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童年趣事谢谢!
童年趣事(转贴)
打砖
打砖是南方的游戏。 我后来去了北方, 问了问, 回答是简单的玩法有, 也不流行。我出生在安徽, 十岁前一直生活在安徽,对打砖是相当得熟悉。水平虽然不是很高, 但技巧一流。 这也是我典型的做事的路子, 实力不行, 技巧补。 就象当年靠托福, 我敢说听力技巧天下第一。 每篇短文最多能听懂一个整句加几个单词。 15题以后的单句只能听见NOT的实力, 硬被我考了63分的听力。 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差点就报名新东方教听力去了
当年砖头是战略物资。 打砖是有些犯忌的。 碰上认真的大人, 还会臭骂一顿。 幸亏我们那里当时是国家基建单位, 当地的砖窑又多, 所以还能玩得起来。...全部
童年趣事(转贴)
打砖
打砖是南方的游戏。 我后来去了北方, 问了问, 回答是简单的玩法有, 也不流行。我出生在安徽, 十岁前一直生活在安徽,对打砖是相当得熟悉。水平虽然不是很高, 但技巧一流。
这也是我典型的做事的路子, 实力不行, 技巧补。 就象当年靠托福, 我敢说听力技巧天下第一。 每篇短文最多能听懂一个整句加几个单词。 15题以后的单句只能听见NOT的实力, 硬被我考了63分的听力。
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差点就报名新东方教听力去了
当年砖头是战略物资。 打砖是有些犯忌的。 碰上认真的大人, 还会臭骂一顿。 幸亏我们那里当时是国家基建单位, 当地的砖窑又多, 所以还能玩得起来。
打砖有两种基本玩法。 一种是简单玩法。 两三个人, 一人拿一块砖头做本命砖, 放在五到十米远处, 再找块石头(实在不行, 拿块砖头), 轮流掷向其他人的本命砖, 在其他人的倒了后,谁的本命砖没被打倒就算赢了。
赢了后的奖励不过自己乐乐, 所以也没什么劲。 通常是正式玩前(人手不足)时的练习。
正式玩法十分复杂, 玩起来时间也长。 需要六个人。 五块砖三块在后, 两块在前。 在离前面两块砖大约十米处拿粉笔划条线做投掷线。
大家拳头, 剪刀, 布猜出投掷次序。 每人拿一块石头轮流投掷。 那五块砖颇有讲究。 后排中间的那块是皇帝(法官), 它的左边的那块叫聋子(陪审团), 右边的是宰相(检查官), 前排的两块是打手(庭警)。
当一个人把一块砖打倒后, 就把砖放回原地放倒, 再把手里的石头放在上面算是占住了。 别人继续打。 如果别人把他的石头从砖上打下来, 那就算别人把他赶跑了。 打下的那人占住砖而被打下的人回到线前重新投。
当五块砖都被占住的时候, 最后那人就只有三次投的机会, 叫做救命三招。 三次里如果他不能把别人打下, 他就是犯人。 如果打下, 被打下的人使用救命三招, 直到犯人产生为止。
然后就是对犯人的审问和惩罚。
首先由宰相(检查官)说明犯人的罪行。 宰相(检查官)就一通胡编, 羞辱犯人一遍。 然后由皇帝(法官)定罪, 定下惩罚措施。 例如, 打手心三下, 格吱一次, 捏鼻子一下等等。 由两个打手(庭警)执行。
执行完了, 皇帝(法官)问聋子(陪审团),听见了么?(够了么?)。 聋子说没有, 则继续惩罚。 如果说有, 则结束游戏。
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自己手中的石头。 太大, 则不容易投。 太小, 则容易被别人打下。
这个游戏好玩的地方是可以看出谁与谁的关系好。 当时大家都小, 没有心机。 一切都在游戏中表现出来。中国的关系学, 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 所谓高举轻打(打手), 莫须有(宰相), 轻罪重判(皇帝), 装聋做哑(聋子), 就是那时候潜移默化的。
官兵抓强盗
谁说中国人不讲究团队精神? 谁说中国人不讲个人英雄主义?
