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卡的发展史?
当信用卡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时,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银行卡,刷卡金额也基本上可以忽略,经过20多年的市场培育,在我国以发展经济为主的战略背景下,信用卡已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信用卡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截止2004年底,我国银行发卡数量已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贷记卡0。98亿张。2004年1—9月,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18。39万亿元。2005年春节2月9日至15日短短6天,全国各类银行卡跨行交易期2520万笔,金额80。 4亿元人民币。
不仅在数量上呈现稳步发展,我国还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截止2004年9月底,我国共有99家发卡机构。国内,早...全部
当信用卡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时,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银行卡,刷卡金额也基本上可以忽略,经过20多年的市场培育,在我国以发展经济为主的战略背景下,信用卡已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信用卡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截止2004年底,我国银行发卡数量已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贷记卡0。98亿张。2004年1—9月,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18。39万亿元。2005年春节2月9日至15日短短6天,全国各类银行卡跨行交易期2520万笔,金额80。
4亿元人民币。
不仅在数量上呈现稳步发展,我国还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截止2004年9月底,我国共有99家发卡机构。国内,早在2003年,我国就基本实现了地市级以上城市联网刷卡,到2004年底,已经在大部分县城可以联网刷卡。
国际方面,逐步向大陆境外拓展,2004年1月,银联卡在我国香港实现刷卡,同年9月,在澳门实现联网通用,同年12月8日,工行与美国通联合发行了牡丹运通卡,2005年1月10日,人民币卡开通了新加坡、韩国、泰国的受理业务走出了国门。
中国银联的成立,绝对是中国银行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改变了过去各家银行各自为战,银行卡互不通用的混乱局面,改写了中国银行卡历史。它为银行卡的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平台,为各发卡银行提供资金供求上的统筹,在技术和网络上也避免了重复建设。
同时,因为现在我国银行业并未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银联作为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公司,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暂时的垄断地位,在国外至少有两三个技术平台可供发卡行选择,但在中国就只有一家。正是这样,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银联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面对开放金融市场的压力,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银行卡消费环境,银行卡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已经得到消费者的基本认同。据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的信用卡渗透率达22%,在25—34岁的消费群体中,持有一张或一张以上信用卡的人达35%,可以说我国现在正从“现金”消费时代转向“信用卡”时代。
平均不到2人就拥有一张银行卡,不能不说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巨大的数字中隐含着很多问题需要我国银行卡业者去解决:
一、监管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银监会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
但是银监会的基层派出机构存在人员少、知识结构老化的严重问题,看起来更象一个监督机构,而缺乏管理的实际运作功能。实际上,银行卡的管理工作目前是由中国银联进行,但是法律上没有明确。
二、银行卡结构功能问题
1、消费者对银行卡的某些主要功能接受的程度还很低。
银行卡包括借记卡(不可透支)、准贷记卡(可小额透支)、贷记卡(可透支),但是实际使用中人们更乐意使用借记卡,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大城市中,持有借记卡的比例为52。
2%,贷记卡为6。1%,准贷记卡为5%。原因有:一是“花明天的钱”还只是在少数人中流行,大部分人的观念还相对保守。即使在大城市中,也只有7%的人表示倾向于借钱消费。二是银行中的透支利息高,其免息期的计算也很复杂,并且免息期的长短也不统一,普通老百姓并不熟悉。
