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求"论述可持续发展观"论文 600

求"论述可持续发展观"论文 600----800字 急~!谢谢~!考试要用,有谁帮助我愿意以身相许~!~!~!谢谢各位了~!

全部回答

2006-01-04

0 0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源于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轨迹与可持续性。
     (1)运用正确战略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执政能力要“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环境资源的劣势决定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将环境问题摆在战略决策之前的主动位置上,从环境资源势态出发考虑人的行为,这是执政能力所决定的科学态度;不是先从经济社会战略决策后再来考虑环境的可持续,而应从环境宏观可持续上入手,考虑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具体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人口的急剧增长,已出现工业与生活的污染,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稍微把握不住,这些我国将会重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一旦出现这种局面,那将是灾难性的破坏,将所有的发展成果全部搭上也无法通过治理来恢复生态环境。
  我们应接受教训,在发展战略制定上,避免走全线招商引资千篇一律上工业路子,避免先发展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2)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水平。
   由政府负责,协调部门制定政策,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不断提高政府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以及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将领导干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估结果和最后验收结果作为定量考核和评估其工作实绩的主要依据。
    制定有利于综合考核地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试行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综合决策的渠道,提高政府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水平。
  推行“绿色核算”、“绿色GDP”制度,把生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纳入GDP中,有利于加强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政府官员的考核将更为科学和全面。  必须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管理力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要编制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规划,加强监测和预警,防止在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开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绿化大地,美化环境。在农村、除了退耕还林还草,大搞植树种草外,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村镇;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更要加强绿化。  要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使人们享受生态文明。
   (3)运用切实有效的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 要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系统,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筹措机制,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投入,引导非国有资金或国外资金投入可持续发展领域,大幅度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资金保障程度和稳定性,提高对投入可持续发展资金使用的管理水平和投入资金的经济效益。
    运用税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水资源等行为,对污染空气、水质以及排放废弃物的行为,一律征税,还要对污染环境的产品开征“污染产品税”。建立有利于各类利益主体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价格调节机制,通过价格调节,引导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法人强化节约资源,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真正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的市场供求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调节功能。
     (4)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化水平。 加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加快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形成基本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我国早已有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规,现需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适当的修改。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产品和外资企业不断涌入,需要有相关的法规或对已有法规进行补充。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几项基本权利中,应增加“环境权”的内容,体现消费者享有在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监督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尽快提高社会大众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生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比较突出的重要原因。个别地方还存在干预环境执法、包庇环境违法行为的现象,利用各种土政策为环境违法企业撑起“保护伞”,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放任自流,有的地方限制环保部门执法监督检查。
  只有各级政府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执政,依法加强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创造良好氛围,使青山绿水长治久安。   (5)运用科技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研体系、技术开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科技人员从事可持续发展领域研发和产业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高科技,开发新产业、新产品,推进无污染、少污染产业产品的发展。
    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对传统产业也要“绿化”,改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建立“清洁生产”的完整体系,从始端至终端控制污染产生,从源头上改善优化生态环境,使其符合绿色产品的大气标准、土地标准、水质标准。
  建立生产、营销和消费的完整体系,使真正的绿色产品造福于人类。  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林、牧、渔的生态生产方式,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控制食品生产占用环境资源的比率,控制广大农业区域的生态退化,逐步改善和恢复农业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
  科技技术利用得好,就会大大造福于人类,环境遭受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更需要利用高科技治理环境污染,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执政为民的高度,扎扎实实做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才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