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车臣到底是什么?

经常在新闻中听到车臣武装分子, 请问到底什么是车臣?

全部回答

2006-01-07

152 0

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共和国

2006-01-07

183 0

    1994年12月11日,俄罗斯总统叶立钦签署了第2169号总统令《关于在车臣共和国境内保障法制和社会安全的措施》。这一天黎明,俄罗斯大军浩浩荡荡,西自弗拉季高加索,北自莫兹多克,东自达吉斯坦三个方向开入车臣,围困格罗兹尼,逼迫与联邦政府作对的杜达耶夫政权及其军队自动解除武装。
     殊未料到,战争刚一打响,俄罗斯联邦军队就蒙受了奇耻大辱:以坦克开路的联邦军队在车臣境内遭遇了猛烈的抵抗和防不胜防的打击。正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开战后两个月间,按照官方数字,车臣方面丧生者为6600到15000人,而俄军的阵亡或失踪数字则为1500人。
    俄罗斯军方承认,攻入格罗兹尼的第131独立摩托化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全军覆没,并有100多士兵被俘。 当车臣人把被俘俄军士兵的录像带在电视台播出后,最难堪的恐怕就是叶立钦总统和他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
  格拉乔夫将军在准备出兵车臣之前的那句名言,成为十年来交战双方将士私下的笑柄:“只需一个空降团,两小时就能拿下格罗兹尼,解决所有问题。  ” 两小时的预算和十年的代价,为何如此失算?今天在莫斯科,人们仍然在质问:当年是否应该对车臣大动干戈,以至造成数以万计俄军官兵阵亡、高达18万车臣人丧生(其中多为平民,武装分子不到三分之一)和格罗兹尼十室九空的悲惨结局? 2004年12月9日,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就车臣战争十周年发表讲话:“尽管当时在车臣发生的事情不能不令人担忧,但这些问题并非典型,出兵进入车臣共和国完全是不适当的方式。
    这巨大的悲剧性错误既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后来又导致恐怖战争。” 从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被动挨打败绩累累,到列别德将军与马斯哈多夫签署停火协议;从普京决定打响第二次车臣战争,直至发生了2002年10月的莫斯科人质事件和2004年9月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从莫斯科到世界各地,呼吁政治解决车臣问题的声音一直不断。
    许多人至今还在假设,如果十年前莫斯科不出兵车臣,今天的局面会否更好些? 车臣人反抗俄罗斯的历史 车臣人反抗俄罗斯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60年代,那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时代。
  沙皇大军首次踏足北高加索地区,征服切尔克斯和卡巴尔达公国,在北高加索建立俄罗斯人的城镇和居民点。  当时,在沙俄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争霸中,夹在两大帝国之间的高加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722年-1723年,彼得大帝夺取了波斯人在高加索的地盘,征服了里海沿岸,在今天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附近建立了彼得罗夫斯克港口。 奥斯曼帝国在1585年征服车臣,并令车臣人皈依了伊斯兰教。
    1774年,沙俄帝国打败奥斯曼帝国夺回车臣。十年之后,车臣人参加了民族领袖曼苏尔领导下的反抗俄罗斯大起义。但是七年之后曼苏尔被俘,车臣输掉了关键性的战役。沙皇派军队。后,开始在该地区修筑连环军事要塞,派驻重兵。
   正是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浪漫主义诗歌盛行的时代,沙俄军队对高加索开始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第四次征服战争,高加索各民族最终在1862年宣告俯首称臣,但不屈的车臣人却屡败屡战起义不断。  据史书记载,通常每半个世纪爆发一次车臣战争,每次持续6年到25年。
