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诗词中的"平""仄"是什么含义?

谢谢您的认真回答!

全部回答

2006-02-10

0 0
    平仄,是中国诗中用字的声调。 平调:分两种,基本上是平缓轻柔的声调。 阴平-较小声 阳平-较大声而且声尾上扬 仄调:分三种 上声-高昂明亮 去声-尖细哀柔 入声-短促 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  其中明朝文人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提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而清朝文学家顾炎武在音论一书中简短的说明为:“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
  ” 若以西方音乐的节拍来分平上去入四声的长短,顺序分别是平声-4拍;上声-3拍;去声-2拍;入声-1拍。   。

2006-02-11

192 0
168的回答简洁明了.但今天的一些字的发音已经有些变化.诗韵中的一些入声字已消失,边为平声的也有.要是作古诗则应注意,要是新诗歌则以今声今韵就可以.

2006-02-11

188 0
简单告诉你,平声是拼音里音调的一、二声,仄声是拼音里音调的三、四声。比如:妈、麻是平声,马、骂是仄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