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用左手向国旗敬礼的人是谁?
贺炳炎(1913-1960),原名向从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贺炳炎,1913年农历腊月三十除夕之夜出生于湖北省宜都县江家湾村的一间茅屋之家。
父亲贺学文原是宜都县九道河人,因生活所迫,长年在外帮工度日,后到江家湾背煤,落籍江家湾一户姓向的人家。贺炳炎原随祖姓,取名向从炎,后改随父姓,更名贺炳炎。贺炳炎6岁时母亲病故,姐姐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哥哥过继他人,贺炳炎由婶娘收养。 贺炳炎9岁时,就随父亲到煤矿背煤。但因年小体弱,力不能支,不久后只得托人说情,到邻村松木坪给地主放牛和干家务活。前后2年左右,...全部
贺炳炎(1913-1960),原名向从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贺炳炎,1913年农历腊月三十除夕之夜出生于湖北省宜都县江家湾村的一间茅屋之家。
父亲贺学文原是宜都县九道河人,因生活所迫,长年在外帮工度日,后到江家湾背煤,落籍江家湾一户姓向的人家。贺炳炎原随祖姓,取名向从炎,后改随父姓,更名贺炳炎。贺炳炎6岁时母亲病故,姐姐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哥哥过继他人,贺炳炎由婶娘收养。
贺炳炎9岁时,就随父亲到煤矿背煤。但因年小体弱,力不能支,不久后只得托人说情,到邻村松木坪给地主放牛和干家务活。前后2年左右,贺炳炎更换了3家,终因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压,怀恨出走,给人杀猪,拜师学篾活、裁缝、打铁等。
大革命兴起后,贺炳炎的父亲贺学文参加了农会。大革命失败后,被迫背井离乡,在湘鄂交界四处躲藏。1928年秋,红军到达石门、宜都边境一带,贺学文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春,红四方面军到宜都一带打游击,贺学文随队回到家乡。
父子相见后,贺炳炎恳求父亲带他去当红军,父亲见他体弱,答应以后再来接他。随后,走乡串户打铁。一天夜里,贺悄悄地出走,参加了红军。
二
贺炳炎参军后,随红四军转战各地,战斗中勇敢顽强,无所畏惧。
同年6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贺炳炎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成长迅速,在短短的两年中,先后由战士升为班长、排长、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
两年后,贺炳炎被送到洪湖军校受训,在受训期间,担任区队长。
一天敌人窜入根据地偷袭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军校学员奉命在陈坨子口阻击敌人。学员因人多枪少,贺炳炎把手枪让给战友,自己操一把菜刀冲入敌阵,一连砍倒几个敌人,从敌人手中夺枪击敌,打退了进犯之敌。
贺炳炎因此名扬全军校并受到表杨。 1932年春夏之交,贺炳炎军校结业,被分到红三军手枪大队任区队长,随即升为大队长。同年9月,红三军从洪湖突围进行战略转移,贺炳炎率部参加了“七千里小长征”。转移途中,奉贺龙、关向应命令,与原少共省委书记宋盘铭组建“襄北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
同年11月,独立团与红军主力在湘鄂豫边会合。随后,贺炳炎调任红八师二十二团团长,担任全军的后卫任务。
1933年初,红三军到达湘鄂边后,进行了整编,全军编为七师、九师,贺炳炎任红二十团团长,不久后又任红二十九团团长。
这时,贺炳炎的父亲已任红军司务长,后在鹤峰战斗中牺牲。在红军整编中,进行了内部的肃反,由于肃反扩大化,贺炳炎被当作“改组派”逮捕,险些被杀,捆绑29天后,贺炳炎被释放,出任新兵大队队长。
1934年初,为改变红军困境,总部决定向贵州东部开辟新根据地。
贺炳炎奉命率一支游击队在沿河县溪滩一带发展革命武装,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同年夏秋,游击队升为独立团,不久后又扩充为湘鄂川黔独立师,贺炳炎任师长。同年10月25日,红三军与红六军会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组成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总指挥部。
独立师编入主力,贺炳炎改任红六师十八团团长。桑植战斗之后,贺炳炎调总部任管理科科长兼作战参谋。随后,哪里战斗情况紧张,贺炳炎就受命去进行临时指挥。
1935年春,在后坪之战中,红军先后派两个突击组均未拿下制高点,眼看歼敌计划就要落空,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一跃而起,迅速接近制高点,在中弹的情况下,只身突击成功,并找到两挺机枪和很多手榴弹,远敌用机枪扫射,近敌用手榴弹歼灭,使红军主力得以重新组织反攻,将敌击溃。
同年6月,在中堡伏击战中,贺炳炎在火线上接任十八团团长,他与余秋里政委一道指挥部队击退了敌人多次冲锋,保证了主力的歼敌部署。板栗园战斗中,红四师师长受伤,贺炳炎奉命指挥红四师将国民党军八十五师全歼。
芭蕉托战役,贺炳炎身先士卒,被誉为“孤胆英雄”。
同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指挥下,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同年12月,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贺炳炎右臂第六次负伤被截肢抢救。