   与欧亚历史上诸多王朝一样,沙俄和苏联的历史就是扩张征服的历史,而在被征服的地区中,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北高加索山民那么骁勇善战,更鲜见车臣人那般暴戾凶猛桀骜不驯的部族。俄国十月革命后,车臣在1918年加入北高加索联邦共和国,受到欧洲国家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承认,但是苏俄在1920年直接入侵并占领了北高加索联邦。
    车臣人在1929年和1940年发动过两次大起义,均被残酷。。为分化瓦解车臣民族,斯大林在1944年下令押送50万车臣人移居哈萨克斯坦,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当政时,车臣人才被准许返回故乡。
  此后30多年间,车臣同苏联其它地区一样,在和平中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进步。 车臣失控导致俄京发兵。   1980年代末,苏联大厦的结构性动摇在车臣引起骚动。1990年11月25日,包括俄族在内的车臣共和国各民族代表在首府格罗兹尼成立了“车臣全国大会”,选举了第一个当上苏联将军的车臣人、战略空军师师长杜达耶夫担任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并通过决议,宣布车臣脱离苏联独立建国。
    当时,在这个小小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被焦头烂额的克里姆林宫所重视。 车臣的社会动乱危机就从那时开始。头脑发热的苏共车臣-印古什州委第一书记扎夫加耶夫亲自宣布车臣-印古什为主权国家,并为自己设立了共和国总统的职位。
   由于莫斯科出现混乱,车臣在1991年8月发生暴动:车臣-印古什政府支持了莫斯科紧急状态委员会,而杜达耶夫为首的人民大会则站在叶立钦一边。  双方对峙的结果是,杜达耶夫宣布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被推翻,声称车臣应该与印古什分开,选举自己的议会和总统。
  10月27日,杜氏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几天后,俄罗斯联邦总统叶立钦签署在车臣-印古什实行紧急状态的命令,杜达耶夫于是宣布共和国戒严,并给车臣人发放武器。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车臣一直没有签署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协议。
    其后两年,莫斯科忙于应付自己的“休克疗法”式改革所引发的灾难而无暇他顾,实际上承认了车臣的自主地位和杜达耶夫的总统地位。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还在1992年通过法律,承认车臣和印古什分别组建两个共和国。
  同年6月初,联邦军队全部撤出车臣,给杜达耶夫留下了原本部署在那里的所有武器,包括260架教练飞机、42辆坦克、34辆步兵装甲车、139门大炮、2500支自动步枪和27车皮的弹药。  用俄罗斯将军特罗舍夫的话说,“这些武器足够装备一个小国家的军队。
  ” 1993年4月,杜达耶夫解散车臣议会宣布掌握国家大权,反对派则组织了共和国临时委员会。车臣内讧导致社会失控,支持和反对杜氏的军队开战,匪帮遍地横行,恐怖事件层出不穷,当地俄族人频繁地成为盗匪的牺牲品。
    车臣成了罪犯的天堂,伪造银行证件等诈骗行为从那里散向北高加索乃至全俄各地。 庸官使将士成为“葬品” 在整个俄罗斯都在经济改革失利的懊恼中找不到方向之时,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对于车臣问题的无知,俄罗斯军方对车臣战局的错判,都为其后漫长的车臣战争埋下了伏笔。
     据俄罗斯时事评论员、前《消息报》副总编辑姆列钦透露,就在车臣战争开打之前几天,杜达耶夫还在印古什会见过联邦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内务部长叶林,表示车臣和联邦政府可以就权力划分问题进行广泛谈判。
  其实并非帅才的杜达耶夫将军只是希望叶立钦能够亲自接见他,以便满足荣誉感。  但叶立钦没有理会杜达耶夫,因为在那时,感到蒙受了耻辱的叶立钦已经暗中准备采取军事行动。 1994年11月26日,40辆坦克佯装反对派武装开到格罗兹尼市中心,立刻被杜达耶夫武装的榴弹炮所歼灭。
  年轻的坦克兵成了俘虏,承认受联邦反间谍局指派。车臣人找来电视记者拍下被俘官兵的口供,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还矢口否认那些小伙子是自己的子弟兵,丢尽了莫斯科的颜面。   同一天,当时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开会讨论如何进攻车臣。
