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古代官员为何在衙门里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

古代官员为何在衙门里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

全部回答

2016-06-16

178 0
     古代官员的衙门大堂上,大多有“明镜高悬”的匾额。意思是自己明 察是非,能辨忠奸善恶。这个成语原作“秦镜高悬”,典出《西京杂记》卷 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
   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据说汉高祖刘邦攻破咸阳时,发现了王室的藏宝库,里面的金银珠宝 不可胜数,但最令刘邦惊讶的却是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呈长方形,宽四尺, 长五尺九寸,正反面都可以照人。
  如果依平常姿势靠近它,影子是倒立的。 如果用手捂住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五脏六腑,清楚异常。如果病人捂住 胸口照它,就能发现疾病的位置。如果女子的心术不正,就会发现胆特别 大,心脏跳动也不正常。
     可见,“秦镜”可以看穿人的内心。任何人只要站在“秦镜”面前,一 切忠奸善恶都可辨明。后来就用“秦镜高悬”比喻明察秋毫,为官清正廉 洁。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写道:“何辞向物 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 后来,一些官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明察秋毫,就在衙门大堂正 中悬挂“秦镜髙悬”的匾额。  但很多人可能对“秦镜”的典故不熟悉,且 “秦镜”又和“明镜”意义无太大差别,所以就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明镜 髙悬”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