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大熊猫的由来

大熊猫的由来

全部回答

2006-04-24

0 0
    大熊猫是我国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早在有人类之前它们就生活在这个奇妙的星球上,被科学家和考古学家 誉为古生物的“活化石”。像对许多事物的认知一样,人类对大熊猫的认识也是逐渐成形,从古代到现代,到国内 到国际,大熊猫以古不变的姿态一点点打动世人,最终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一位前苏联动物学家这样赞美大 熊猫:“大熊猫是野生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货真价实的瑰宝,是非常美丽的、标新立异的、令人惊叹的动物”, 这句话道破了大熊猫在生物史上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大熊猫的先祖始熊猫 在距今约800 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时期,地球上就已经有了大熊猫的足迹。  当时的大熊猫是现在的大熊猫之先祖, 它们的身体只有现在大熊猫的一半,被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命名为“始熊猫”。
  始熊猫是由拟熊类动物演变而来的, 外表如同肥胖的狐狸,以食肉为主,生活在云南元谋和禄丰地区的热带森林边缘。那里的气候炎热潮湿,也适合森 林古猿、猩猩、巨猿和斑狗鬣生活,始熊猫跟它们一起广泛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枝叫葛氏郊熊猫,分布于现在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中新世末期灭绝。始 熊猫的主枝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 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其体型只有现在大熊猫 的一半大,其化石被定名为大熊猫小种。
  有关专家从大熊猫小种的牙齿化石推测,它们当时已经进化成兼食竹类的 杂食动物。  大约过了200 万年,大熊猫小种开始向亚热带潮湿森林延伸,并取代始熊猫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 川等地。
   大熊猫小种逐渐适应了亚热带竹林中的生活以后,体型开始逐渐增大,其种群在距今约50-70 万年的更新世中、 晚期达到鼎盛时期。这时的大熊猫小种广泛分布于北京周口店到江南的广大地区,连越南、缅甸和泰国都发现过其 化石。
    当时跟大熊猫小种一起生活的动物还有剑齿虎、剑齿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在更新世中晚期,自然环 境发生巨变,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特别是在距今约1。8 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剑齿虎、剑齿象 全部灭绝,大熊猫在北方从此绝迹,在南方的分布区也骤然缩小,进入历史的衰退期。
     大熊猫别名知多少 在古人留下的史料中,关于大熊猫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几千年以来,人们对大熊猫的认识发生 过几次重大改变,与此相对应的,他们对大熊猫的叫法也不尽相同。
   大熊猫在古代的分布范围远比现在广,各个地方称呼大熊猫的方法都不相同,加起来大约有数十个,貔貅、貘、 貊、驺虞、竹熊、白熊、花熊和食铁兽等是其中应用最广的。   到了近代,人们一直把大熊猫叫做猫熊或大猫熊。
  解放前汉字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自右向左读,改为横书后认 读方式完全相反。第一个把大熊猫介绍给公众的博物馆在书写说明标题时采用的是直书方式,而当时的参观者已经 习惯了自左向右的认读方式,以至于全都误读为熊猫。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猫熊彻底更名为熊猫了。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大浣熊、华熊、竹熊、银狗等。叫它们为大浣熊,是因为它们和浣熊的亲缘很近,只是体态 比浣熊大;叫它们华熊,是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物种;竹熊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们以竹为食;银狗这种 土称呼比较有趣,那是因为在小熊猫的产地人们把小熊猫叫做金狗,沾了小熊猫的光,大熊猫就成了他们眼中的 “银狗”。
     不过在大熊猫的故乡,人们更多的还是把大熊猫叫做白熊、白老熊或者花熊。 古人眼中的今日“国宝” 在我国历史上,大熊猫是一种传奇色彩浓厚的动物。