  《劳动报》报道,时任联邦民族地区政策部长的叶戈罗夫对形势十分乐观,声称“有七成车臣人盼望俄罗斯军队进入,另外三成基本保持中立,只有叛军会进行抵抗。”甚至吹牛说,车臣民众将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以传统的撒面粉在道路上的最隆重形式欢迎俄军! 尽管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也曾表示出兵时机不成熟,联邦安全会议还是做出了派兵决定。
    而本来不失为一个出色军人的格拉乔夫,为了在总统面前表现勇敢并在军中加强自己的地位,当叶立钦问他进攻车臣需要几天时间准备时,竟然脱口而出说:“三天。” 严酷的格罗兹尼城。
   我们的车队开到了格罗兹尼。在俄语中,格罗兹尼的意思是“严酷”,相信这个名字,一定与那位最早展开征服高加索军事行动的伊凡雷帝有关。  那位俄罗斯历史上最暴戾的统治者,被民众冠以“雷帝”(格罗兹尼)的称号。
  当年驻扎高加索的沙俄军队为保障安全而建立了许多要塞,并在要塞基础上建立居民点,格罗兹尼要塞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扼守着进入高加索山区的咽喉要道,又是通商贸易的必经之路。在格罗兹尼要塞,居住过不少流放到高加索的十二月党人。
    1826年,涉嫌参与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著名戏剧家格利鲍耶多夫曾居住在此。1840年,诗人莱蒙托夫曾经在这里流放服兵役。1851年-1854年间,托尔斯泰也在这座要塞当过兵。
  打开这些俄罗斯文豪的作品,能嗅到当年车臣和车臣人的气味。 格罗兹尼在1870年改设为城市。  她拥有最丰富的历史和基础设施,曾经是北高加索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但如今的格罗兹尼,只剩下一片废墟和记载在书本影片中的记忆。
  进入今天的格罗兹尼市区,满目疮痍的场面令人悚然。 十年前,从俄罗斯总统到全军覆没的摩托化旅长,几乎所有联邦官员和将领,都没有料到会在格罗兹尼输得这样惨。  发动了这场没有准备的战争而又拒不承认失误的叶立钦,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还差点受到第二届国家杜马的弹劾。
   恼羞成怒之下,克里姆林宫在1995年新年刚过,就开始了对格罗兹尼市区的轰炸……为了彻底占领格罗兹尼,联邦军队花去了三个月的时间。接着,为了控制车臣的平原地区,又花去了二个月。  半年后,付出了惨重代价的俄罗斯军队,才在名义上平定了车臣的叛乱。
  但实际上,车臣叛军退到了山区,进行游击战。据说在游击战中被叛军打得很恼火的俄军,在一些村庄采取了斩尽杀绝的肃清战术。 此间,莫斯科企图在格罗兹尼建立“好”政府。1995年12月,也就是车臣战争一周年时,那位曾在五年前宣布车臣-印古什主权独立的原苏共车臣-印古什州委第一书记扎夫加耶夫,再次获得莫斯科赏识,排除其他竞争对手,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
    但是尽管联邦军队控制了车臣90%的区域,车臣局势从来就没有安定过。 转变为恐怖主义战争 车臣战争开打半年之后,车臣军队被联邦军队逼迫到南部山区格鲁吉亚边境一带。
  就在此时,一个名叫沙米尔•巴萨耶夫的叛军将领宣布,将把战场转移到俄罗斯领土上,迫使莫斯科回到谈判桌前。  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方,并没有对这个巴萨耶夫的言论过于重视,他们想的只是乘胜追击。
  殊不知,巴萨耶夫的言论,正是对莫斯科发表的恐怖战争宣言。 接下去让全世界都看呆了,虽然联邦军队成功地在1996年4月22日用火箭击毙了杜达耶夫,但车臣独立运动中的极端分子也多次成功地在车臣境外周边地区制造了恐怖事件: 1995年6月14日,巴萨耶夫的队伍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布琼诺夫斯克市劫持了1500多名人质。
    巴萨耶夫要求莫斯科从车臣撤军并就车臣独立问题进行谈判。为表明自己的“严肃性”,他第一天就杀了6名人质,第二天又杀了5名。联邦反间谍局和特种部队的营救行动失败,又有30名人质丧生,最后只好与巴萨耶夫电话谈判,达成停止军事行动的意向。
   1996年1月9日,原苏联共青团车臣-印古什州委巡视员拉杜耶夫率领部队攻击达吉斯坦城市基兹利亚尔。  他们突袭军用机场后,又在城内劫持了2000名人质。这起事件持续了40多天,11名人质死亡。
