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起名

宝宝拉血丝便便怎么办?

宝宝出生三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拉稀(蛋花状而且有泡沫),一天多次,最近发现便便里有血丝,而且便便较粘稠,宝宝便便显得很辛苦,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应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2004-12-21

0 0

     便秘成因复杂,可归纳为如下四类:   1. 大肠肛门病: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②肠腔狭窄,如炎性肠病、外伤后期及肠吻合术后的狭窄、肿瘤及其转移所致肠狭窄;③出口性梗阻,如盆底失弛缓症、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直肠前突等;④肛管及肛周疾病,如肛裂、痔等;⑤其他:如肠易激惹综合征。
       2.肠外病:①神经与精神疾病,如脑梗死、脑萎缩、截瘫、抑郁症、厌食症等;②内分泌与代谢病,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铝中毒、维生素B1缺乏;③盆腔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④药原性疾病,如刺激性泻药(酚酞、大黄、番泻叶)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继发性便秘,麻醉药(吗啡类)、抗胆碱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可引起肠应激性下降;⑤肌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等。
       3.不良生活习惯:①食量过少、食物精细、食物热量高、蔬菜水果少、饮水少,对肠道刺激不足;②运动少、久坐、卧床,使肠动力缺乏;③由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如有的小学生因课间时间短忍便不解,导致便秘。
     4.社会与心理因素:①工作紧张、久坐、运动不足;②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睦、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都可使植物神经紊乱,引起肠蠕动抑制或亢进;③生活规律改变,如外出旅游、住院、突发事件影响,都可导致排便规律的改变。
     便秘的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饮食、锻炼、改变不良习惯等方面。 对于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般人来说,食疗是首选的,即在饮食中增加纤维食物,如麸糠、水果、蔬菜等;运动锻炼对于常人的排便很有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常有便秘致便嵌塞的情况;纠正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减缓工作节奏及纠正长期忍便等不良习惯,对某些便秘者也是至关重要的。
       2.药物治疗:尽管施用上述方法,但许多便秘者还需要用泻药来辅助排便。对一般便秘者偶用泻药是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但长期使用泻药,有引起依赖的可能。泻药一般分为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盐性泻剂(如硫酸镁),渗透性泻剂(如甘露醇),膨胀性泻剂(如用麸皮、魔芋粉、琼脂做的充肠剂),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
       根据便秘的轻重有针对性地选择泻剂十分重要。慢性便秘以膨胀性泻剂为宜,仅在必要时选择刺激性泻剂,绝不可长期服用;急性便秘可选择盐类泻剂、刺激性泻剂及润滑性泻剂,但时间不要超过1周;对长期慢性便秘,特别是引起粪便嵌塞者,可使用灌肠的方法,灌肠液分盐水和肥皂水两种,而盐水较肥皂水刺激性为小。
       西沙必利是治疗结肠性便秘的一种新型促动力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可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运转。口服后吸收迅速、彻底,1~2小时内达峰值血药浓度,半衰期为10小时。
  可作为结肠性便秘治疗的理想用药。但对于严重便秘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能需要2~3个月。     3.粪便嵌塞的治疗:通常使用灌肠、口服泻药以及开塞露射肛等方法,往往无效。
   可采用手法挤压肛周,女性可用手指压迫阴道后壁助便。临床常用的方法是将食指(戴手套)插入肛门内,将干粪团分割成小块,抠出或加用开塞露刺激排出,无效时应在局麻下将粪团挖出。   4.水疗法 :这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疗法。
    通过仪器,将灭菌净化的盐水不断地注入肛门,经反复冲洗,使积留在大肠内的粪便排出,达到清除肠内毒物、细菌和寄生虫,恢复肠道正常吸收和排泄功能的目的。与口服泻药和普通洗肠不同的是,该疗法无痛苦,清洗彻底,适于各种便秘,且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一般每1~3月1次,每次45分钟。     5.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测压和肌电设备,使患者直观地感知其排便的盆底肌的功能状态,"意会"在排便时如何放松盆底肌,同时增加腹内压实现排便的疗法。
  该治疗前需先向患者解释盆底解剖、生理,说明此治疗的方法、步骤,使其配合治疗。掌握如何根据压力变化来调整排便动作,学习如何放松盆底肌,需经反复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来实现。     6.手术治疗:便秘经过一段保守治疗仍无效者,可通过一些检查手段看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病变。
  即有否需要经手术治疗的外科疾患。慢运输型便秘的手术条件:①结肠无张力;②无出口梗阻;③除外肠易激综合征。可做结肠段或次全切手术。出口梗阻性便秘:此类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可诊断。  包括:①直肠前突:采用修补阴道后壁或直肠前壁的方法解决;②直肠内脱垂:治疗常采用结扎直肠粘膜以缩短长度,也可注射硬化剂加手术结扎的综合疗法;③盆腔痉挛综合征(又叫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可用切除部分耻骨直肠肌的手术方法,但疗效不确定。
   便秘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却让很多人苦恼啊。   中医讲的便秘其实有多种的,有冷秘,有热秘,有虚秘,虚秘又有血虚和气虚之分,等等。。。。 如果对症用药了,那不可能得不到改善,当然我是指喝中药。
   现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吃一些润肠的食物,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就可以多吃香蕉,它的润肠功能不错,如果效果还是不好,而且你也觉得便秘确实让你很苦恼,那建议你正规医院找中医开一些中药来喝,中药如果对症了那真是有奇效的,很快就会解决问题的。
    不防一试。 切不可自行乱喝一些什么寒性太大的药物,否则病没治好,胃就先吃坏了 。