比如广东发展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免息期为50天,但是这个时间并不是从你刷卡透支的那天算起50天,而是要根据银行的银行卡结账日期及其规定的还款日期来计算,也就是说,你最长可以做到50天的免息期,但并不是真的你的每笔透支都有50天的免息期,除非你每笔都计算好,等到那一天才消费。
2、银行卡种类单一,功能重复。在国内我们通常很容易见到一种现象,在一家银行推出某种创新服务模式后,其它银行一般都会迅速跟进,银行卡也是这样,导致现在各家的银行卡功能趋同,而开发出的新品种却不多,这种简单的互相模仿,只能造成恶性竞争。
三、收费问题
沸沸扬扬的“拒刷”事件已经平息,但银行卡的收费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收费不开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可见,银行卡收费符合此规定范畴。但是,国内异地刷卡收取手续费、银行卡扣收年费,均由系统或柜员机自动收取,但并不给发票。
2、不同的发卡行规定的取款手续费差额过大。本行异地ATM取款,一般费用为0。
3%—1%,中国银行最简单,规定收取10元手续费,而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则不收手续费。跨行异地ATM取款,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不收手续费,其他行手续费为0。5%—1%不同,有的还要另外收取跨行网络服务费,中国银行最简单,规定每笔12元,兴业银行最独特,规定前3次免费,第4次开始收费。
这样复杂的收费方法,谁能背得清?其中业界颇有微词的是零费用的问题,认为存在不正当竞争嫌疑。在国外银行卡异地取款亦无此先例。对于经常出差或外出旅行的消费人员,这个差别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3、收费合理性的问题。
目前银行卡收费比较混乱,手续费还有一定的浮动范围,工本费则是各有各的招,明显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工本费示例:因为工行补办一张牡丹交通卡收工本费100元的事情,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喻山澜在北京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市、二市判决结果是:法院认定司机补办牡丹交通卡收取100元的费用缺乏法律依据,属不当得利,判决工行返还原告补卡费69。
20元及利息,驳回原告提出的“要求工行修正执行自定的补卡收费标准”。这是法院的态度,原告认为,北京市交管局规定驾车司机必须携带牡丹交通卡,而每个司机都有可能会丢失交通卡,因此每个司机都是潜在的补卡受害者,而北京工行自定高额补卡收费标准,显然是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牟取不当利益。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泰认为:“从相关技术专家处了解到,即使卡内有磁条或信息,一张卡的成本也只有几元钱。因此,补办一张卡,交管部门和银行可以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司机没有选择,我认为银行垄断的意味很浓。
”银行的解释是:收费之所以高是因为该卡中有信息等原因。
第二,年费示例:银行借记卡收取年费的事也曾引起轩然大波,2004年3月18日,农行首先公告从2004年7月1日起对借记卡收取年费10元。
中国消协王前虎主任表示,对原借记卡持有人而言,当初办卡时银行并没有表示要收费,甚至明确表示不收费,现在单方面宣布增加收费,违反《合同法》,是霸王条款。关于民众的态度,有人对北京、广州、上海三地做过调查,有63。
7%的老百姓认为是不合理的,理由有二:一是顾客知情权未得到充分尊重;二是收费与服务不能对等。中央财政大学刘桓认为:国外借记卡一般不收费,补卡也就收取10元左右的工本费。
第三,手续费示例。
目前普遍规定,跨行POS刷卡取款,要收取跨行手续费2元。民众认为:跨行服务是发卡行为了便民而推出的一项服务和竞争措施,其成本和维护费用应由银行自行消化,消费者只应该承担刷卡一项行为的手续费,不应该承担跨行行为的费用。
更有甚者,跨行ATM存款要收取2元跨行手续费。如2004年6月28日上海8家银行发起的“柜面通”业务,承诺8家银行的借记卡跨行ATM刷卡存款不需支付任何手续费。结果在银行柜员机上实际操作时,却要收取2元跨行手续费。
在《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中并无此项收费来源。
四、存在使用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问题
1、银行卡技术规格不统一,发卡行各自制作自己的卡,有的有质量问题使用不便。
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卡就曾出现这样的问题,2004年8月新制的一批卡,在招行的POS机上可以使用,但在其他行的取款机上都可能取不出钱来,招行解释说,这批卡有部分磁性不够,达不到银联ATM机的磁性标准。
2、系统升级,造成暂时不能使用。李先生从千里迢迢的山东来到广州旅游,因为建行广东省分行的系统升级刚完成,但与外省的网络还有问题,只有省内的龙卡可以取款,李先生在广州宾馆里等了五天后郁闷回去。
3、网络瘫痪造成无法刷卡。由于现在的网络有很多还是原来各发卡行独自为战时建设的,在节假日刷卡人多时,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或电脑故障,自然取不出钱。
4、柜员机钱被取光了。这是老问题了,可是由于柜员机的容量是限的,而银行下班早,取光了也没人去补仓,任你卡有多少钱也是取不出来的,这种情况也是多发于元旦、五一这些“黄金周”时期。
5、网络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一般县域柜员机少,难找,乡镇网络发展缓慢,基本上在我国大多数乡镇,银行卡还是无法使用。
6、网上银行只适用于银行卡,但是现在网上银行基本上还不能跨行转帐。
网下可以做到的事,网上做不到。
五、诚信问题
