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自考 如何才能学习好

中国税制如何学才能通过

国税制自学教材,如何学习才能通过

全部回答

2005-01-09

0 0

     1、《中国税制》教材共分为上下两篇,共包括十章内容。考核重点为:第一章《税制概述》,第二章《税收要素》,第三章《税制原则》,第五章《流转税制》,第六章《所得税制》。
  2001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税制》统一命题试卷中这五章内容占了77分。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税制》统一命题试卷中这五章内容占了72分。   2、教材的下列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1)学术界没有定论的理论观点;(2)已经不执行的税制或只限于少数省份实行的税制,主要包括第九章《行为税制》中的第二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六节《筵席税》;(3)税制改革方面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的内容。
  教材中有关税种改革的设想基本属于这一方面。   3、本课程的题型及题量分布:本课程试题包括选择题(占30%左右)和非选择题(占70%左右)两大类。(1)选择题(或者称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占20%左右,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占10%左右,每小题1分)。
  (2)非选择题(或者称为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题(占10%左右,每小题2分)判断说明题(占10%,每小题2分)简答题(占20%左右,每小题4分)计算题(占20%左右,每小题5分)论述题(占10%左右,每小题10分)。
    从最近三年的试卷来看,计算题主要考核流转税制中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以及所得税制中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判断说明题要求考生不仅要判断对错,而且不论对错均需说明理由。
  从整篇试卷的结构来看,本课程的命题比较侧重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当然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反过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强化记忆。  有个别同学总是寄希望于听所谓名师的串讲,减少自己的记忆内容,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一方面自靠命题的严肃性本身就意味着猜题押题纯粹是一种不可信的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也不便于考生系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适应工作的需要。 4。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应试者要特别注意熟悉教材,在对概念、理论和税法规定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转为实际应用,切忌搞“题海战术”。
     关于试卷中的超纲内容和不当之处: 由于本课程指定教材编写不尽如人意加之命题有欠考虑,2001年、2002年、2003年全国统考试卷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纲内容,现主要围绕这三年试卷结合教材做简要分析: 1、教材29页第五自然段第二行“营业税娱乐业采用5%~15%的幅度税率”属于印刷错误,应该为“5%~20%的幅度税率”。
     3、教材36页表2。7中的级距2、4中的1000应该为10000,这属于印刷错误。 4、教材42页第三自然段第8行的牲畜交易税和集市交易税已经取消;第10行的“现行奖金税”应该改为“原奖金税”。
  因为奖金税已经取消。 5、教材111页有关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补充下列内容:“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以及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这些内容教材虽未涉及,但是会计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存货计价时已经接触。有不少自学考试的参考资料都将运输费用的进项税额扣除率当做10%,这实际上不符合国家现行税收法规的规定,国家在1998年7月1日起就已经将扣除率调整为7%。
  这一内容在教材中虽未讲述,但毕竟属于基本规定。  希望同学们作为常识加以了解。有的时候,可能命题教师不一定仔细阅读了教材,所以有时会出现命题超纲的情况。2001年和2002年的自学考试命题中都出现了不少命题超纲的现象。
   6、教材120页可以倒数第二自然段可以补充下列内容:“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这一内容虽然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已经在2002年度的试卷中出现。  会计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存货和税金核算部分也会接触这些内容。
   7、教材131页第19行所在自然段应该补充下列内容:“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一内容已经在2001年度的试卷中出现。
     8、教材137页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材出版时,我国还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度的单选题已经涉及这一问题。 9、教材161页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私营企业应该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这两类企业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10、教材165页第四自然段的利息收入应该不包括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这部分利息收入应该免税。  请同学们注意教材中涉及的三种所得税都存在这一问题。教材仅仅在讲述个人所得税时,涉及了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的问题。
  但是在2002年4月份的考试中考到了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的问题。会计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和本科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以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专科《企业会计学》中有关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内容时也会涉及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的问题。
     11、教材165页第五自然段的租赁收入与其冒号后面的解释不一致,可能是排版发生的错误,后面解释的内容其实指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可以看作应税收入总额构成种类中单独的一个大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规定: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一)生产、经营收入;(二)财产转让收入;(三)利息收入;(四)租赁收入;(五)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六)股息收入;(七)其他收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将接受捐赠列做其他收入的一种是不确切的。 12、教材164页倒数第二段的公式和我们的习惯理解方式不一致,其实不符合税法的有关精神。   13、教材168页第三自然段的有关合理的交际应酬费指的是业务招待费,可以把规定理解为超额累退的方法。
  要仿照超额累进税率的定义法进行计算。怎么计算,教材没有具体阐述,但是希望同学们具体把握。比如2002年的计算题。 14、教材304页有关印花税的比例税率与现行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不一致,可能是在教材修订时,没有及时加以修改所造成。
    一般情况下,考试时不要求同学们将这些税率大小背下来。考试时税率的大小往往作为已知条件。在个别场合的题目中没有给出计算所必须的税率,这是出题不严谨的体现。考虑到近两年自学考试的计算题出题总是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希望同学们把教材中有关印花税的税率背下来。
   15、教材306页有关印花税的违章处罚与现行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不一致,原因同上。  同学们在背诵时仍然以教材为准。 16、教材203页倒数第5行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弥补方法和年限的规定实际上与内资企业的有关规定一致。
  虽然教材在讲述有关内资企业所得税时没有涉及亏损弥补问题,但是希望同学们知道,2002年度的考试已经涉及到这个方面的计算。现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列示如下: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最长不得超过5年。
     17、教材302页有关印花税的征收制度应该补充下列内容:应税合同只要订立就应该纳税,而不是以履行合同为前提。这一点在2001年度试卷中已经出现。 18、教材221页的“三、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19、教材235页的“六、农业税改革”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20、教材258页的“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改革”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21、教材274页的“(三)、我国遗产税的设想”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22、教材277页的“三、房产税的改革”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23、教材285页的“三、车船使用税的改革”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24、教材311页的“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改革”属于考试说明中所说的“在税制改革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应该不在考试之列。
     25、教材309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应该补充如下内容: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不包括与“三税”相关的罚款、滞纳金。 26、教材19页关于纳税主体的义务的第一条(1)“依法办理纳税登记、变更登记或重新登记。
  ”这一表述中的纳税登记一般是指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和登记核查。  教材内容表述不规范,不符合我国有关税收法规、规章的要求。
   27、教材172页最下方和184页标题(二)底下的第一段倒数第二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中的“(草案)”两字应该去掉。作为一部税收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过程中可以称为草案,但是一经立法机关通过,就成为正式的法律,不能再称为草案。
    教材中类似的错误出现过多次。 28、教材190页有关利润的计算公式和现行会计制度有关规定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税法中这些方面的内容是参照原来的旧有的行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同学们只要能够理解其含义就可以了,不需要逐个背诵。
  其实,这些公式的最基本含义就是收入-费用=利润。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自考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自考
远程教育
会计资格考试
司法考试
职业培训
公务员考试
自考
自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