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分析高中政治材料
学好政治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掌握知识,二是会运用知识。在这两点中,学生的薄弱点往往是后者,而后者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只有掌握做题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政治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我们海南政治又是独立单考试卷,因此学好政治对于高考十分重要。 学好政治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掌握知识,二是会运用知识。在这两点中,学生的薄弱点往往是后者,而后者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只有掌握做题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本人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解答材料分析题谈几点见解,希望对我们的政治教学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材料分析题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一般以设置情景材料...全部
学好政治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掌握知识,二是会运用知识。在这两点中,学生的薄弱点往往是后者,而后者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只有掌握做题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政治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我们海南政治又是独立单考试卷,因此学好政治对于高考十分重要。
学好政治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掌握知识,二是会运用知识。在这两点中,学生的薄弱点往往是后者,而后者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只有掌握做题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本人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解答材料分析题谈几点见解,希望对我们的政治教学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材料分析题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一般以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出现,命题设问灵活多样,角度多变。试题设计从内容上看,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从设计从形式上看,都紧紧依据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公众问题,采用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来设置情景材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命题设问角度来看,设问形式灵活多样。
二、材料分析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材料分析题不管其在情景设置、问题设计上有多么灵活多变,其宗旨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各种类型的材料分析题都有它们的答题共性。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审题,找准关键词。
审题有以下三点要求:1、审知识范围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辩证唯物论”等;2、审问题考查的对象如“企业”“个人”“政府”“党”“国家”“价格”“财政”等(不设对象的应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关键句子中找相应的对象);3、审问题的类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何意义”“怎么看”“有何作用”等。
(二)根据问题回忆课本相关知识,回归教材,寻找理论依据(即在这个问题上所运用的课本知识、原理等)。
(三)事理交融即课本知识与背景材料相结合。一般情况下是理论知识在前,材料分析在后,进行逐一解答。
在知识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做到两点要求:第一要找准材料的关键话,弄懂材料中心意思;第二要根据材料中所找关键话并结合所设问题回忆涉及的课本知识。
三、材料分析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与方法
材料分析题在情景设置问题设计上虽然灵活多样,但其问题的基本类型一般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怎么看” 、“有何意义” 、五大类。
下面笔者就以具体试题为例,分析五大类型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是什么”类。这种题型注重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一般以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出现,设问比较明确、简洁、直接。此类问题的关键词一般有“反映了┅┅现象”“体现了┅┅道理”“是┅┅”“┅┅是如何体现的”“说┅┅明特点,“其原因是┅┅”等。
回答这类简题时,角度要抓准,层次要抓全。例: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区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 “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强” 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规划没有出现GDP的指标,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也是“十二五”与 “十一五”规划最大的区别。《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解题思路:第一,审题。关键词“政治生活”明确了答题的知识范围,但问题中没有明确考查对象。只要认真仔细阅读材料后,通过关键词就能找到考查对象。如材料中,“中共”“各民主党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关键词,其实已经明确了所考查的对象;关键词“体现了”也明确了材料问题属于的类型。
第二,回忆课本知识。根据问题的知识范围和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回忆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三,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审议通过《建议》,体现了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2)《建议》是在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体现了这一点。
(4)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划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建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体现这一点。
(二)“为什么”类。此类问题一般有以下关键词“为什么”“为何”等。一般来说,这类题型可从两个方面去思考:必要性和重要性。所谓必要性是指必不可少,非这样不行;所谓重要性是指具有重要意义、作用和影响力。
例:
2010年7月30日,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积极而钱伟长逝世,给我国科学界带来巨大损失。他曾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在他逝世后,许多人评价道:如赤子般的爱国之心,是钱老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也会使他成为后人永远追随的楷模。
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解题思路:第一,审题。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明确了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象;关键词“为什么”明确了材料问题的类型。第二,回忆课本相关知识。第三,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三)“怎么办”类。此类问题的关键词一般有“如何实现”、“对……提出合理建议”等。
回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准找问题的主体,如:“国家”、“企业”、“消费者”等;其次结合材料,根据主体回答所应采取的举措或措施。例: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大;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解题思路:第一,审题。关键词“政府职能”明确了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
第二,回忆课本知识。第三,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①政府应行使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击犯罪分子,惩治贪污腐败。
②政府应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发展,稳定物价,加强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
③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④政府应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创造条件,实现充分就业。
(四)“怎么看”类。此类问题一般涉及以下词汇“怎么看待”“如何认识”“如何评价”“谈谈你的看法”等。回答这类题型时,一般可以从层次思路去组织答案:是什么(什么现象、本质、问题的实质等),为什么(原因、危害、作用、意义等),怎么办或怎么做(措施、建议、做法、态度,立场等)。
当然不一定每题都同时回答三个层次,要根据问题并结合材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报告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民生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正确认识。
解题思路:第一审题。关键词“《政治生活》”“中共”分别明确了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象;“谈谈对……的正确认识”明确了材料问题属于“怎么看”类;通过审题发现问题已经告诉我们存在的现象,所以不用答“是什么”,只需答“为什么”及“如何做”才能实现此目标就行了。
第二、回忆课本相关知识。第三、理论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
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⑤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⑥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五)“意义”类。此类问题中一般会涉及“作用” 、“影响”“意义”等关键词。
此类题型的答案组织方式一般是 “有利于……”“有助于……”等。例: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为此,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曾庆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结合材料,运用个“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对扩大消费的意义。
解题思路:第一,审题。关键词“收入与消费关系”是此问题要求的知识范围;“意义”说明了问题的类型;“消费”是此问题考查的对象。
第二,回忆课本相关知识。第三,结合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增强政府支出,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助于居民形成良好消费观,提升消费信心,促进消费。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解题方法只是一种技巧,其前提是基础知识要扎实,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解答好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以扎实充足的知识为基础。其次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求全面而有序,使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再者对重点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忆之上,一定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理解,尤其要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相关知识的异同,力求融会贯通,既能在理解中加深记忆,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最后要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的习惯和好的做题习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