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性心理是如何发展的?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受着生理因素和社会因毒两方面的影响。生理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在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生理因素包括生殖系统的结构、体内激素的产生、生理成熟的程度等等。例如,生理成熟程度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如果一个女孩比同龄的人长得太高,她就可能觉得自己不符合理想的性角色。 儿童性心理还受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的自身表现和教育方式、结交的朋友、社会风气、文化宣传等,都会在儿童性心理上印下烙印。人类的性表现和性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为性心理所制约。 性心理又受生理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影响。人从一个婴儿要成长为真正的男人或女人,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从幼...全部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受着生理因素和社会因毒两方面的影响。生理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在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生理因素包括生殖系统的结构、体内激素的产生、生理成熟的程度等等。例如,生理成熟程度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如果一个女孩比同龄的人长得太高,她就可能觉得自己不符合理想的性角色。
儿童性心理还受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的自身表现和教育方式、结交的朋友、社会风气、文化宣传等,都会在儿童性心理上印下烙印。人类的性表现和性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为性心理所制约。
性心理又受生理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影响。人从一个婴儿要成长为真正的男人或女人,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从幼儿开始,怎样会意识到自己是男人或女人,为什么要按照男孩或女孩那样去行动,怎样承担起作丈夫、父亲或妻子、母亲的职责,在性行为方面如何才能不越轨等等,都要学习、领会、改造,即实行社会化。
树立健全的性心理,确立自己的性角色,并按照性角色规范去做。如果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生障碍,就会产生性变态,性罪错等现象。儿童性心理的发展,主要是以下四要素的形成和发展。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所得到的自身感受;周围人对他们一些行为表现是赞许或反动的反应这两条途径来得到某种心理刺激。
认清性别标志性别标志就是同是男是女联系在一起的语言和行为。它既包括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也包括对客体(他人)的认识。儿童通过衣服、头发、胡须、称呼等认清自己或他人的性别。例如:幼儿从父母对他说“你是男孩子”,自己穿男孩的衣服,小阴茎,站着小便等认清自己是男孩;从别人的头发、服装、胡须等方面认清他是“哥哥”或“叔叔”;对称呼“姐姐”或“阿姨”的人她们的服饰、头发、体型等与“哥哥”或“叔叔”的不同,从而认清主体和客体的性别。
如果把自己或他人的性别搞错,人家就笑话,这就使他的认识得以纠正。例如,一个小男孩同妈妈一起去女浴室洗澡,阿姨们都取笑他,说“你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呀?怎么到女浴室洗澡”,他就会很不好意思,那么下次洗澡就会让爸爸带他去而不与妈妈一起去了。
对于性别标志的认识,一般人都不会发生错误的。但有极少数人主体的性别认识有倒错现象,即所谓“性别同一性障碍”。这样的人在生理上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但往往从幼年开始就强烈地认为自己是异性,即男人认为自己是女人,按照男人的方式生活,女人认为自己是男人,并穿男人的衣服,并喜欢按女人的方式生活。
他们认为“肯定是上帝把我的性别搞错了”。这种倒错心理往往往终身难改,他们发展下去就要求做性别更换手术,即男子切去阴茎、阴囊并做人工阴道;女人就人造阴茎。现在,世界进行这种手术的人数以万计。据报道,我国首例性别重塑手术于一九九二年七月在北医大附属三院获得成功。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男女性器官内部互换手术。这两位变性手术者都是大学生,一位刚跨出校门,一位尚未毕业,他们都是自幼起就喜欢按异性的方式打扮自己,虽多次挨骂,但仍不改悔,经鉴定都患有“易性癖”的精神疾病。
他们都强烈要求作更换性别手术。经过手术,使两个年轻人都改变了从前的性别。若在幼年时的性社会化过程中发生障碍,以及没有认清性别标志,那么就有可能产生这种变态的心理。 学习性角色规范性角色规范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性角色出现,而社会对不同的性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