因为我国的网络发展、信息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都起步较晚,至今,我国还没有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导致在我国诚信问题与银行卡发展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
1、过量消费。由于过去我们自己手里没有现金是买不到东西的,在信用卡进入我国之前,我们不知道什么叫透支。有了银行卡,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便利,可以透支,有时消费就控制不住自己,本来不买的东西也可能会买。
由于刷卡没有货币的直观效应,从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显降低了自己对消费欲望的控制,甚至经常会超过自身的经济能力。好在我国只有《公司破产法》,没有《个人破产法》,不可以宣布个人破产,否则对心理的诱导力会更大。
2、恶意透支。至2004年7月底,中国工商银行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其673万张信用卡的透支规模达30亿元,其中不良透支的比例为3。5%左右。但是对此,国内还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工行采取了一种“审销分离”的控制措施,即培训一批“独立审批人”到全国各地对信用卡申请人的资信进行独立审批,但效果不明显。
3、发卡的强烈愿望与害怕恶意透支的矛盾。信用卡透支业务近年来收入增长较快,占信用卡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工行2004年上半年透支利息收入达2。3亿元。面对一项每年可能带来5亿元收入的个人业务,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不会无动于衷,但是也存在巨大风险,这是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比如大学生可透支信用卡向来被视为发卡行的禁区,但为了利润,很多银行推出了既能透支又免担保的信用卡,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发卡任务,只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或学生证就给几千元的透支额度,对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有人干脆申领几张信用卡,透支完了就丢在一边。
这样的透支能收回吗?另一方面,因为大学生对银行卡的接受度比其他群体高,在校园办卡比率高,学生的刷卡率也较高,为银行带来的手续费收入也很可观。就是这些原因导致很多信用卡部门不顾透支风险对审批学生信用卡挣只眼闭只眼。
4、对于不良透支,发卡行缺立有效的催收措施。透支人完全可以在此银行透支了又去彼银行透支。
六、管理问题
1、政策出台,建设不同步。2004年7月1日起,上海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和邮政储蓄全部对ATM跨行取款实行收费。
第一,四家收费银行都曾要求本行ATM机上张贴提醒说明,但时至当年8月,90%的ATM机上都没任何提醒。第二,有些银行的ATM机跨行取款并不收手续费,但当时很多消费者在其他不收费银行的ATM机上取款,也被收取手续费,是因为当时更换ATM程序时未及时分别对待。
2、对专业的知识缺乏相应的培训,刷卡消费使用签名,是沿用国际惯例,但是一般商场的收银员对笔迹签定都没有进行过学习,因此造成冒刷的现象。广东的周先生就碰到过此类事件,在商城购物时遗失了广发卡,半小时后挂失,却发现已经损失了4000多元钱,经查,是别人用他的卡签名消费了。
3、行政手段与商业机构的不良合作受害的只是消费者。参加北京市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的考生,需提前办理商业银行或招商银行的银行卡,以支付考试费。然而,由于某区没有招行网点,商业银行网点也只有一家,该区上万名考生只好在烈日下排长队等候数小时办卡。
考试院为什么不多选择几家银行或与网点多的银行合作?当然是利益的驱动。
4、银行卡营销市场混乱,存在诸多弊病。王小姐向记者投诉,去年7月,一名广发银行信用卡的代理人来到自己所在单位推广一种“尊师卡”的信用卡,王小姐及单位内十几个人将身份证复件及个人资料交给了这名代理人。
几个月过去,王小姐及几位同事却迟迟没有收到卡,却收到了银行的对账单,已欠款60余元。目前国内银行卡营销主要是三种势力:一种是发卡行自行营销或由发卡行出资成立的银行卡专营公司营销,这种方式相对正规一些,但是也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下任务要求员工至少完成一定数量的发卡,弊端在于员工为了任务,不分对象,不严格审核资信,一些睡眠卡(长期不用的卡),还有一些恶意透支的卡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二种是独立的银行卡营销公司。这类公司与发卡行签订一个协议,依靠发卡数量从发卡行取得经济效益。这样的机构有可能弄虚作假,把一个月收入仅500元的写成5000元,以获得更大的发卡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第三种是非法的“黑中介”,这些机构与银行没有任何协议,但是他们会使出各种招数,骗取个人的详细资料及相关证件,并制造各种资信证明,同时递交给几家银行,然后用这些信用卡去透支,短期内骗得巨额款项后逃之夭夭。
造成混乱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发卡行为了在银行大战中获胜,慌不择路,把关不严,而许多消费者缺乏金融知识,并存在“办卡难”的认识误区。
5、银行职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没有深度,只重表面。
近年来,随着开放金融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也意识到一些不足,对员工进行了不少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多停在日常操作的具体运作上,对金融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则比较少见。有的银行裁减了大量的新职员,这些新职员除了极少部分是高层专门招来搞开发、搞研究以外,其他大部分一般都没系统学过金融理论知识。
