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古迹是干什么用的
那么吴哥古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那是40多平方公里上的400多座寺庙。那如何认识他们呢?这要从吴哥的城市说起。吴哥时期的国王从802年在罗洛士建国开始,历任国王都遵循一个传统,那就是建设象征君权神授、神王一体的国家寺庙——庙山寺庙,供奉祖先的家庙以及建设大型水利设施,包括水池、河道、壕沟等等;当然还有其他如道路、驿站、桥梁、城墙等其他城市设施。 今天看到的吴哥古迹其实是一个历史叠压的结果,之后的一期,我会将不同时期的古迹分离出来,以吴哥城市建设为主线,介绍吴哥古迹的形成过程。悉尼大学考古专业的Fletcher教授带领进行的“大吴哥计划”,与EFEO的“八戒”合作,利用遥感等技术进一步对吴哥...全部
那么吴哥古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那是40多平方公里上的400多座寺庙。那如何认识他们呢?这要从吴哥的城市说起。吴哥时期的国王从802年在罗洛士建国开始,历任国王都遵循一个传统,那就是建设象征君权神授、神王一体的国家寺庙——庙山寺庙,供奉祖先的家庙以及建设大型水利设施,包括水池、河道、壕沟等等;当然还有其他如道路、驿站、桥梁、城墙等其他城市设施。
今天看到的吴哥古迹其实是一个历史叠压的结果,之后的一期,我会将不同时期的古迹分离出来,以吴哥城市建设为主线,介绍吴哥古迹的形成过程。悉尼大学考古专业的Fletcher教授带领进行的“大吴哥计划”,与EFEO的“八戒”合作,利用遥感等技术进一步对吴哥地区的古迹进行调查,古迹的类型也进一步向生活类遗址发展,因此新发现的古迹数量仍在持续增多。
庙山建筑代表:巴空寺:分区一(Zone 1):遗址区;分区二(Zone 2):考古遗址保护区;分区三(Zone 3):文化景观保护区;分区四(Zone 4):具有考古、人类学、历史学研究价值区域;分区五(Zone 5):吴哥及暹粒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区域(区域包括暹粒省全部)并对五个分区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及法律规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暹粒市城市的不断向北扩张,已经接触到了往北边发展的底线,法律能否控制住这一态势,其实在柬埔寨也很难说。柬埔寨前曾称高棉,种族为高棉人(Khmer),所谓吴哥王朝即指从公元802年至1432年定都吴哥现址一带的高棉王朝。
从公元初至吴哥王朝的几百年间,其实已有操高棉语的民族及国家存在,高棉本身对此没有任何文字纪载,在中国的文献中有提及。吴哥古迹,位于柬埔寨暹粒省金边湖北面,距首都金边240公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老的树木古老的树木与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的吴哥古迹在面积约4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分散有各种建筑遗迹600多处,主要包括吴哥窟、吴哥城和附近一些庙宇。
这是一组巨大的石建筑群,主要由大量宏伟的石塔、石屋扣许多精美玲珑的石刻浮雕组成。全部结构几乎都用很大的石块堆砌而成。[1] 吴哥窟简介编辑吴哥窟即吴哥寺,又称小吴哥。如果按照婆罗门教的习俗坐西朝东的话,吴哥吴哥遗迹吴哥遗迹(3张) 窟就会背对王城大道,面临暹粒河那滚滚不息的河水。
这样,就没有举行各种盛大典礼的开阔广场。于是,出于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目的,吴哥窟就成了吴哥古迹建筑群中惟一一座坐东朝西的建筑。建于12世纪至13世纪的吴哥窟几乎全部用砂岩石重叠砌成,地域宽广,周围长约5公里,四周由宽190米的壕沟环绕,壕沟最宽200米,总面积大约为60平方公里。
吴哥窟的全貌,像一座方形石城,城池内还有一座方形石城,层层回廊一个套一个的正方形。寺内有三层台基,第一层台基四角各有一尖塔,第三层台基中央矗立一尖塔,高达42米。五塔排列和谐,结构紧凑,状若芙蓉,气象甚是宏伟。