官兵抓强盗是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 首先, 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玩具/道具, 唯一需要的是人。 而当时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
其次, 这个游戏可以带女孩玩 。。。
玩这个游戏, 需要的是跑的快, 头脑灵, 有点美式足球里的跑锋的味道。 我从小跑的就慢, 但偏偏最爱玩这个游戏。
游戏一开始, 由两个大家公认的跑得最快的人选材。
他俩使用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选材权(有点想NBA的DRAFT:-)。 赢的人要一个同伴, 然后输的人选一个。 如此继续, 直到所有的参加者分配完为止。 基本上, 这是公平的。 一般的, 两边的实力相当。
因为都是玩了多少的伙伴了, 谁跑的快大家都很清楚。 我大多数情况下是最后被选上的。 如果是单数, 很可能落了单(甚至有时在有女孩参加的情况下)。 不过, 即使这样, 也没打击我的积极性。
分帮完毕, 首领使用三局两胜的办法猜拳猜出谁是强盗(赢的一方), 谁是官兵。
也许是从小的反叛精神, 也许是向往自由, 也许是痛恨责任, 总之, 大家都喜欢扮强盗而不喜欢当官兵。
之后, 就是一边选棵大树当做"家"。 没有大树就选堵墙。 不过墙远不如大树好。 大树当家可以从各个方向归家, 战术变化多很多。
双方队员归自己的家。 然后游戏正式开始。 强盗的目的是想办法冲到对方家里。 如果官兵家里没有关押的强盗, 就算强盗抢劫成功。 如果有关押的强盗,就算把关押的强盗们救出。 官兵是不被允许常呆在离自己家两米以内(有些象篮球的三秒区)。
强盗的家是强盗休息的地方。 当被官兵追得紧了, 可以跑回家休息。 只要身体任何地方碰到家就算安全了。(象棒球中的上垒)。 刚被救出的强盗可以大模大样走回家, 重新出发。(象电脑游戏中刚得到一条新命, 在一定时间内, 刀枪不入)。
当所有强盗都被抓光后, 两边对换角色。
抓强盗是"抓住后, 打三下"才算数。 所以比较难。 碰上力大的, 往往挣脱。 因此, 一对一的抓不容易。 因此, 多个官兵的配合极为重要。 当多个强盗被抓后, 强盗们手拉手接成人串。
最后那人用一只手碰在官兵的"家"上。 人串来回扫动, 只要有一个在逃的强盗用身体任何部位碰到人串的任何人的任何部位, 整个人串被救。 所以, 当被抓强盗多了后, 官兵必须留人守家,否则前功尽弃。
最关键的时刻是只剩一两个强盗的时候。 官兵希望尽快抓住他们好结束。 而在逃强盗则要拼死突入, 救出大队人马。
我常常是最先被抓等别人救的。 因此, 在组织人串上, 我是拿手好戏。
我每每站在人串头上, 伸长了手等待同伴的来到。 由于强盗被抓后, 唯一的要求是必须"导电"碰到官兵的"家", 所以人串的移动配合非常重要。当人串长了后, 甚至可以用来阻挡官兵。
当我扮官兵时, 往往最无趣也最关键的守家职责由我担当。
我一跑不快, 二没力气, 所以主要是大呼小叫提醒队友。 所以我用眼用脑甚至多于用手用脚。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最后的英雄在大队人马包抄下, 绕开圈子, 在前堵后追情况下, 如同橄榄球的跑锋最后TOUCHDOWN时, 一个鱼跃, 扑向望眼欲穿的同伴们。
大批官兵一涌而上, 十几双手在他身上拍着, 十几张嘴数着, 一二三。 大家的焦点是先抓住了, 还是先救出了。 最后英雄的形象, 颇为悲壮。 当时孩子们认真的情形, 竟有些婉约了。
传媒
当然没有因特网。
电视也较罕见, 不过 。。。
一。 收音机
那时,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 很长时间内, 那是除了电灯之外的唯一电器。 电风扇是八一年的事情了。 在我们家, 电视是八二年买的。
我们家的收音机是上海制造的红梅牌的小收音机。那时候, 上海制造是质量的保证。(虽然我不太喜欢上海那地)。 我和大哥小的时候, 拿收音机当玩具, 摔了不知道多少次。 一个角都摔没了, 可声音依然清晰。
等稍大点, 是听而不是摔收音机以后, 我的保留节目是小喇叭。 好象是每星期天上午十点播出。现在我还记得词呢。 一个清脆略发嗲的童音: "达滴达, 达滴达, 小朋友,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最后是, "小朋友, 再见"。
偶尔, 是唱着的"我是小丁铛, 工作特别忙, 听众来信我收看, 我为小喇叭, 开信箱。达滴,达滴, 达滴达"。
小喇叭之后则是哥哥的"星星火炬"节目。
他特爱听。 可等我到他的年龄时, 我也没对这个节目感兴趣。
再大一点后, 最喜欢的就是每个星期天傍晚七点的星期天相声了。 从那时起, 感受到明星效应。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李文华的相声确实比其他的相声要好听些。