碰到一点的新情况就会一筹莫展。提高服务水平的口号只停留在安装了几台POS,微笑服务避免了几次与客户的争吵。比如建行网上银行网站有客户提问的功能,在改版前是留言板形式,笔者提过几次并留下电子信箱,可是根本没有收到反馈信息。
改版后用户需要通过验证,但是笔者去年改版后不久就提交的验证信息至今都没回应。再者,笔者在使用网上银行时,遇到个奇怪问题,多次反映给该行,可是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6、奇怪的“三不象”机构—专业化收单服务公司。
这类公司是以“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名义建立的银行卡城市信息转接中心,通过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要求各收单银行将POS直联到这些平台,并将商户交给他们管理。这类机构从2003年就开始出现,之所以说它是“三不象”,理由有:第一,不象金融机构,它也只是收单,并不发行银行卡,所以从其地位及经营业务看不象金融机构;第二,不象专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商,一方面与商户(发卡行)签订协议,享有收单行收益,另一方面又同时经营“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承担银行卡交易转接职能,所以,不象单一的专业服务商;第三,不象设备提供商,这类机构一方面向发卡行收取POS租赁费、服务费和耗材费,同时又从事收单业务,不象电信那样只收取网终使用费。
这类机构的出现导致的问题有:第一,对银行而言丢失了收单业务,本身就是一个损失;第二,银行卡市场缺乏真正的收单行,致使风险管理出现真空,产生刷卡套现等较大风险;第三,出现了这类机构,发卡行失去了选择收单机构的权利,往往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导致竞争弱化,服务质量跟不上等。
7、发卡机构和地方监管机构对银行卡业务的目标理解有偏差。刷卡手续费收入当然能为银行带来收益,但是商业银行拓展商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手续费,而应该是为了服务于自身的发卡业务,同时增强自身资金实力,通过拓展其他业务来盈利。
有些行的银行卡工本费高得离谱,就是偏离了此根本目标。同时有些地方监管机构也有偏离此目标的行为,比如上文所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多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所支持,目的就是推动商户数量明显上涨。
那么,当前国内银行卡竞争对手是谁?它本身的竞争对手有2个,一是个人支票,但是个人支票目前有很大的缺点,在功能多样化,携带便利性,使用灵活性上均不是银行卡的对手,所以银行卡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现金。
中国人的“现金情结”由来已久,我们不能让国人不喜欢现金。但是,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改变国人的习惯,只要做到好,国人就会慢慢喜欢上,银行卡业的任务就是让国人用喜欢银行卡去代替喜欢现金,国人用银行卡取代现金的比率是衡量银行卡业绩的尺度,这就是银行卡的方向标。
上面说的是银行卡本身的竞争对手,对国内银行卡而言,还有另外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国际竞争,金融开放后与外国银行卡的竞争,在在中国的“银行卡市场,VISA和万事达等国际巨头已经收获颇丰,这2家机构几乎垄断了各大行所发的全部双币种卡,2003年我国内地国际卡总交易金额就超过10亿美元。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进入我国,根据京、沪、穗三地调查结果表明,54。2%的人表示不担心本土银行的生存前景,45。8%表示担忧,表示担忧的北京人比率最高,达到了74。
1%。在老百姓眼中,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最显著的差距在哪里?67。2%的人认为是银行的服务意识,16。3%的人认为是银行的公信力,9。5%的人认为是银行的盈利能力,5。0%的人认为是投资风险保障能力。
从此调查已显露出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服务、人才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方面。
面对竞争,我们当然不是拱手相让。在与现金和外资银行的竞技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竞争措施,优化刷卡环境,保障我国银行卡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为十六字,就是:“加强立法,优化监管,发展技术,扩充网络”。
一、加强立法。一个行业当供求失衡时,就会有中介产生来调和这种矛盾,当利益失衡时,就需要法律来调和。我国银行卡市场在法律法规方面明显不足,因此,应该抓紧出台《银行卡法》,为规范银行卡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
二、加强网络建设。一是改造网络,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效果还不理想,与原来各银行独自为战、所建的网络不符合标准有关,需要改造,彻底杜绝交易超时、突发性异常和差错现象,提高联网通用效果。
二是扩充网络,现在我国特约商户少,POS和及ATM机数量有限,按每张银行的受理网点计算,我国仅为韩国的3。5%,受理市场的不足与持卡量的巨大形成强烈的矛盾,制约了居民用卡的积极性。应该迅速增加的ATM、POS的投放量。
