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月有什么历史和成果?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起源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谜题之一。研究月球可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包括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及特点,认识地球自然系统与太空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月球表面保留着数十亿年前与彗星和小行星碰撞的痕迹,而地球上的地质变化销毁了这些记录。 因此,探测月球可以提供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全部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起源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谜题之一。研究月球可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包括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及特点,认识地球自然系统与太空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月球表面保留着数十亿年前与彗星和小行星碰撞的痕迹,而地球上的地质变化销毁了这些记录。
因此,探测月球可以提供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与冷战时期相比,各国在新世纪的探月活动呈现出新特点。当时美苏探月的目的是满足政治和科技需要,而现在各国的主要目的是把科学探索和经济需求相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从规模上看,现在人类探测月球的规模更宏大。各国陆续发射采用最新技术成果的多种先进月球探测器,收集各种月球地理数据,从月表到月球内部结构都有研究。现在加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越来越多,打破了少数国家垄断探月的局面。
2008年7月,美国、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了联合探月协议,共同发起了名为“国际月球网络”的探月活动,计划逐步在月球上建立数个科学站。航天大国俄罗斯也制定了本国的月球探测计划。
【各国探月工程】 全球迄今进行了126次月球探测活动 成功率50%
◆ 美国
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然而,人类还是抵挡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
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其中,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以绘制月球表面地形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证据等为目的,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
美国还于2006年4月提出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美国航天局希望这一项目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以有助于未来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建立长期基地。这一项目将利用美国航天局计划于2009年发射的“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来撞击月球,以探测月球是否有水存在。
2009年6月18日,美国航天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
美国的月球探测史
美国是最早开始探测月球的国家之一,其取得的探月成果尤为显著。
“阿波罗计划”在美国探月史上居首要地位。1961年5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要在此后1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
为了登月,美国航天局以1965年和1966年的两次“双子座”计划作为铺垫,为登月提供了至少3方面的关键经验:长时间太空飞行、太空行走和飞船对接。
在此期间的一些无人探测项目也为登月作了准备。
但“阿波罗计划”出师不利。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发射台起火,3名宇航员遇难。美国航天局不得不重新设计飞船,提高安全系数,整个计划也因此耽搁。
从1968年10月到1969年5月,阿波罗7号至阿波罗10号飞船,先后测试了改进后的飞船系统组件。阿波罗10号飞船在环月球轨道上成功飞行,为载人登月扫清了障碍。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
同年7月24日,这艘飞船载着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此后,美国又实施了6次在技术方面更复杂的探月活动,其中除阿波罗13号飞船未能按计划登月外,其他几次都获得成功。
“阿波罗计划”让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带回了约440公斤的月岩样品,获得了大量月球照片、月球表面的科学数据和环月球轨道试验数据等,使研究人员对月球的认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美国日后的月球探测奠定了基础。
由于财政预算紧缩等种种原因,“阿波罗计划”之后的近30年间,美国的探月步伐大大减缓。近年来,基于月球本身重要的科研和开发价值,美国对月球又重新关注。2004年1月,美国时任总统布什提出“新太空探索计划”,其中包括“重返月球”。
目前,美国正在实施“重返月球”的第一阶段计划,研制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奥赖恩”,并设计未来的月球永久基地。
2009年6月18日,美国航天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
8月14日,负责评估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奥古斯丁委员会向白宫提交初步报告称,如果美国航天局的预算不能得到大幅提高,美国2020年重返月球的计划将无法按时实现。
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2011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报告,建议国会在未来5年内为美国航天局增加约60亿美元预算,但同时建议取消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而将火星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
◆ 俄罗斯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
◆ 中国
2007年10月,中国“嫦娥一号”卫星踏上“奔月”旅程,并在一年多后成功撞月。我国有望在2013年有望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对月球的无人探测。
2010年9月29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宣布,嫦娥二号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第二次会议研究决定,嫦娥二号任务拟于9月30日开始加注火箭推进剂,10月1日至3日择机实施卫星发射。
◆ 日本
2007年9月,日本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发射升空。它取得多项成果,包括描绘出世界首幅高精确度月球全球地形图;发现月海底部存在弯曲的层状构造;发现月球表面正面和背面重力存在差异等。
◆ 印度
2008年10月,印度发射首个无人探月器——“月船1号”,它利用携带的各种仪器收集月球地理结构、化学构成及矿藏等数据,并收集月球地理数据以绘制高精度的三维月球地图。但到2009年8月底,“月船1号”与地面失去联系,任务被迫终止。
印度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的无人探月器——“月船2号”,预计2013年上半年发射升空。
【欧洲探月工程】
2003年9月,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顺利升空,并在完成观测使命后,于2006年9月成功撞击月球。
欧洲还计划未来让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分阶段建立月球基地。
【近年来撞月的探测器】
为加强对月球的研究,近年来,多个国家和机构实施了撞月计划。科学家介绍说,撞月过程可以得到探测器绕月过程中无法获得的宝贵信息。
2006年9月3日,欧洲航天局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击月球,以对月球的 “温柔一击”结束了近3年的太空之旅,奏响了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
2008年11月14日,在飞行38.6万公里后,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所携带的重29公斤的月球撞击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
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成功完成硬着陆。
2009年6月11日,日本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结束收集月球观测数据的使命,于日本当地时间11日3时25分(北京时间2时25分)在地面工作人员的控制下坠落月面预定区域。
2009年10月9日,在经过近4个月的飞行后,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相继撞击月球南极地区,以在月表之下寻找水冰存在的线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