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诸葛亮功绩的评价?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 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全部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
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人开始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们开始对于自己所接受的长期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动摇,对史官的春秋笔法进行怀疑,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历史事物的完全不信任,这种倾向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有害处的。
在本刊中,我们借用对诸葛亮这个三国著名人物的评价争论,想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需要的真实或许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一种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情引发的真实,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好恶来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人物。
也可以笑谈、戏说和大话历史,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有人说对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溯源于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中,提到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时,说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鲁迅并不是直接针对历史上的诸葛亮而进行评论,而是对于罗贯中小说中的孔明先生进行评价,历史和演义的分歧是很大的,这种分歧体现了小说家本身的立场、态度和喜好。
所以对于塑造人物总是有类型化的倾向。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并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是历史人物、小说人物以及历史积淀下来人们对诸葛亮评价的综合体,这个诸葛亮已经不是他本人,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这里评论他,也不仅仅是评论这么一个历史人物,而是进行一种文化现象的评析。
现在的网络时代,也有不少网站在进行三国文化的整理、评价,自然对于诸葛亮这位三国时代的“完人”似的人物不会放过,本刊编辑在这一期百家争鸣中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针锋相对的对于诸葛亮进行了评价,相信大家看完这些文章,也会形成自己对诸葛亮,对三国,甚至对于历史如何评价的一种态度。
下面是第一篇,以做抛砖。
诸葛亮是完人吗?
诸葛亮一直被看作古代士或者文人的典范,更有甚者被认作千古“第一大智人”,到了清代以后更被看作一代完人。但现在有不少人发现“盛名之下难符其实”,抛开演义不讲,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未这么高明,其才略在当时就显得平庸(苏东坡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更不要说和千年后辈出的人才比了,陈寿评价他是“管萧之亚匹也”应该是很恰当的。
那篇“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之所以很有反响,就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把孔明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把“第一完人”的形象扯得体无完肤。但畅快固是畅快,可是矫枉过正,此篇文字虽有水准却也有偏激的地方。
特别是说诸葛亮不是政治家就不能让人信服。。
毋庸讳言,对三国演义里捧得很高的刘氏集团人物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因为他们的一些所谓英雄事迹大多是罗贯中虚构的,对孔明更是如此。他的大多“神机妙算”均史无所考。
