汉人吴恭葆同居;据《石城蜀口许氏十修族谱》记载,唐博士十五郎公,因黄巢之乱,唐乾符乙末由洪州避居石城鸟都陀;据石城毕氏族谱载:先祖在河南,出自于姬姓,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名高,被封为毕国国君,人称毕公高,其后代以毕姓,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毕赞玉避兵乱经抚州入石城毕家屋定居;据石城白氏族谱载:先祖在河南,南宋咸淳六年(1265年),白文匝从广昌迁石城桐坪定居。
在古代,石城境内客家人的数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在战乱年代,由于石城非常适宜避乱生存,大量中原汉人或外迁了的客家人迁入石城,境内人口就会猛增。到了社会较安定的和平时期,由于石城发展空间较小,许多客家人又不断向闽粤或其它地区迁徙,以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境内人口则迅速减少。
如: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石城境内常住户达14709户,丁教达29294丁,到了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境内常住户仅为1295户,5339人。到了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使大半个中国战乱纷飞,大量人口迁入石城躲避战乱,境内总人口猛增到228050人,比1985年的总人口还多一千多人。
唐末前迁入石城的姓氏有50多姓,而留下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留下的只有30多姓。从以上数据说明,历史上迁入石城的人口很多,而石城向外播迁的数量同样多。
冯秀珍教授在《客家文化大观》一书中写到:“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县成为了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
石城县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历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进入“闽粤通衢”这条古驿道,犹如进入了客家历史博物馆。客家早期建筑;小松杨村坊式亭,是极为罕见的牌坊与茶亭合二为一的清代客家建筑,是为了旌表大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所建。
茶亭是为路人提供途中休息喝茶之用。一般都是单独的建筑物,该建筑合二为一,这无疑是一种创新。同时该建筑显示了高超的石雕艺术,雕刻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八仙过海”、“郭子仪上寿”及荷花、牡丹、麒麟、蝙蝠等许多图案。
图案和谐均衡、庄重雅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属石雕艺术之珍品。
城北廓头街的后稷庙,是为尊祀汉人先祖、“农师”后稷而建。初建时只供奉后稷神像,后来又供奉了作为陪衬的道教神像。此庙为砖木结构,内设正殿、庭院、东西厢房、古戏台。
木倒板上绘有龙、麒麟等彩画,石柱上雕刻有花草、动物。自古以来,南来北往的客家人途径此地,均要进去拜祀一番。
雕刻有“闽粤通衢”四个大字的镇武楼,位于城北廓头街的入口外,建于明万历年间,也称为“敌楼”、“箭楼”。
该楼最高处十三米,长十二米,为穿斗式梁架木作结构,有许多油漆彩绘,楼顶有平座勾栏。廓头街全长约三千米,是用鹅卵石铺砌的一条古街道,街道两侧均为客家民居和店铺合二为一的古建筑。当年古街道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客家人在此购物、食宿。
为保护古街道不受侵扰,建起了这座楼。
县城的城墙总长1600米、高4。12米、宽3。12米,现仍有600米城墙保存完好。县城内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是一栋大型的客家天井式清代民居建筑。1861年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率干王洪仁玕、尊王刘庆汉、昭王黄文英、恤王洪仁政转战到石城,后因战败全部落入了清军之手,并关押在该民居内,石城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终结地。
关押在此的五个王都是客家人。幼天王在石城的囚禁期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拒绝了清军的诱降。为表明心迹,在囚禁室的墙上挥毫留诗:“有志攘夷愿末酬,七旬苗格得难谋;足跟踏开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幼天王等五王后被押送到南昌杀害。
东南的宝福院塔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塔身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竹节钢鞭形。高59。79米,底层对边直径10米,对角直径12米,属江南楼阁式佛塔。
自下而上逐级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门六扇,三开三闭。塔顶有10米高的铁刹,各层有楼槛,上覆飞檐,雕刻绘画,壮观华丽。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声播江城。塔墙北较直,而南较斜,重心自然北移成15度夹角。
该塔构思独特、工艺精湛、气势雄壮,充分展示了盛唐、大宋的建筑风格,是客家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后在战乱年代楼槛被毁,而塔身历经千年沧桑,仍挺立耸霄,纹丝不动,是国内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1991年重修此塔,现楼槛飞檐修缮一新,风姿绰约、华丽壮观。
大畲村古驿道边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取名“南庐屋”,属一黄氏家族所建,为典型的客家“天井式”古建筑。该古民居分五井,井井相连,共九十九间半房,走完这九十九间半房可以不见天日,建筑技术极为高超。
紧靠“南庐屋”的是远近闻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区“通天寨”。石城旧县志上称之为“一泉一石,无不旖奇”。该风景区除了有秀美的风光外,更主要的是留下了许多客家人文景观。如:宋代的摩崖石刻、明代的玉盂寺、元明清时期的古战场。
特别是寨上的通天茶叶更是历朝贡品,茶色碧绿、清香四溢。曾吸引过多少客家人在此观光,品茶、挥毫泼墨而流连忘返。
-----------《“闽粤通衢”的作用及现实价值》作者:温涌泉
图片为石城县石马寨 来源:中国赣州网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