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中‘这样的事例’在课文中指哪些事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中‘这样的事例’在课文中指哪些事例

全部回答

匿名用户

2021-04-15

0 0

    1、瓦特——蒸汽机 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  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
     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  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 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 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 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曰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 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 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 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猃、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 牛顿进 而掲示了字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 就越小。
  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3、伦琴——X射线 1895年11月8日,伦琴像平时一样,正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  他先将一支克鲁克斯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把房间弄黑,接通感应圈,使高压放电通过放电客,黑纸并没有漏光,一切正常。
  他截断电流,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可是一转眼,眼前似乎闪过一丝绿色荧光,再一眨眼,却又是一团漆黑了。 刚才放电管是用黑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现荧光呢?他想一定是自己整天在暗室里观察这种神秘的荧火,形成习惯,产生了错觉,于是又重复做放电实验。
    但神秘的荧光又出现了,随着感应圈的起伏放电,忽如夜空深处飘来一小团淡绿色的云朵,在躲躲闪闪的运动。 原来离工作台近一米远的地方立着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荧光是从这里发出的。
  但是阴极射线绝不能穿过数厘米以上的空气,怎么能使这面在将近一米外的荧光屏闪光呢?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吗? 伦琴抽出一张扑克牌,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  他又换了一本书,荧光屏虽不像刚才那样亮,但照样发光。
  他又换了一张薄铝片,效果和一本厚书一样。他再换一张薄铅片,却没有了亮光,——铅竟能截断射线。 伦琴兴奋极了,这样不停地更换着遮挡物,他几乎试完了手边能摸到的所有东西,这时工友进来催他吃饭,他随口答应着,却并未动身,手中的实验虽然停了,可是他还在痴痴呆呆地望着那个荧光屏。
    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新射线了,可是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们暂时又该叫它什么名字呢?真是个未知数,好吧,暂就先叫它“X射线”。 从那天起,伦琴就住在了实验室,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研究试验,终于在1895年12月28日发表了研究报告。
  1896年1月5日,关于X射线的重大报道在维也纳日报上刊出,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在美国报道此事4天之后,就有人用X射线发现了患者脚上的子弹。X射线很快就进入了医学领域。
  当时英国一位着名外科医生托马斯·亨利称之为“诊断史上的一个最大的里程碑”。 1901年,伦琴由于发现X射线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4、汉斯·利伯希——望眼镜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象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608年他为自引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小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 传说有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时候,偶然发现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细一看,原来羊是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才导致举止滑稽怪异。
  他试着采了一些这种红果子回去熬煮,没想到满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从此,这种果实就被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且颇受好评。   5、弗莱明——青霉素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梅利医院当医生。
  这个47岁的中年人正在起劲地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办法。人们受伤后伤口化脓,原因之一便是葡萄球菌在捣蛋。弗莱明在一只只培养皿里培养出葡萄球菌,然后再试验用各种药剂去消灭它们。 这个工作已花费了他几年的时间,至今仍一无所获——这个葡萄球菌实在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9月的一天早晨,弗莱明发现其中一只培养皿里竟长出了一团青绿色的霉毛。
    显然,这是某种天然霉菌落进去造成的。这使他感到懊丧,因为这只培养皿里的培养物没有用了。弗莱明正想把这发了霉的培养物倒掉,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把它拿到显微镜下去看看。 “啊!”弗莱明一看显微镜,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了:在霉斑附近,葡萄球菌死了!这是不是他梦寐以求,已追寻了好几年的葡萄球菌的克星呢?弗莱明立即动手大量培养这种青绿色的霉菌,将培养液过滤,滴到葡萄球菌中去。
       结果,葡萄球菌在几小时之内全部死亡。将滤液冲稀800倍,再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它居然仍能杀死葡萄球菌! 弗莱明把这种培养液叫做青霉素。接下来,他又做了病理试验,把青霉素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什么影响也没有,证明青霉素对动物无毒害。
  他又在家兔的眼睛里滴入这种液体,也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2017-10-20

92 0

需要结合具体文章确定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