而其谨慎的个性也并不可以十分推崇。所以在看到揭示诸葛亮不是的文字很多人总是很畅快。但仔细想想孔明为什么受崇拜的真正原因——作为权臣生能鞠躬尽瘁,又独善其身;死又享有美名、得享宗庙;而其出生布衣却得到了明主三顾的厚爱,这样的人生不是古代所有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么。
而作为托孤重臣全身全名可谓千古一人——从这个层面来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代完人,甚至可称千古完人了。
翻开历史上带兵重臣和君主之间的血腥事例太多了。不是象蒙恬或岳飞那样被君主妄杀,就是象曹操或赵匡胤那样篡逆。
至于托孤之臣更是没有好下场,就算活着没事,死后也逃不掉。不是抄家灭门就是鞭尸的后果:远的霍光,近的张居正,多尔衮都是活例。而诸葛亮手握重兵又是托孤之臣,以上两者都占了。他连年同魏国交战,虽然忠心为国一片赤忱,然而战胜则声威愈胜,猜疑的人多;战败则丧师失地,弹劾之声难免。
便是坐镇边疆保持不战不和也有大将蒙恬的前车之鉴。即使一片公心,处理稍有不当,不是被“逼上梁山”成为“乱臣贼子”,就是被人赶下台去,同样身败名裂——这几乎是许多权臣逃不过的结局。
而孔明是个例外,在十多年中,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上辅幼主、下安黎民,外据强敌、内修庶政。
虽连年劳师动众,执法严峻,但民众并无怨言。刘备曾说过“取而代之”的话,但后来在他身上连周公所受的流言也从未发生过。说诸葛亮智谋超群我看就是表现在这里。这除了他可昭日月的忠心,开诚布公的处事态度外,和他处处谨慎的性格很有关系。
平时他事必躬亲,深恐大权旁落;又恐手下的人办事不,怎么不要“食少事烦”,在发生失街亭这样的事后,不等别人弹劾他便自贬三级,杀掉了爱如己子的马谡。所有的这一切他要化费多少心血,又有多少难言的苦处。
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我们只知道手摇羽扇、神采飞扬的诸葛亮,而历史的真实只能是处处谨小慎微,日日思虑过甚的孔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履险如夷。这样的孔明形象我们能从出师表中感觉得到。揽大权于一身又能杜绝流言的发生——这就是孔明最难得处,也是他成为千古“完人”的所在。
但这里“完人”的“完”不是完美的意思,我认为应是“完身完名”之义。能做到这一点的权臣溯古至今好象就是他一人了。“盛名之下……”那篇说诸葛亮不是军事家也不是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亮可能不是,但亮肯定是伟大的政治家,伟大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诸葛亮能成为“完人”自有他难得之处,但也不能不提后主刘禅的难得。首先他是一个宽厚仁德之主,其次他的碌碌无为在这里可能是优点。试想如果后主一心要自己建功立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那他和独掌大权的诸葛亮必然势同水火。
如他听信了小人的挑唆,其后果必不可想象。而在亮死后,后主的宽厚更为可贵。因为亮在世时,处处以相父自居,教导后主,把他什么都管住了,后主就是有不满也无可奈何。而亮死后,他完全可出出气,霍光和汉宣帝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说亮的坏话,有个叫李邈的就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陨没,盖宗室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客观说李邈把权臣和君主的关系说的很透彻,但就是因为对亮有微词,最后因此遭杀身之祸。
而后主对诸葛亮的宽仁由此可见一斑。后世的其他君主可以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现在还有人对后主不给孔明建庙责怪他,就太苛求古人了。
可以说孔明的忠贞和谨慎,以及后主的无为和宽仁造就了千古“完人诸葛亮”。
从一介布衣到出世为帝王师,这是科举时代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而诸葛亮本身的节操也确实让人敬仰,所以就是如今他的完美人生也使许多人神往。正是由于这个神往,人们把他看成偶像,把他捧到神坛上,于是加上许多智慧光芒也就不足为奇了。
谈诸葛亮的性格
关于诸葛亮的失误:军事上,用人上,处事上,太多了。我就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诸葛亮在性格上,是一个心胸比较狭隘,比较专断的人。
(一)任人唯亲不唯贤
诸葛亮所任用的人,大都原是自已的心腹或从荆州带来的"荆州班",而对原本西蜀的"东
州班"人士,和益州当地的土著人士,则不太重用。
例证:1。大家可以看看三国志中,蜀书那些提上名的大将,大多都是原来从荆州等带来的
,有一个数据(我不太记得了),好像说是蜀书益州人士的传只有十几个,而原荆州人士的传却
有五六十个。
这还算"蜀志"吗?