  古人留下的史料中,有很多关于大熊猫的记载。 据《史记。五帝记》中记载,在4000多年以前,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大胜炎帝及其部 落,取胜的秘诀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大军。
    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和 《诗经》中也明确记载着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给皇帝进贡的珍品。当时的人们认为貔是一种像虎豹一样威武的猛 兽,他们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样勇敢,连军队打仗时都打着“貔”和“貅”的旗号,以震军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山海经》把大熊猫记述得诡秘化了,竟然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能够嚼食铜铁,把它们叫成“食铁兽”。   这种误解非常荒谬,以至于秦以后的人们仍然坚信貘是“猛兽”。
  到了汉武帝时期,宫人还把貘关在上林苑里 放养,供皇帝打猎,把成功地猎杀到貘当成是勇敢的表现。 西晋开始,人们对大熊猫的认识发生了巨变。西晋人把大熊猫叫“驺虞”,认为驺虞只吃竹子,不会伤害其他 动物,所以把它当成象征睦邻友好的益兽。
    西晋人在两军交战的中途,如果一方高举写着“驺虞”字样的大旗,就 是代表求和、停战。 至此,古人似乎应该停止肆意猎杀大熊猫了,可他们的做法还是让现在的保护动物者们失望。
  到了唐朝,连武 则天都做过把几十张完整的貘皮送给日本天皇的事。 备受现代人推崇的李时珍在著述《本草纲目》时,把用貘皮做睡垫、膏药大有益处的理论写了进去,无疑更加 剧了这一古老物种减少的速度。
     西方人对熊猫的非法掠夺 今天,在一些世界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内都能看到大熊猫的标本。西方人获得这些大熊猫标本和制作标本的 活体大熊猫途径都是非法的,他们猎取大熊猫的活动开始于1869年以后。
   1869年,集博物学家和传教士双重身份为一身的戴维神父把大熊猫介绍给了西方世界。  这在西方掀起了广泛的 “熊猫热”。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许多西方动物学家、探险家和旅行家等陆续从各种渠道进入中国,都想得到这种 中国特有的可爱动物。
   德国人韦哥尔德于1916年在四川汶川捕获一只幼体大熊猫,成为西方第一个拥有活体大熊猫的人。捕获熊猫最 多的外国人是英国的史密斯,他在我国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仅在1936年至1938年,他就在四川汶川以高价收购活 体大熊猫12只。
    这12只大熊猫几经辗转,只有6 只幸运地活到了英国。 开西方人在中国猎杀大熊猫先河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个儿子。1928年,小罗斯福兄弟在四川宝兴县没有捕 获到大熊猫,就来到今天的越西县。
  在越西县,这对兄弟同时开枪射杀了一只成年雌体大熊猫。 到了现代,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是一个年青的美国女人,她的名字是露丝。  哈克纳斯。露丝的丈夫 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他新婚不久就来到中国捕捉大熊猫,还没有进入大熊猫产地,就病死在途中。
  为完成丈 夫遗愿,露丝带了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进入四川境内寻找大熊猫。终于,露丝在夹金山下的竹林中发现了一只 出生约30天的大熊猫幼仔。这只幼仔不足两磅重,轻而易举就被装进了竹筐。  海关方面负责审查物品的人接受了露 丝的两美元贿赂,在携带物品一栏写上“随身携带哈叭狗一只”,使得露丝没费周折就离开了中国。
  露丝把这只小 熊猫取名为“苏琳”,于1937年春天在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展出。“苏琳”成为芝加哥的明星,每天前来欣赏它芳容 的人达4 万多。   “苏琳”在西方世界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大熊猫热。
  据统计,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猎获了9 只活 体大熊猫。1869年至1946年间,国外有200 多人次前来中国大熊猫分布区,做跟研究、捕获大熊猫及标本相关的事。 仅1936年至1946年10年间,从中国运出的活体大熊猫达16只。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生存现状 “国宝”大熊猫的地理分布主要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地区的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和相岭山等五大 山系。大熊猫生性孤僻,与世无争,分散独居于这些地区的茂密竹丛中,如同竹林里清高的隐士。
