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如何提高专业素质?

如何提高专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

全部回答

2013-12-10

96 0
    大学生是的优秀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历史使命的完成和成才目标的实现。
  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一、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前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拓展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专业素质教育是主体,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这个时代特征决定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指出:“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专业教育应称为专业素质教育,同时应当确立专业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专业素质教育不应只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丰厚、能力全面、素质优良的新型人才。
     三、锻炼培养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 1、适应能力 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
  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 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人际交往中,要以我们民族善良、诚实的传统美德来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学会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的本领;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3、动手能力 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这种动手能力对大学生尤为重要,即在实际工作中既能讲出科学道理又能动手干出样子。
  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  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5、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
    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观念,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谢谢。

2013-12-10

60 0
可以通过学习 培训来提高 专业素质 增强社会责任

2013-12-10

62 0
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逐渐就能提高专业素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