1936年7月1日,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后改称为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贺炳炎任红六师师长。此时,张国焘已公开反对党中央,贺炳炎坚决站在朱德、贺龙等一边,拒绝了张国焘的拉拢,顶住了张国焘的要挟。
并及时向全师指出,“真中央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我们要跟着朱德、贺龙坚持北上,去会真中央!”并于7月7日率部从甘孜出发向哈达铺前进,10月20日到达会宁,胜利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三
红军在会宁会师后,贺炳炎因左臂内尚有一粒子弹未取出,伤着神经,被送到西安广仁医院治疗。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炳炎顾不得伤病痊愈,毅然离院回队,担任由红六师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二0师七一六团团长。随即率部挺进到同蒲路北段的宁武、神地、朔县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指挥雁门关伏击战,歼灭日军500余人,缴获了汽车多辆。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贺炳炎因此获得国民政府通令嘉奖。
1938年1月,组建第一二0师第三支队,贺炳炎任支队司令员。随后,率队到大清河北岸进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工作。
仅几个月时间,支队由原126人扩充为3个团和3个独立营,近5000余人,打退了日军多次“扫荡”。是年冬,贺炳炎又率支队进入冀中,先后进行了莲子口、北板桥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3路合围。
1940年,贺炳炎奉命率队返回晋绥参加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后,贺炳炎升任三五八旅副旅长。
1942年,贺炳炎带职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转入中央党校,参加延安整风,并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1944年,贺炳炎偕廖汉生带领三五八旅百余名干部与三五九旅南下洪湖开辟新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贺炳炎参与组建了江汉军区,并任军区司令员。
四
1946年7月,贺炳炎奉命返回晋绥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同年11月调任晋绥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随后率队连克朔县、宁武、崞县诸城。
为打好攻坚战,贺炳炎及时组织部队进行各种爆破方法试验,除炸药包外,还创造了“爆破杆”、“爆破筒”,用迫击炮抛射炸药、坑道爆破等方法,并在部队中推广。在清涧、汾考等攻坚战中,几种爆破方法都发挥了作用。
1947年5月,贺炳炎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队参加指挥了保卫延安的战斗,参与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宜川、西府、陇东、宜瓦、荔北等战役战斗的组织指挥工作。在宜瓦战役中,贺炳炎纵观全局,当机立断,及时指挥部队堵住了兄弟部队因故未能封住的缺口,保证了西北战场取得空前大捷。
贺炳炎因功勋卓著,受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嘉奖。
1949年1月,西北野战军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在贺炳炎等率领下,第一军连克三原、岐山等县,歼国民党军五十七军1万余人。
接着攻克陇县,解放泰安。随后,又进军青海,1949年9月5日进占西宁,青海全省解放,进占西宁后,贺炳炎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是重病缠身的贺炳炎,不得不长期治疗。
1952年,贺炳炎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和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9月,贺炳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3月,任中共成都部队委员会书记、成都部队司令员。
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贺炳炎当选为中共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贺炳炎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先后负伤16处,并失去了右臂,全国解放后,他带病坚持工作,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终因积劳成疾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