2004-12-21

118 0

     宝宝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新生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摄糖量。
  至于大便中有血丝,你最好取大便的样儿去医院做个化验,如果不是肠炎那就有可能是肠道有息肉造成的。   从婴幼儿粪便性状发现异常 小儿由于年龄、饮食、排便习惯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数可以不尽相同。
  婴幼儿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映着小儿胃肠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以及混合喂养儿在排便次数上、粪便性状方面各有特点。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特点,就可以通过婴幼儿粪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况,及时调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进婴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和减少腹泻,并可以及早地发现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
     一、 母乳喂养儿粪便: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种样的颗粒,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呈酸性反应,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而照常增加,不能认为有病。  婴儿在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1周岁以上的小儿大便次数右减至一天一次。 二、 人工喂养大便:以牛乳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硬,呈中性或碱性反应。
  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则排便次数增加,便质柔软。   三、 混合喂养儿粪便:无论人乳或牛乳喂养,若同时加食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单纯牛奶喂养稍减,呈暗褐色,臭味增加。
  若将蔬菜、水果等辅食加多,则大便与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  如果没有腹泻,不必停止加辅食,数日以后胃肠习惯了,这种情况随之消失。
   对婴幼儿粪便性状的观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况。如果婴儿粪便的臭味明显,则表示蛋白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如果粪便中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甚至停止吃淀粉类的食物。
    若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粪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关。在小肠上部时由于胆红素及胆红素的作用,故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还原成胆红素,而呈黄色。
  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将胆红素变为胆绿素,所以母乳喂养儿的正常粪便略呈绿色。  但牛乳喂养儿的粪便偏碱性,可以进一步还原变为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颜色较淡。
  如果牛乳喂养儿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有些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错误地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 有些疾病可以从婴幼儿的粪便中反映出特点。
    如果小儿有胆道梗阻情况,则大便呈灰白色。胃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了铁剂,可排出黑色的大便,有的似柏油样。如果大便中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由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和肛门裂所致,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若除有血液外,同时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粪质较少,结合病儿阵发性腹痛的症状,可考虑是否为肠套叠。  如果大便带有脓血并有腥臭味,可考虑为痢疾。 总之,细心观察的父母能从婴幼儿的粪便中及时地发现问题。
  若为食物结构搭配不当导致的消化不良,通过及时调整搭配,适当减少某一类食物的入量,使异常的大便得到纠正。但如果粪便异常不属一般消化不良情况,且合并有全身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
     By YaoLan 。

2004-12-21

92 0

快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消化道出血呀!!!

2004-12-21

93 0

血丝便便应该不是生理腹泻,生理腹泻小孩刚开始一般有些虚胖,最好拿去医院化验。

2004-12-21

87 0

最好化验一下大便,不过我觉得你的宝宝应该只是生理性腹泻,不需要处理。

2004-12-21

105 0

宝宝便便有蛋花状物是奶辨,有沫沫也不要紧,那只是消化不良罢了。不过宝宝如果便便里有血丝了,要注意是鲜红还是暗红,如果便便不是很硬的话应该不至于导致肛裂,那就是其它问题了,你最好立即带宝宝去看医生,千万不要大意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起名
美食/烹饪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物
购车养车
生活常识
家电
礼节礼仪
家居装修
保健养生
交通出行
婚嫁
购房置业
育儿
起名
起名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