例如,男孩子要勇敢坚强,女孩子要文静淑雅;丈夫应主要承担养家的责任,保护妻子,妻子要管理家务、孩子、体贴丈夫等等,个人只有按此实行,才能和社会达到和谐一致。性角色的规范是从幼儿开始就点点滴滴地灌输而逐渐形成的。
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对他(她)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其性角色而加以赞许和批评。孩子从赞许或批评中逐渐懂得了怎样做才符合自己的性角色规范。例如,男孩子比较顽皮,摸爬滚打,喜欢舞枪弄棒,大人们就说:“这孩子以后准能当个将军”,若女孩子顽皮,到处爬上爬下,大人们就要说:“怎么一点也不象女孩子,疯疯癫癫的”。
同时,姓名、服装、玩具都有性角色的区别。男孩的名字多用“勇、虎、强”等,女孩的名字多用“丽、红、云”等,这也明显地反映出对不同的性角色的期待。另外,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性角色的区别。一般对男孩子给他们买枪炮、车等玩具,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的性格;而对女孩子则给买娃娃、花等玩具,培养她们文静贤淑的性格。
所以,性角色的规范同父母的教育和他们所期待的理想性角色的要求是分不开的。性角色规范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我们传统文化要求男子坚强、勇敢、豪爽,女孩子应该文静、贤淑、体贴。男人如果粉脂气太重,女人气,就会遭非议,许多人不欣赏银幕上的“奶油小生”,原因就在于此。
而对女子若有点男子气,人们还是接受的,说她很“泼辣”,“能干”,但如果太过分,也不好了,走路大摇大摆,吃饭狼吞虎咽,人们见了也会摇头。但是,现在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那些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性角色规范也发生变化了。
虽然这种变化不为所有的人所接受,但是,它的发展正越来越冲击着传统文化对性角色的要求。比如,女子举重、女子健美等一些体育活动的发展。 建立与成年人的同化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要象大人一样”的愿望,这种愿望会导致他们对同性家长或同性的所崇拜的人物进行“认同”,也就是说,被他“认同”的人“同化”,这种同化作用也就是对他人的特征的吸收,可以促使男孩向“男子汉”、“丈夫”、“父亲”的方向发展,女孩向“女强人”、“贤妻良母”方向发展。
促成性角色“同化”的最重要机制在于发现相似性。当孩子在发现自己与父亲或母亲有某种一致性,就趋向获得这种他所欣赏的品质。对这种一致性,孩子可以从父母的体形、外貌、风度、能力等方面发现,也可以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
比如,大人教育孩子:“要象爸爸那样坚强”,“男子汉不要动不动就哭”等等。如果孩子对同性家长的某种品质特别欣赏,为了提高自己,他将加倍努力地寻求和家长一致,同时,也促进了他向同性成人的“同化”。
应该说明的是,幼儿的同化作用并不只是对父亲或者母亲,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不过有所侧重。目前人们认为,儿童和父亲、母亲同时发生“同化”作用,吸取双方各自优点,也就是说无论男、女都应具有双性气质,既具有男子坚强、勇敢、果断等优良吕质,又具有女子细致、温柔、体贴等优良气质,这才是最全面的。
因此,父母对和童性角色的正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性角色的情感倾向性角色的情感倾向是指一个人对那些和性别相联系的活动所持的态度和偏好。比如,男孩对电视、电影中打仗、枪炮特别感兴趣,女孩对花卉、布娃娃等特别感兴趣等等。
这种情感倾向在一生中可以有多次变化。例如,一个女孩在幼小时与男孩、女孩一起玩耍,到六、七岁以后就只和女孩玩,和男孩的界限分得很清楚。据研究发现,无论怎样,三岁左右的孩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角色情感倾向了。
这种情感倾向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决定于个人因素。如果一个人的秉性和素质都适应于某种性别的规范,那么,就越趋于这些规范,喜欢它并朝它的方向发展。例如,好动的孩子就喜欢好动的事情,好静的孩子就喜欢好静的事情。
其次,决定于“同化”作用,孩子越欣赏某种性别的家长,就起趋向于按其方式行动。这种“同化”作用不仅有父母,也有他们欣赏的英雄人物或崇拜的人。再有决定于环境因素。环境对某一性角色有种种评价和暗示,这对性角色倾向性影响也很大。
例如,社会上较普遍地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这就形成了某些女孩的自卑心理,据统计,一百个男孩中只有一个想做女孩,而75%以上的女孩愿改性做男孩。环境因素中还有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响,电影、电视中性角色的形象,当孩子缺乏正确的情感倾向时,往往不加区别地模仿,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这就需要大人们及早地发现,并予以纠正。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