在这方面,应该改变过去由银行一肩挑的现象,想方设法由商场和单位出资购买设备,既减轻了银行成本,又能快速扩充网络。若在一个小店买包盐都能刷卡,那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三、更新观念,主要是更新监管机构和发卡行的观念。
明确发卡的最终目标,然后围绕此目标展开工作。改变过去那种“以产品为中心,以推销为中心”的时代。发卡不是为了达到某个发卡量,上面说过,应该是让银行卡代替现金使用,让居民花在衣、食、住、行等消费的钱用银行卡去直接支付,如果用卡取现金再去买东西,那还不算,一定要用卡代替现金去付款才算。
那么银行的利润点在哪里?就在透支利息收入和贷记卡年费里。国际银行卡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贷记卡年费可分档次计收。明白了这一点,发卡行就不会收那么高的手续费和工本费了,也不会收取借记卡年费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银行能为持卡人的利益考虑,持卡人也乐意使用,持卡人用着舒服,刷得舒服,那么在单位设ATM也会是他们乐意出面去达成的事,这不是又解决了网络扩充的问题吗?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发展技术,统一规格。
一是改进银行卡本身的制造技术、加密技术,并申请专利保护,提高银行卡安全技术水平;二是要统一技术标准,不仅银行卡要统一标准,银行卡与其他以后可能要出现的交通卡、交税卡等其他行业的IC卡,也要统一标准,以利今后发展。
三是发展信息技术,现在我国网上银行所使用的SSL128位加密技术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同时,我国各银行网上银行的认证体系,都是独自建设的,不能跨行转账,应该建立统一的互通体系。
五、培养社会诚信观念,加速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
今年由人民银行牵头的个人征信系统有望年底实现全国联网,对控制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还未出台,所以建议应与工商、税务、公安、交通实现信息全面联网、共享。仅仅依靠一个系统还不够,这个系统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培育社会诚信度的提高才是根本出路。
这需要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个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努力,增强“守信必有利、失信必受罚”这一信念的可信度,特别是政府部门的示范性暗示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应大力打击失信行为,加强反腐败力度,共创诚信社会。
六、扩展银行卡使用功能,增加银行卡支付渠道,大力发展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的应用空间,形成强大的银行卡产业群。现在我国发卡行仅局限于代理业务的加载和一般性的理财服务,几乎没有高端客户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与综合理财产品。
应该大力发展功能多样的商务卡、联合卡、管家卡,女性卡等,这些独具特色、功能齐全、超值服务的特色卡,在整体包装、还款方式、市场定位、使用区域等方面形成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合理分配银行卡营销收入,推出银行卡交税优惠政策,推广具有受理银行卡功能的金融税控收款机,实现银行持卡人、商户和政府的多赢,这些政策在韩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值得借鉴。
七、加强银行卡营销监督管理。监督方面,若由人民银行来实施,应积极推进监督理念、监督制度、监督技术的革新,不能继续沿用老办法,套用老思路,应该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围绕风险管理这个核心,采用“量体裁衣”式的有效监督,要注重从市场的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的全程监督,要重视信息采集,信息披露。
一句话,监督的目的就是“管理网络化,发展效益化、消费理财化”。若要发展收单专业化服务平台一定要明确其定位和收入来源,不能搞成“三不象”。同时充分发挥银联、银行业协会等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的举报检查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发卡行对营销的管理,主要是加强风险控制,应创建科学管理的客户准入机制,结合客户的层次资信状况,对客户进行差别化定价,做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建立风险预警和风险督办制度,大力推行针对重点客户的专项服务。
八、强化人材选拔、培训、提高银行职员素质。
人才是竞争的核心与关键。一是加强一线职员培训,使之胜任工作,包括商场收银员;二是培养信息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国尤为缺乏;三是培养一批熟悉业务,精通营销决策和业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改变过去那种“年龄偏大素质差,技能不足服务差,不思进取混日子,工作不力牢骚多”的状况。提高银行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
九、银行卡国际化,别人来赚我们的钱,我们也可以去赚他们的钱。
面对竞争,国内银行卡业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国内的持卡人的消费习惯和金融机构的一些行为是最了解的,可以说,这个优势是很大的优势。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银行卡业者能够抓住机遇,战胜困难,为我国的金融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收起