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几个句子的意思!

几个句子的意思!!!有一点难度哦!!但我相信你们是一定会的!!!!~~~1.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为之,而寒于水.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全部回答

2006-05-29

0 0
1.青色,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但是却比蓝色好看;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寒冷。 2.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总会有比我学识高的人。选择他身上我没有的优点来学习,但到他身上有我也有的缺点我就改正。” 3.宇宙太空时间的优势不如地理优势,地理优势不如人民的团结。

2006-05-29

70 0
     2)孔子说:3个人走在路上,一定有可以当我师傅的人,选择他好的地方而跟从(这里指学习他人的优点)对于他不好的地方从而改正。(这里指对于他人的缺点要注意,避免就范,以示警醒)。
   按照字面上翻译是这样的,不能用括号中的代替,文言文翻译注重具体字词的落实,但这样的翻译看上去语句不是很流畅,这就需要你自己调整一下用词。   但是,如果就这样回答,老师也不会扣你分的。
  这点可以保证。文言文翻译一定要把关键字给翻译出来,至于其他的语言组织不是重要的问题。 其他两句我不能确定,所以不给予回答了,而这句是我们教过的课文所以一般不会错的。

2006-05-29

72 0
1,靛青源于蓼蓝,颜色却比蓼蓝更青深;冰由水结成,却比水更寒冷。 2,孔子说:“路上有三个一起走,其中必有一个可以作我的老师。我们选择一个人好的地方学习,也要以他的缺点不足引以为戒。” 3,作战时有利的天气时节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却比不上人向所向。

2006-05-29

55 0
你能写出这几个句子,说明你也学了不少的文言文,更何况这几句常见于现代文章报端,一般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意思。我不相信你不知道此三句的解释。

2006-05-29

68 0
     1.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条成语原出自《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宋代钱佃著《荀子考异》卷一说:“青取之于蓝”,一种版本无“于”字,一种版本称“青出于蓝”。
  又北齐刘昼《崇学》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意为青定青是从蓼蓝草提炼了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草更深。   北朝时候有个李谧,他跟老师孔王番读书很用功。过了几年,他的知识已经比老师多了。
  孔王番也觉察出李谧已在自己之上,凡遇不解和疑难总要虚心地向李谧求教。但李谧总觉得不好意思,说话吞吞吐吐的。可孔王番坦诚地对学生说:凡是在某一方面比我高明的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何况你呢?   这件事传出后,许多人很受教育,有人还编出歌词颂扬他们:“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意思是:青色是由蓝色变成的,但蓝色反而在青色之前没有光采。老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凡明了经书道理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   后来人引伸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青出于蓝”这句成语,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  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  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006-05-29

71 0
这个是什么题目?翻成白话文? 1,青颜色是从蓝颜色提取出来,而比蓝色更好看。冰是由水形成的,但比水更冷。 2,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的师傅。选择好的而去学习,不好的要去改正。” 3,好的时间不如好的地点,好的地点不如好的人气。 第3句可能不正确,不能正确表达意思。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