   熊猫嗜饮,常把家安在距水源近的地方。  有的大熊猫居住地离水源远,一旦找到水源后,它们就会尽情畅饮, 像贪酒的醉汉一样,不醉不归。由于体态肥胖,大熊猫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笨拙的、慢吞吞的。
  其实,大熊猫一点也 不笨,它们个个是爬树高手。大熊猫的先祖始熊猫是食肉动物,爬树对捕食极为有利,还能躲避天敌。大熊猫的天 敌主要是金猫、豺、豹和黄喉貂,幼仔和年老体弱者会受到致命的攻击。  年轻体壮的大熊猫继承了先祖的凶猛性情, 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
  除了天敌,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竹林中的动物还有金丝猴、羚牛和小熊猫。它们所需食 物并不发生冲突,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相处。少数的“流血”事件,往往是大熊猫“惹”出来的。 竹子是一种低营养、低能量的食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为了生存,往往采取尽可能减少活动范围和活 动量、多休息的生活方式来减少能量的消耗。
    与其它同等身材的食肉动物相比,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最小。每只大熊 猫大约需要4-7 平方公里,是黑熊活动范围的1/4 至1/7。熊猫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觅食,其余时间基本上 用于休息。
  处于生仔前后的雌性熊猫有时会打破长期吃竹子的规律,对腐肉和骨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在大熊猫保 护区生活的当地人,就曾经看见过大熊猫捕食金丝猴。 大熊猫耐严寒、耐潮湿,从不冬眠,即使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它们仍然舒适地游弋于竹林中。
   在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每年春天进入发情期后,独身已久的大熊猫才打破区域界限,相互 往来。  在野外长大的雌性大熊猫到了6。5 岁才第一次发情,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相对性早熟,3。
  5 岁就开始谈情说 爱了。雄性大熊猫发育稍晚,发情期最多比雌性推迟1 —2 年。进入发情期后,一向安详的大熊猫都表现出烦躁不 安的样子,猛烈地抓咬树枝、将树枝咬断或者在树干上留下清晰的抓痕。
    它们还会把肛周腺分泌物涂擦在树根上、 石头上或者突出的地表上,向同类发出气味信号,告知自己的确切位置。有时它们也会发出鸣叫声,唱上一曲求偶 恋歌。 雌性大熊猫的怀孕期为3-5 个月,春季怀孕,秋季产仔。
  准熊猫妈妈会找一个阴暗背风的树洞或岩洞,把少量 竹枝和枯叶铺在里面,然后耐心等待着跟孩子见面。  刚出生的小熊猫平均只有100 克左右重,皮肤光滑无毛,像一 个又聋又瞎的小老鼠。
  在体型稍大的哺乳动物中,只有袋鼠会产下这种无毛小仔,不过袋鼠有育儿袋,大熊猫却没 有。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较低。 熊猫幼仔长到一个月左右才生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增加到1 公斤。
    再过两个月,小家伙才开始蹒跚学步,视 力发育正常。待到半岁,幼仔体重达到13公斤左右,开始学吃竹子和野外谋生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体重达到40 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增加到50公斤以上。
  至此,熊猫幼仔将独自生活,熊猫妈妈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发情期。 尽管年轻的熊猫们都要寻找各自的领地,不过它们不会离妈妈太远,有许多时间是共处于一片相互重叠的区域 内,甚至连活动核心区域也经常靠得很近,母子之间关系密切。
     大熊猫目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 跟过去相比,大熊猫的栖息地已经减少了4/5 ,现仅存的1 万余平方公里还分布在30多个县境内,其栖息地面 临严重的片断化和破碎化。
  这不足1000只的野生大熊猫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  这种状况会减少大熊猫的遗传 多样性,导致大熊猫适应、繁殖、抵抗疾病等能力的日益下降,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度濒危境地。
   尽管有关部门大大加强了对大熊猫的宣传和保护,还是有少数人铤而走险,进行偷猎、走私大熊猫的非法活动。 这对大熊猫的种群繁衍构成致命威胁,保护大熊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