那时候,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 基本功特扎实。 姜昆是我上中学后表演相声时的目标。
我从小就是睡虫。 一直到我上大学前, 八点半"全国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结束时, 就是我上床睡觉时。
可五年大学下来, 我再也不能在十点前睡觉了。 现在更糟糕。 一点以前是无论如何也合不上眼的。
等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刘兰方播讲的评书"岳飞传"红遍大江南北。 什么"八大锤", "挑滑车"都是热门话题。
可笑的是, 我一直以为刘兰方是男的, 而且认为她的说书方法就是评书的标准。 等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的时候, 很长时间里接受不了袁阔成的说评书方法。 过了很多年以后, 在一朋友家重听刘的"岳飞传", 发现实际上比袁阔成的评书是差远了。
等"隋唐"的时候, 我已经上四年级了, 对"隋唐"不感兴趣。 也许因为"隋唐"是内战, 不如"岳飞传"震撼人心。
之后, 就是今晚八点半了。 我二十岁生日那天, 花了两千块钱(平生第一次花钱过百, 不过是自己挣的)请了二十个同学(从中学到研究生)吃饭卡拉OK回来, 一隔壁的同学冲过来大声喊, 大胖球, 你妈妈在今晚八点半给你点歌了。
我醉熏熏地狂冲去他们宿舍, 坐在他的床上, 静静地听歌, 泪流满面。 是呀, 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摸着才剃的光头(迄今为止, 唯一的一次理光头, 为了庆祝二十生日, MAYBE SAME THING FOR 30), 在他的床上睡到天亮。
2。 大喇叭
当时, 挂在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是重要的消息来源。 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 经常放些进行曲什么的鼓舞人心。 我自己为其中一曲瞎编了些词(也许是什么地方看来的原词, 不记得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迈向前方。。。
3。 报纸杂志
我们家订了一份"小学生报"和一份"我们爱科学"。小学生报上有关于宁柏的报道。 后来他成了我的师兄。 我跟他下过三盘围棋, 都输了。
但我觉的他心理素质有些不行(瞎感觉的)。 我第一次看见他时, 心想, 他怎么这么丑呀。 (SORRY, MY TRUE FEELING AT THE MOMENT)。 他的确不是凡人像。 上了研究生, 不知哪里来了一人到我们宿舍, 知道我是宁的师弟后, 得意地说, 呵, 那时他多有名呀。
现在也不过是个讲师。 我都是副教授了。 我十分气愤, 约他下棋。 他高兴应战, 被我杀的他全盘一个子也不活。 算是小小教训他出言不逊。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是上父亲办公室看工人日报和参考消息。
4。 作文通讯
上四年级时, 被老师强迫买了一本作文通讯。当时十分气愤。 但其中有篇文章吸引了我, 是讲四国大战(军棋)的,大概是湖北或湖南的一个孩子写的。 我以前从未玩过, 觉得十分好玩。
但家里绝不会同意买两副军棋的。所以只好心里想象解谗。
真正下四国大战是上了大学以后的事情。 我挨个问大学同学(男生ONLY), 居然人人看过那篇作文通讯, 记得那篇文章。 可见大家的贫穷也挺可怜的。
5。电视
阿童木是我每周六去同我最要好的女生家看的。 唉, 初恋呀。。。
在敌营十八年是去我母亲的同事家看的。 至今我能唱它的主题歌:
啊, 战友, 你乔装改扮, 顾得的先伸手, 啊, 战友, 你舍生忘死, 深入敌穴去战斗, 啊啊啊啊, 胜利在向你招手, 曙光在前头。
。。。。。
我们家买电视后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排球女将", 然后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森林大帝", "血疑"。 到了"花仙子", 我就长大了, 不爱看电视了。 所以说, 热爱"花仙子"的网友, 你们小一辈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歌一直到上大学的时候都能唱出来, 现在忘了。
好象是德语的。 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能唱的一模一样。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