   …… 叛军的四处出击,真的把莫斯科逼回到谈判桌上。经过两轮谈判后,在1996年8月30日签署了在格罗兹尼和车臣境内停火的协议,双方同意在5年内解决车臣主权定位问题。  接着:1996年12月31日,所有联邦军队从车臣撤出。
  1997年1月27日,车臣举行总统和议会大选,反政府武装领导人马斯哈多夫击败其他15名候选人,当选车臣总统。1997年5月12日,叶立钦和马斯哈多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和车臣伊契凯尔共和国双边关系准则与和平的协议》。
     但是,经过第一次车臣战争的那片土地,已经成为烂摊子——战火留下的废墟,可以重新建设恢复;人心造成的混乱,却成为社会的毒瘤。以支持车臣民族独立为由进入高加索的各国“圣战者”,已经把车臣变成他们的活动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瓦哈比教派在车臣民间广泛建立自己的组织和学校,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车臣武装密切交往,互相支持。  而格罗兹尼的马斯哈多夫政权显然无法整合停战后的共和国。
  以巴萨耶夫为司令的恐怖主义别动队并未“食言”,他们终于把战火烧到了俄罗斯腹地,把炸弹安到了莫斯科。1999年8月-9月,从莫斯科市中心购物中心到高层居民大楼,一连串的剧烈爆炸造成近千平民伤亡,激起了俄罗斯民众愤怒,打碎了俄罗斯高层的和平幻想。
    9月底,时任政府总理普京主导联邦军队再次进入车臣境内,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同年12月,俄军与车臣武装开始了激烈的格罗兹尼争夺战。2000年2月7日,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宣布“格罗兹尼完全解放”。
   “八国联军”战车臣 据北高加索军区反恐新闻发言人公布,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后的三年间,联邦军队击毙了500多名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匪徒,而在制造2004年9月别斯兰人质事件的匪徒中,也有阿拉伯枪手。
     这些人都是谁?他们为何要把性命舍弃在异国土地上?据《车臣旧病复发—总司令笔记》的作者特罗舍夫上将称,这些外国雇佣军的存在,充分证明车臣早已是“全球圣战”的战场之一。
  俄罗斯军队在车臣领土上与之作战的对手,事实上是国际恐怖主义联军。很多文件也都证明,大批打着“援助穆斯林兄弟”和“为伊契凯尔独立”而战的外国人,是全球恐怖主义集团派到车臣的。  更有些国家和集团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暗中资助外国雇庸军,阻止车臣局势稳定。
  某些国家企图在高加索把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变为现实,热衷于在当地非法武装组织中寻找“自己人”做领袖。正是由于国外输入车臣的金钱,才保证了各类组织的存在和活动。而瓦哈比组织的架构,主要就是由外国人组成,大多是阿拉伯人。
    今日车臣境内的大量外国人,是在苏联解体后通过当时失去警戒的边界线,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越境进入车臣的。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最著名的外国雇佣军部队叫做“法赫特营”,由土耳其人、约旦人、黎巴嫩和其它国家公民组成。
  1996年还有200多名外国穆斯林“志愿者”站在车臣叛军一边,同俄罗斯军队作战。  他们分别来自波斯尼亚穆斯林、阿尔及利亚的“埃米尔•阿布德•卡德尔”、叙利亚的“叙利亚伊斯兰解放军”、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革命组织”和也门的“哈利法•拉西德战士”等伊斯兰极端组织。
  据当局透露,在车臣同俄罗斯军队作战的,还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克里米亚鞑靼人、阿尔巴尼亚人和来自中国新疆的维吾尔人。  俄罗斯反间谍部门还曾经在车臣境内发现了由美国和英国人操作的电台。
  在无线电侦查与反侦查战斗中,俄罗斯侦听部门收听到纯正的美国英语和不列颠英语,叛军领袖能够取得北约卫星侦查情报。 车臣出路何在?还能打多久? 1950-1980年代生活在格罗兹尼的居民,不论是车臣人、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还是犹太人,都记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的情景。