吴哥窟的另一个特征是龙的浮雕回廊。驿塔的三层台基,每层都有回廊环绕。最低一层的固廊壁大约高2米。吴哥窟的伟大宝藏之一便是长达800米的浮雕回廊,题材大都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也有一部分是反映当时高棉人战争场面的情景,以及表现人民生活的生动场面。
雕刻技法的娴熟、构思的精巧、含义的深远,令人赞叹不已。[1] 历史文化编辑在巨大蓄水设施支撑下的柬埔寨吴哥王朝。据纪载,最早出现一个称为扶南国(Funan),统治当地达400多年,后于6世纪被一分支真腊(Chenla)消灭,接手管治了两百多年。
公元802年,由醛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建立吴哥王朝,至1181年醛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发展至最高峰,版图包括现今整个柬埔寨、部份泰国、老挝、缅甸及越南,可谓一时无两。
最后于1432年被暹罗素可泰王朝(Sukhothai)入侵,弃城逃往森林,从此吴哥窟便于世上消失了五百年,直至19世纪中叶才重见天日。吴哥窟吴哥窟吴哥遗迹是指位于现在东埔寨西北部逻拉州(Siem Reap)洞里湖(Tonle Sap)北岸一带(又称吴哥地方)的砖造遗迹群。
其中包括吴哥窟、吴哥都城,以及在吴哥王朝(802~1431年)建造的石造寺院、祠堂、蓄水池、桥梁、宗教都城等62座主要遗迹。遗迹东西两侧并设有长边超过7公里的巨大蓄水池,遗迹的总面积有360平方公里左右。
吴哥遗迹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和华丽美观,是东南亚最大的文化遗产。地理气候编辑以农业为骨干的文明,随著水利系统的崩溃而亡。吴哥地方大约连续550年成为王都之地,最盛时期,在吴哥都城和邻近地区有超过60万以上的人口和200座以上的寺院。
柬埔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带,6~11月是雨季,12~5月是干季,年雨量可达14吴哥遗迹吴哥遗迹(3张) 00~2000公釐。雨季的9、10月间常见密集的豪雨,雨水淹没田地并在各处形成泛滥平原,但也因此带来了丰盈的收获。
乾季也是炎热期,最热的3月气温往往超过摄氏40度。吴哥王朝推行的重要建设有两个目的:一是雨季时大量雨水的处理,另一是确保长达数月乾季期间的用水。历代国王莫不致力于建设大蓄水池、引水路、环壕、桥梁、运河、堤防等公共设施。
9世纪末期建立第一期吴哥王都的耶休华曼1世,在都城旁东侧挖出东西7公里、南北1。8公里的大蓄水池。到了11世纪後半,舍耶华曼1世纪建造东西8公里、南北2。5公里的大蓄水池。大寺院都设有排水沟,各式式样的水利设施可防止雨季豪雨集中带来的洪水,又能供应乾季的灌溉用水。
吴哥王朝能充分而有系统地管理雨季排水,并确保乾季用水。最盛时期编辑水规模水利网的建造技术也应用於开垦方面,耕地面积便逐渐扩展,结果吴哥遗迹吴哥遗迹(4张) 炎业生产大幅提高,人口也随之增加。由此可知,能建造吴哥遗迹之类大建筑物的主干经济基础,就是农业。
吴哥王朝於乔耶华曼7世时达到最盛时期,成为支配大半中南半岛的大帝国。每位吴哥国王在位时,都必须营造王都和建造寺院,但大规模的建设必须以长治久安的基础为後盾;因此,从遗迹的规模和数目,可看出各王朝的盛衰。
吴哥王都最盛时期的乔耶华曼7世在位时,建造了吴哥都城、百央寺院、塔普罗姆寺院、普利亚康寺院等。遍数吴哥王都历代国王中,以乔耶华曼7世所建造的寺院最多,普利亚康寺院东侧的大蓄水池,也是乔耶华曼7世建造的。
乔耶华曼7世逝世後,吴哥王都迅速衰退。1296年访问吴哥都城的中国人周达观,在访问记《真腊风土记》中,对开始走上衰退之途的吴哥王都有所描述。据称当时泰国的亚犹他雅王朝(ayutthaya)正於数处发动入侵行动,柬埔寨人却是节节败退。
衰退原因编辑吴哥[2] 王都衰退有若干原因,包括:吴争夺王位继承权而来的王室内争、不停的赋役苛税、王权的衰弱、地方的叛离、印度教思想的窒碍和僵化、小乘佛教的渗透等。
其中最大的打击是持续不断对泰国立犹他雅王朝的抗争行动,使得人口剧减,修复老旧水利设施的人手大量不足,使得扩大率地在数十年之间变成荒芜之地,王朝的经济基础因而动摇,最后终于在431年前後放弃王都,吴哥王朝从此走向灭亡。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