例证:2。因为的历史评价很高,"教育学家"们往往对他其中的糟粕避而不提。(
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以前存在的一大问题,要么全面肯定一个人,成神,要么全面否定一个人,
成奸。
现在有所改观,比如评价毛主席,林彪)其实中隐藏了,甚至直白地表现了许多
诸葛亮不恰当的所作所为,甚至任用唯亲,霸气凌人。
在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过一些人,比如郭攸之,蒋琬,费祎,向宠,等等。
但事实
证明,这些人并没有多大的才能。论将才,向宠不比王平,廖化,以及许多刘禅手下的益州幕僚
;论文官,郭攸之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手笔,蒋,费也只能称得上是循吏而已,不能算能吏。当时
的蜀国(时),人才还是不少的。
诸葛亮却只提了这几个人,为什么?他们是诸葛亮的
心腹,是荆州带来的,是诸葛亮用来看住刘禅的。
而对于政治对手,诸葛亮却从不心软。魏延,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人,大家一定
熟悉,这暂且不提。
我要谈另一个人。刘备托孤时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一个是李严。一个是
荆州原班人马,一个是益州投降人士。刘备此举意图十分明显。托孤之臣,显然今后就是国家
除皇帝外最重要的人了。李严也常常以托孤副手自居。
也的确,他的军事才能远远高于诸葛亮
。(大家不要吃惊,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如此,不太会打仗的。治国之能人,治军之乱臣)对于这
样一个政治对手,诸葛亮当然不满意。最后,根基不如诸葛亮深的李严不敌诸葛亮,惨死于他
的手下。
(二)臣子"命令"主子
诸葛亮甚至连丞相,或者说连官都不配做。他在中一上来就向刘禅提了很多要
求。注意,是要求,不是谏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妄自菲薄";"悉以咨之",然后又例举了上文提的那些人,实际上是强迫刘禅信任,任用他们。
虽然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流芳千古的词句,但也掩盖不了他专断,凌于后主之上甚至轻视后主的蛛丝马迹。
大家可以搜一搜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刘禅--一个大气的政治家",写得很好,很客观。
在
历史学角度,刘禅的评价是很高的,盖过他的老子,也盖过其它同时期的君主。从他和诸葛亮
的关系处理上可见一斑。这时候刘禅已经二十多岁了啊!不是小孩子了。诸葛亮怎么能这么命
令他做这个做那个呢?如果有人说因为他智商有问题,那是这人智商有问题,或者说轻信于小
说,没看过历史书籍。
别的不提,单说刘备不止一个儿子,况且北地王刘谌贤明人人皆知,如果刘禅智商真有问题,刘备会不考虑蜀国的将来?
关于刘禅怎么以仁君的身份很好地处理和诸葛亮关系的,可以看一看我上面提的那篇网上的文章,我有空也会再写一篇专门关于刘禅的贴子,纠正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对刘禅的错误看法。
(三)鞠躬尽瘁的背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们广为传诵的一句话。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为什么累死?积劳成疾。
为什么积劳成疾?
打仗太累?天天在马上跑的武将(如赵云,马超,马岱,王平…都跟他差不了几岁)除了生
病的,那个不比他累?
想了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
看来只有一个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国事操劳。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事无巨细,必亲自过目”,连军队的一个小小的帐目都要自己仔细
核对半天。
有必要吗?
是的,诸葛亮很勤勉。
但是,有人想过吗?这正是他信格上一个致命的缺陷:不信任别人。不肯放手任何一件小
事。
试想,算帐,算粮,需要一个将领,而且是军队的大将去做吗?你可以说他尽心尽责。但是
如果一个军队的指挥官每天都在处理这些事,一件都不放过的话,他的军队能打好仗吗?
这,说明了诸葛亮不相信别人,或者说,是他不相信自己?连自己任用的人,也不相信啊…
…
写到这里,该打住了。
太长了。还有很多很多。。。
再带着我的话去看一遍三国演义,三国志吧----
其实,就连刘备也知道诸葛亮性格有缺陷,不善于打仗。历史上刘备打过的真实的战役(
不是那些演义作者瞎编的战斗),有几次是带诸葛亮去的?
入西蜀,没有。
入吴,没有。这两次刘备生命中最大的战役,连诸葛亮影子几乎都找不到。
有人说:那当然啦,诸葛亮的任务更重----留守后方,保住国土呀!
呵呵,我反问一句:古今中外,你见过有哪个国家的军师参谋每逢大仗总是留守后方,而
不是在第一线指挥的,有吗?
不用我回答了。
就连刘备也知道,诸葛亮善于治国,而不善于打仗啊!
那,你知道吗?
毕竟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受罗贯中编著的,毛氏二父子大规模纂改(请允许我使用纂改
)的影响太深了!
而这些影响,大部分,都不是历史,都违反了历史(如三国演义贬低农民起义),甚至糟蹋
了历史!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