    当时在格罗兹尼的一个广场上,有一座“三勇士纪念碑”。那是一组雕塑群像:十月革命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的三名勇士:尼古拉•吉卡洛(俄罗斯人)、阿斯兰贝克•谢里波夫(车臣人)和加普尔•阿赫里耶夫(印古什人),肩并肩挺立于纪念碑基座上。
     1990年代的战争毁坏了那座纪念碑,但并没有毁掉那段和睦时期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看,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和国际问题观察家都说得不错:从叶尔莫洛夫到贝利亚(1943年奉斯大林旨意强行把车臣印古什居民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的执行者),他们给高加索人民带来了苦难和仇恨。
    但在另一方面,从沙皇到苏联到新俄罗斯的领袖们,大俄罗斯也一直在努力化解高加索山民的仇恨,莫斯科为此投入了大量金钱,以求稳定南部边境的局面。 再换言之,人类生存法则是无情的,民族生存法则又何尝能够例外?无论是从俄罗斯与其它大国争夺高加索主权的历史,还是从更宏观的人类发展史上看,今天的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多是强国争霸兼并的结果。
    一个弱小的民族和地区,能够脱离大国的羽翼而独立生存吗? 当车臣人要求独立的呼声和运动再次出现高潮时,一位普通的车臣乡村教师,在《车臣之声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一位现实的车臣知识分子的现实观点,对那些寻求独立的同胞说:“请不要忘记,在我们脚下是土地,在我们头顶是天空,而在我们周围,是俄罗斯……” 那晚,在北高加索军区42师军官宿舍,我打开电视,看到普京总统正在德国回答记者问题。
    当一个记者问到车臣战争时,普京回答说:车臣战争已经结束,因为那里早在三年前就没有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车臣战争十周年之际,伊万诺夫国防部长在2004年12月10日宣布,已经到了从车臣撤军的时候。
   车臣战争结束了?就这样没有任何协议没有任何结论地结束了? “战壕将军”特罗舍夫感叹:战争由政治家开始,战争由政治家结束。  克里姆林宫当然急于甩掉车臣战争的包袱,但是在车臣内外,更有许多政治家和非法武装的司令们,不希望结束战争。
  只有车臣处于分崩离析的战争状态,甚至把战火烧到北高加索其它地区,这些阴谋家的个人利益才能够持续下去。 虽然在战争十年之际,从欧洲自由之声电台到华盛顿邮报,分别发表了马斯哈多夫的代表扎卡耶夫和前“外交部长”阿赫马多夫的谈话和文章,呼吁莫斯科坐下来谈判,但是普京政府并未做出任何响应。
    单方面宣布停火,单方面呼吁谈判,车臣的游戏仍然没有最后结束。 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拉申科在车战十周年之际发表谈话指出,军事手段改变不了车臣的根本局面,无论谁跟谁,或迟或早总要谈判。
  他举例说,从1917年开始的车臣对苏联的抵抗,直到1940年5月才被成功地平息下去。  最后他引用卡德罗夫被炸身亡之前说过的那句话:“武装对抗还会持续20年。” 车臣战争十年祭 车臣战争十周年之际,北高加索军区为阵亡官兵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车臣战争中,到底有多少俄罗斯军人伤亡?俄罗斯官方、车臣叛军和人权组织发表的数字相差很大。  让我们把俄官方在不同时期公布的数字记录于下: 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式结束时,按照官方数字,联邦军队死亡4103人,失踪1906人,伤残19794人; 第二次车臣战争二年后,俄罗斯总统新闻局宣布,联邦军队死亡和失踪人数3438人,伤残11661人; 第二次车臣战争三年后,联合集团军总部宣布,在过去两年中俄罗斯国防部所属军人在车臣的阵亡人数为2678人; 第二次车臣战争三年半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过去三年中俄军阵亡人数为4572人,伤残15549人; 2004年初的俄罗斯国防部资料显示,2003年全年牺牲于车臣的军人为250人。
     军人的荣誉永恒。当人们向这些年轻的俄罗斯子弟兵致哀时,或许没有人为那些死于战火的无数车臣人立碑。不过,莽莽高加索山脉,经年白头的厄尔布鲁士山峰,又何尝不是一个弱小民族世世代代为求生而战的历史丰碑?他们也是永恒的。
   。

