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股票

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优势以及投资者得到的好处

全部回答

2006-05-15

0 0
    我对可转债的理解不在于利率变动上,我认为可转债与该转债相对应的股票涨跌有关。以下是我所收集到的有关可转债的咨信: 一、可转债具有的独特投资价值 正是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对投资者来说是“有保证本金的股票”。
  一般而言,在二级市场上,上市公司可转债的价格波动特征表现为: 在强市市场中,转债价格随正股价格同步上扬,例如2000年5月至8月,鞍钢转债(5898)从95元攀升至145元,涨幅超过50%,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弱市市场中,转债价格在面值附近有一定的刚性,例如2001年8月,上海机场(600009)几度跌破9元大关,而机场转债(转股比例为10:1)在98元以上即获得较强支撑,可见持有转债能更好地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
   二、可转债的投资风险 虽然与股票相比,可转换债券风险要小得多,但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亚洲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还是蒙受了重大损失,在我国宝安转债也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投资者应该对可转换债券的投资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些风险包括: 1、股票波动风险。当股价高于转换价格时,可转换债券价格随股价的上涨而上涨,另一方面也会随股价的下跌而下跌,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 2、利息损失风险。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换债券持有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因为转股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为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 3、提前赎回的风险。许多可转换债券都规定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
  提前赎回一方面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另一方面也给投资者带来再投资风险。 4、强制转换的风险。  债券存续期内的有条件强制转换,同提前赎回一样,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只不过此时收益率一般会高于提前赎回的收益率。
  而到期的无条件强制转换,将使投资者无权收回本金,只能承担股票下跌的无限风险。 三、和投资时机 上市公司可转债的转换价格确定一般以基础股票的市场价格为参考,在基础股票价格之上有一溢价;溢价越高,转股的可能性越差,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越大。
    因此在市场处于平衡市时,到一级市场申购可转债未必是最佳的投资策略。事实上,可转债在上市之初即跌破发行价亦是证券市场中的常态,例如鞍钢转债和机场转债在发行上市之后不久都曾跌至96元附近,使原始持有者短线被套,但这时也正是理性投资者可以考虑介入的较佳时机。
   转债价格跌破发行价大幅贴水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短线投资机会,而基础股票价格与转债价格之间存在套利空间则为套利投资者提供了极佳的投资品种。  例如,2000年4月17日上市的鞍钢转债(5898),发行价100元,转股价为3。
  3元。从走势上看,鞍钢转债开盘101元,随后即大幅贴水,最低下探至4月27日的95。01元,至5月24日收盘价为99。08元,同日0898鞍钢新轧收于4。29元,其转债的理论比价为: 鞍钢新轧当天收盘4。
    29元/转股价3。3元×100元=130元,这意味着鞍钢新轧的长线投资者如果抛出股票而买入转债的话,可以有30%的套利空间。此时稳健型的长线买家在面值下方介入鞍钢转债,既可分享股市长期走牛之成果,又无在高位追涨深幅被套之虞。
   四、可转债转换为股票的策略选择 对于投资者,可转换债券提供了多一个投资品种的选择,也多了一条规避风险的渠道: 当股市向好,可转换债券随市上升超出其原有成本价时,持有者可以卖出转债,直接获取收益; 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业绩转好,其股票价格预计有较大提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以享受公司较好的业绩分红或公司股票攀升的利益; 当股市低迷,可转换债券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换债券及将转债转换为股票都不合适时,持券者可选择保留转债,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
     。

2006-05-13

162 0
    不好意思啦,当时回答的急,把可转债看成可赎回债了。 我觉得楼下的已经很完整了。我想说的是,可转债相当于债券里面附加了一个期权在里面,它与公司股票相关性表现在,如果公司股票表现好,那么就意味这个期权是“实值”的,那他被执行的可能性较大。
   但是问题来了,公司为什么发行可转债,如果债券持有人选择执行那么,意味现有股东权益被稀释这也是公司管理层所不愿看到的。  这里就有一个逆选择在里面。即好公司不倾向于发可转债,可转债是“坏公司”更愿意使用的一种方式。
  所以此类债券发行等级不会高,但是高于垃圾债券。他的风险在于到期,股票表现不好,债券持有人就会不执行转换,也就是有一个期权费的损失。在中国股价经常被操控,如果公司在临近可转日期的前几天人为把股票打压下去,一但过了可转换期,其价格由于时间价值(期权的时间价值)的归零,那么损失的还是债券持有人,毕竟至少损失了那个隐含期权费。
  
    另外由于包含一个隐含期权,其价格也会偏高。我认为此类债券,对于想做长期投资的人来说,不可选。但是它也有较强投机性,有点像目前搞得很火的权证,投机还行,投资我个人认为不可取。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股票
经济研究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股票
股票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