2006-01-07

157 0

It's a place

2006-01-07

185 0

车臣人实行有仇必报,就因为这样车臣人民在苏德战争中,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独立抵抗侵略者,直到德国退出苏联。 现在,在车臣的俄罗斯军队每天早晨的第一任务是清除公路上的地雷,那是俄罗斯妇女埋设的,因为他们的男人在战争中死了。 车臣问题的解决,全靠俄罗斯强硬派人物:普京。 现在车臣武装分子的头领是:巴萨耶夫。

2006-01-07

184 0

    车臣概况   车臣共和国为俄罗斯联邦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首府为格罗兹尼。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西南部高加索山脉的北侧,南面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北同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
  1994年人口统计是120多万人。其境内主要民族以穆斯林族为主,信奉伊斯兰教,另外还有俄罗斯族。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素以英勇善战著称,民族意识极强。
  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沙俄经过40多年的高加索战争,才于1859年把车臣并入沙俄帝国版图。在苏维埃政权时代,车臣自治区于1922年11月30日成立,属俄罗斯联邦。1934年1月15日车臣与其西邻的印古什自治区合并成立车臣-印古什自治区,1936年12月5日改为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
    1944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直到1957年车臣才恢复民族自治。   1990年,代表车臣民族的杜达耶夫将军当选为苏联全国代表大会执委会主席。
  1991年“8·19”事件后,杜达耶夫于同年9月6日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一个月后当选为车臣总统。  1991年11月,车臣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杜达耶夫任总统。1992年1月20日,俄议会通过决议,同意车臣自治共和国升格为车臣共和国。
  杜达耶夫执政后,一直采取与俄罗斯政府对抗的行为。   从1994年12月开始,俄罗斯联邦当局对车臣采取军事行动,至1995年4月经历了4个多月的残酷战争。  1995年4月5日,俄军夺取了杜达耶夫支持者占据的最后两个重要基地古杰尔梅斯市和沙利市,这意味着车臣境内已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策源地”。
  战斗从城市转向农村、森林和山区。   俄在清剿车臣非法武装的同时,还进行在车臣建立符合俄宪法的权力机关的工作。  1994年底成立的民族复兴政府于1995年1月5日进入车臣开始工作,由车臣的印古什人哈吉耶夫担任政府总理。
  1月9日,俄军占领车臣“总统府”。3月23日,叶利钦再次签署命令,在车臣成立共和国民族和睦委员会,促进在车臣建立符合宪法的权力机关。   从车臣问题一出现,联邦中央机构内就对使用武力还是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危机存在分歧。
    车臣危机给俄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了长期影响,战争使车臣经济濒临崩溃。据专家估计,恢复其经济至少需要15亿美元。俄联邦政府成立了以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为首的恢复车臣经济和社会活动国家专门委员会,截至1995年4月11日,已向车臣提供了2万亿卢布的援助。
     1995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车臣共和国总理扎夫加耶夫和俄罗斯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洛博夫签署了车臣在俄联邦内特殊地位的协定。  协定规定,车臣共和国有权参加国际交往和对外经济联系,并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在1995年12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选举中,车臣共和国总理扎夫加耶夫当选为共和国元首。   车臣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同周围几个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